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人下手才会最狠?网友不是我不支持国货,是实在买不起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4 17:49 4

摘要:北冰洋配料表扫一眼:2.5%果汁+一排添加剂,卖6块;旁边3块的可乐,配方简单到只有水、糖、二氧化碳。

“6块一瓶的北冰洋,我为什么不直接买可乐?

”——昨晚刷到这条评论,点赞3万。

不是大家不爱国货,是钱包先投了反对票。

北冰洋配料表扫一眼:2.5%果汁+一排添加剂,卖6块;旁边3块的可乐,配方简单到只有水、糖、二氧化碳。

果汁含量没翻倍,价格先翻倍,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国货饮料集体“高端化”的套路差不多:健力宝无糖乌龙8块5,比三得利贵两块;汉口二厂玻璃瓶汽水9块9,喝完瓶子还得自己扔。

价格上去了,味道没惊艳,健康标签也贴得勉强——糖没少加,香精没少放。

运动品牌更夸张。

安踏一双“氢跑”标价899,线下店不打折;李宁“䨻”系列直接对标耐克,1299起步。

问店员技术亮点,回答永远是“我们用的是国产顶级材料”。

再问脚感,试完默默放回货架——回弹确实软,但899的回弹值不值,脚知道。

最离谱的是奶粉。

某国产大牌三段900g卖358,号称“专为中国宝宝体质设计”,奶源却写着“新西兰进口”。

隔壁爱他美德国原装只要298,消费者不是傻子,配料表一对比,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几乎没差,多出来的60块买的是“爱国税”?

汽车圈也翻车。

某新势力SUV,续航标600公里,实际冬天打对折,卖30万。

车主群吐槽:“支持国产支持到充电桩排队3小时,早知道加5万买特斯拉。

国货想涨价,没人拦着,但得拿出涨价的底气。

安踏收购Fila后,设计确实洋气了不少;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中国风玩得溜。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消费者愿意买单。

怕就怕把“国货”当免死金牌——质量没升级,故事先升级。

有人杠:外资品牌也贵啊。

是,但人家贵得“有记忆点”。

可乐3块,十年没涨;苹果卖一万,芯片年年换代。

国货呢?

有的品牌三年换三次包装,价格涨50%,技术原地踏步。

情怀不能当饭吃。

网友总结精准:“以前没钱买国货,现在没钱买国货。

”多一个“没”字,道尽心酸。

好消息是,理性消费者越来越多。

小红书上,“国产平替”笔记点赞超百万,但关键词永远是“性价比”“真材实料”。

有人实测:20块的蜂花护发素比某大牌180块的修护效果好;50块的回力鞋踩屎感不输千元AJ。

评论区一句话高赞:“你可以贵,但不能骗。

政策也在收紧。

去年某国产奶粉因虚假宣传“母乳成分”被罚200万,直播间连夜下架。

网友拍手:罚得好,国货不是法外之地。

说到底,大家不怕国货涨价,怕的是涨价涨得不明不白。

把成本花在研发上,别花在营销上;把故事讲给投资人听,别把消费者当韭菜。

下次再看到6块的北冰洋,希望它的底气不是“老北京回忆”,而是“真果汁+0添加”。

到那天,不用喊口号,钱包自己会投票。

来源:好学溪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