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训结业的掌声还在耳畔,一群带着青涩与憧憬的年轻身影,迈着整齐步伐走进基层连队的大门,踏上崭新战位。近日,武警福建总队的新战友们告别了6个月的入伍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正式开启了下队后的崭新军旅篇章。各基层连队聚焦新兵“第二适应期”,用暖心举措帮助新战友快速融入
新训结业的掌声还在耳畔,一群带着青涩与憧憬的年轻身影,迈着整齐步伐走进基层连队的大门,踏上崭新战位。近日,武警福建总队的新战友们告别了6个月的入伍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正式开启了下队后的崭新军旅篇章。各基层连队聚焦新兵“第二适应期”,用暖心举措帮助新战友快速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迎接新挑战。
困惑有人解,心事有人懂
“刚下队,看到道路两旁夹道欢迎的老兵,原本担心融入集体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新兵柯艺鑫的话,道出了大多数新战友的心声。
“爸、妈,我安全到队了,班长和战友们都很好,你们放心吧!”安排新兵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新兵们的思乡之情得到了缓解,家人的支持也转化为了他们安心服役的动力。
“毛巾要这样叠,鞋子要朝这个方向标齐……”班长骨干手把手地教新兵整理内务,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
“班长怕我着凉,半夜悄悄帮我盖被子”“老兵手把手教我整内务,从不嫌我标准低,一遍一遍教我……”谈起下队后的生活,新兵们有说不完的暖心细节。“以前担心下队后会对新单位陌生,没想到中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让我们体验到了家一样的温暖。”新兵甘家任笑着说。
一次迎新仪式、一次新兵介绍会、一次谈心交流……基层连队从细节入手,利用谈心交流倾听心声、疏导情绪、化解困惑,让新兵快速融入新集体。
本领有人教,短板有人补
训练场上,新兵黄吕手掌上新生的茧子格外醒目。刚入伍时,他引体向上拉不上去,3000米跑总是掉队,擒敌术动作生疏。帮带骨干李志杰给他制定了训练计划,每天早上的力量训练,下午时的有氧训练,夜训时的擒敌术复习。经过刻苦训练,黄吕的引体向上和3000米跑成绩都有了提升,擒敌术动作也熟练了,他说:“以前怕出错,现在盼着练,因为身后有坚强的后盾。”
针对新战友专业基础弱、适应节奏慢的情况,他们采取老兵“一对一”传帮带机制,选经验丰富的老兵骨干担任专属“教练员”,围绕新兵体能、军事技能的短板专向定制训练计划,实现手把手教、点对点改。通过“强弱搭配、新老结合”的方式,有效帮助新兵补齐短板、迎头赶上。
新兵杨应涛感慨道:“刚到新兵连时,我对障碍训练一直有些畏惧,但是孙缕豪班长把动作拆解成几个部分,带我一步步练习,让我发现这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难。他每一个动作都极其标准,那种认真和专注,也成了我努力追赶的方向。”
烟火有温度,集体暖意浓
饭桌上,四川籍新兵黄吕夹起一块麻婆豆腐送入口中,那熟悉的麻辣鲜香瞬间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仿佛家乡的烟火气就在眼前。炊事员徐乾均笑眯眯地看着他:“知道你们想念家乡的味道,我特意做的。”
原来,炊事班根据新兵的不同口味和需求,精心调配伙食。不仅有适合四川人的麻辣菜品,还兼顾了其他地区同志的口味,甚至留意谁对香菜过敏、谁不能吃辣,尽可能让大家都能吃上自己喜欢的饭菜。这份细心,让温暖在餐桌上弥漫。
肩上有担当,责任在心间
“第一次持枪站在哨位上,心跳如鼓,但更多的是自豪!”列兵陈智翔在日记中写道。通过岗位实践,新兵们逐渐理解了自己肩负的职责。下队之初,中队就组织新兵走进执勤一线,观摩学习、实践体验,在感受使命任务中强化责任感。
“执勤一分钟,警惕六十秒。以前觉得‘爱岗敬业’很大,现在明白,就是站好每班哨、做好每个动作、完成好每次任务。”列兵黎学得有感而发,奉献与担当的种子深深扎根在新兵心中。
从迎进门到成为一家人,从生活关心到技能传授,官兵们倾注心血,用真情实感为新战友“第二适应期”保驾护航。新战友们也带着收获与感悟,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军营沃土中书写自己的军旅华章。
作者:许雪峰 陈 上 张 祺 陈国斌
徐前川 周伯臻 练世璇
主 办:武警福建总队政治工作部
监 制:袁宏国
责任编辑:李信表
值班编辑:卢化愚
投稿邮箱:fjwj81@163.com
福建武警
福建武警
我就知道你“在看”
来源:福建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