摘要:川西平原西北部崇州市的云雾深处,“马兰花”在一片青翠的竹海掩映下悄然绽放,清雅的枇杷茶香随风飘逸。这里,是四川竹里牧茶农业开发公司以茶为媒谱写乡村振兴瑰丽诗篇的地方。
川西平原西北部崇州市的云雾深处,“马兰花”在一片青翠的竹海掩映下悄然绽放,清雅的枇杷茶香随风飘逸。这里,是四川竹里牧茶农业开发公司以茶为媒谱写乡村振兴瑰丽诗篇的地方。
9月5日,笔者赴成都世纪城参观第11届成都农博会,与该公司总经理马艳重逢。当说到其公司的经营和此次展销的情况时,她款款而谈。听她介绍和现场见闻,联想到之前的一些认知,不知咋的脑海里一下将马艳本人和马兰花开的形象相联系,于是从心底迸出“马兰花开艳,竹里牧茶香。”两句感言。感言厚积薄发,概括地反映了“花与茶相互辉映,马艳与公司彼此成就”的客观现实。
马兰花开艳
马兰花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花卉,常用来比喻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枇杷茶原生古茶树长在深山里,树高十余米,不仅采摘难度大、鲜叶果胶含量高制茶难度也大,是一条艰辛的路,因此许多茶农都望而却步。但肩负“家乡的枇杷茶和悠远的茶文化都应推广出去!”之使命与担当的马艳,2002年离京回故乡崇州创办起她的事业平台——四川竹里牧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她自幼喜欢茶,为了成就自己的初心,如饥似渴地学习茶文化并学以致用,先后被评为“国家高级茶艺技师”、荣获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成都工匠”、“乡村最美女创客”等称号。并积极参加多项茶事活动,如“茶韵汉服游”、“三苏情·品茶大会”、“粽香品茗分享会”等。为扩大崇州枇杷茶的知名度,提升影响力,她倾情传播中国茶文化与枇杷茶的相关知识,举办茶会500余场,和30多个国家爱茶人交流;走进中小学开展茶文化教学300多场,培养出“成都工匠”、“技术能手”等一批专业人才,将茶文化发扬光大。
公司在她的带领下,从茶叶初制、生态茶园到茶艺体验馆、直营店一体化经营,已成为一家集枇杷茶古茶树保护、品种繁育、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公司扎根文井江镇,创建1100余亩古茶树保护与繁育基地,守护359株逾百年的古茶树(有16株超过500年),发展种植基地500余亩,每株编号挂牌,由当地茶农世代守护;培育优质茶苗30余万株,创造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100多户茶农创收,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致富”,从人均年收入2000元增加到30000元,马艳领衔的四川竹里牧茶公司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名闻遐迩。
竹里牧茶香
好茶也怕巷子深。过去,崇州枇杷茶虽然品质上乘,但限于品牌影响力弱、销售渠道单一等因素,“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农收益有限,青年劳动力外流,乡村发展面临挑战。马艳据此对自身优势的认知,于是创新发展思路,确立了公司以“竹里茶”特色品牌为核心,融合三产的发展路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和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为此,公司抓住四个环节推进“竹里”系列枇杷茶高质量快速发展。
——严塑品质,夯实产业根基。大力推行生态有机标准,确保茶叶原料的天然、健康、优质。同时,引入现代化加工设备和技术,在传承古法制茶工艺精髓的基础上提升生产的标准化与精细化水平,确保每一片茶叶都达到高品质要求。
——文化赋能,提升品牌内涵。“竹里”之名,源自崇州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和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的意境之美。“竹里”系列品牌巧妙地将竹、茶之清香恬淡的文化意象相融合,讲好“竹里茶”的独特故事;精美的包装设计融入竹元素和崇州文化符号,让产品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成为承载地方文化的精致礼品,极大提升了品牌附加值与辨识度。
——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围绕竹里茶园建设品茗雅舍、茶文化体验馆设施,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乐趣,在清风竹影中品鉴香茗,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意与宁静,从而带动了茶叶的直接销售,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放眼全球,开拓国际市场。凭借过硬的品质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该竹里系列匠心茶多次参加国际茶博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茶品的口感与特色获得海内外茶叶爱好者和经销商的青睐。近年来,竹里系列匠心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还溢香海外。
她乐在茶中
崇州产茶,历史悠久。这里气候温润,雨量充沛,独特的气候为茶叶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崇州枇杷茶有“茶中活化石”珍宝之美誉,是野生枇杷古茶树集中分布区,其中树龄最长的超1200年,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川西林盘的代表地标——竹里,得名于南宋陆游诗作《太平时》。这里,田野丰饶,竹海碧涛,春风拂面,鸟语花香,让人沉醉。拥有4300年“竹乡”美誉的崇州道明竹艺村,是天府旅游名村,位于崇州道明镇。“道明竹编”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里牧茶公司始终秉持传承非遗文化与非遗技艺,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运用非遗技艺制作出“竹里”系列四大类匠心之作“竹里清风”(绿茶)——如沐山风的清雅、“竹里月光”(白茶)——月下品茗的静谧 、“竹里斜阳”(红茶)——落日余晖的温暖与“盏中金”(黑茶)——岁月沉淀的醇厚;同时融入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文化,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法国、荷兰、卡塔尔、新加坡等国和国内成都、北京、上海、重庆等都市都可见到“竹里”系列茶品牌的身影。2024年5月“竹里斜阳”红茶闪耀巴黎,以3.1万欧元的价格被法国巴黎法中友协名誉主席毕特院士拍下,香飘塞纳河畔。今年9月的农博会上竹里牧茶公司的产品被作为中方农业领域的代表礼物,由农业农村部领导赠送给德国联邦农业、食品和国土部国务秘书马库斯·希克,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一抹亮色。
为了让枇杷茶更多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公司还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创新开发出枇杷茶香米、枇杷茶蜂蜜、枇杷茶酒、竹里泉专用泡茶水等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马兰花开艳,竹里牧茶香。崇州竹里系列茶的崛起之路,是一条以品质立身、以文化铸魂、以产业融合为径、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实践之路。它生动证明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精准施策,创新发展,完全能够将农业打造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马艳表示,“竹里”枇杷茶“香高、味醇、形美、色润”的独特品质,尤其它蕴含的淡淡竹韵,成为区别于其它茶品的标志性风味;品一杯竹里茶,喝下的不仅是千年古茶树的芬芳,更是蜀地山水的人文情怀;竹里茶不仅是茶叶,更是千年茶文化的守护者、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夙愿续写新的篇章!
来源:茗人说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