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长急了:中国光伏“操控”欧洲?看自家“人造太阳”啥时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19:04 1

摘要:美国能源部长赖特最近在BBC采访里上演了一出“能源版川剧变脸”:左手给核聚变画饼“8到15年供电”,右手给英国推销“水力压裂大法好”;前脚骂中国“操控欧洲能源系统”,后脚给特朗普砍可再生能源补贴辩护“25年够了”;转头又说气候危机“被夸大了”,气得85位科学家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最近在BBC采访里上演了一出“能源版川剧变脸”:左手给核聚变画饼“8到15年供电”,右手给英国推销“水力压裂大法好”;前脚骂中国“操控欧洲能源系统”,后脚给特朗普砍可再生能源补贴辩护“25年够了”;转头又说气候危机“被夸大了”,气得85位科学家联名骂他“嘲讽科学”。这位前压裂公司老板,硬是把能源政策玩成了“荒诞脱口秀”——合着美国的能源算盘,就是“我的大饼你得信,我的烂棋你得跟,你的发展我得管”?今天咱就来扒扒,这出“美式双标大戏”到底藏着多少猫腻。

赖特在采访里拍着胸脯说:“未来五年找到核聚变方法,8到15年供电全球!”这话要是让搞核聚变的科学家听见,怕是得当场把实验记录本拍他脸上——全球30国联手搞的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2034年才首次点火,离商业发电还隔着“从幼儿园到博士”的距离,你这直接“跳级毕业”?

核聚变这东西,原理上确实是“能源界的白月光”:把氘和氚加热到1亿摄氏度,让它们像太阳一样“抱团发光发热”,清洁、高效、原料取之不尽。但现实里,它是“玻璃渣里找糖”——温度够不够?上亿摄氏度怎么维持?反应持续多久?能量输出能不能大于输入?这些问题,全球顶尖实验室啃了几十年,至今没完全搞定。就像你说“我要造火箭上月球”,别人还在画图纸,你直接宣布“下个月发射,票已开售”,这不叫乐观,这叫“科幻小说发布会”。

更讽刺的是,赖特对核聚变的“超前乐观”,与其说是相信科技,不如说是“选择性失明”。他自己创办过压裂公司,对化石能源门儿清,却对核聚变的技术鸿沟视而不见——毕竟,画个“人造太阳”的大饼,既能显得美国“科技领先”,又能暂时掩盖美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被中国甩在身后的尴尬。毕竟,真要聊光伏风电,中国占了全球70%的产能,度电成本十年降了80%,赖特哪敢接话?只能把话题拐到“几十年后才能实现的梦想”上,这操作,像极了考试前不复习,却跟老师说“我打算研究出时光机,回去考满分”。

跟对核聚变的“画饼”不同,赖特对水力压裂法的态度那叫一个“实在”——强烈敦促英国“解除禁令,赶紧开采”,还打包票:“能带回蓝领工作,降低电价气价,经济影响巨大!”这话听着耳熟,像极了电视购物里“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推销话术,只不过他推销的是“地球皮下注射术”。

水力压裂法,说白了就是往地下页岩层里灌高压水、沙子和化学物质,把岩石撑裂,逼油气冒出来。这技术在美国用得多,但争议也大:环保人士骂它污染地下水,当地人怕它引发地震——2019年英国叫停,就是因为发现压裂区地震频率飙升。现在赖特撺掇英国“重操旧业”,英国地质调查局早就泼了冷水:“潜力有限,别抱太大希望。”

这不就是“卖拐给英国”?明知道人家地壳不稳,偏说“这拐能治腿疾”;明知道自家压裂公司能从中赚钱,偏说“为了英国蓝领”。更绝的是,他一边骂中国“操控能源”,一边推销这种高污染技术,合着“能源安全”的标准是:用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就是“独立”,用中国的光伏风电就是“被操控”?用污染环境的压裂法就是“经济利好”,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就是“依赖外国”?这逻辑,跟“我偷东西是为了生存,你摆摊是破坏市容”有啥区别?

赖特最“操心”的,还是欧洲:“中国人可能会控制你们的能源系统!”这话一出,估计欧洲网友都懵了:中国光伏板帮我们把电价降了,风电设备让我们摆脱对俄气依赖,怎么就成“操控”了?

事实是,中国是全球最大清洁技术出口国,过去十年,全球风电度电成本降了60%,光伏降了80%,背后全是中国产业链的功劳。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说了,中国创造了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这哪是“操控”,这是“带飞全球绿色就业”!就像你家小区换了中国产的太阳能路灯,电费降了,亮度高了,结果有人跳出来说“这路灯要偷你家WiFi密码”,你信吗?

赖特之所以这么说,本质是美式霸权的“双标癌”晚期:美国卖石油给欧洲,叫“能源合作”;中国卖光伏给欧洲,叫“地缘渗透”;美国企业垄断全球油气定价权,叫“市场规律”;中国企业靠技术和成本优势占领清洁市场,叫“不正当竞争”。这种逻辑,跟“我打你是教育,你还手是叛逆”如出一辙——说到底,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更见不得中国在绿色赛道上领跑。

为了给特朗普砍可再生能源补贴辩护,赖特说:“风能补了33年,太阳能补了25年,还不够?”这话要是让美国化石燃料企业听见,怕是得偷着乐——你们从1950年代就开始拿补贴,到现在每年几百亿美元,怎么没人问“够不够”?

美国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堪称“世纪亲情赞助”:税收减免、土地低价租赁、环境成本外部化……比如2023年,美国对油气行业的隐性补贴就高达620亿美元,比给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多了十倍不止。更别说,石油巨头们一边拿补贴,一边喊“市场自由”,一边还在国会游说反对碳税——这哪是“补贴够不够”,这是“亲儿子养到八十岁,还嫌零花钱少;干儿子养到断奶,就骂‘怎么还不独立’”。

赖特自己就是压裂公司老板,屁股决定脑袋,帮着化石燃料站台不奇怪。但他忘了,可再生能源之所以需要补贴,是因为起步晚、技术迭代快,而化石燃料早就靠补贴垄断了市场百年。现在中国把光伏风电成本打下来了,全球都受益,美国反而急着砍自家补贴,本质是怕中国技术彻底占领市场——毕竟,当“卖石油”的打不过“卖光伏”的,就只能靠“断奶”来耍赖了。

最离谱的还是赖特对气候危机的态度。美国能源部7月发了份报告,说“海平面上升没加速”“气候模型夸大升温”,被全球85位科学家联名痛批:“歪曲数据,嘲讽科学!”结果赖特嘴硬:“是气候科学家选择性用数据!”

这操作,像极了“小偷被抓包,反说警察锁门是多此一举”。全球气温逐年破纪录,北极冰盖融化速度比20年前快三倍,海平面上升速度是百年前的2.5倍——这些都是卫星观测、冰芯数据、海洋测温仪实打实测出来的,赖特非说“被夸大了”,合着全球几万个气象站、几千颗卫星,都在“联合造假”?

更讽刺的是,他说“世界会脱碳,但要几代人之后”。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气候危机?留给孙子辈解决吧,我先把眼前的石油钱赚了。”这种“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逻辑,配上他“能源部长”的身份,简直是对全人类未来的不负责任。难怪有网友调侃:“赖特应该去当科幻作家,毕竟他对‘未来’的想象力,比科幻小说还敢编。”

赖特这时候跳出来接受BBC采访,时机很微妙——特朗普9月要对英国进行“史无前例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当年特朗普第一次访英,还是女王接待,现在查尔斯接班,特朗普再来,显然是想巩固英美“特殊关系”,而赖特就是“先行官”。

他给英国推销压裂法、北海油气开采,本质是帮美国化石燃料企业抢市场;警告欧洲“中国威胁”,是想让欧洲疏远中国的绿色技术,转头买美国的高价油气;否认气候危机、砍可再生能源补贴,是给特朗普的“能源优先”政策站台。这一套组合拳,看似混乱,实则目标明确:用“美式能源霸权”对冲“中国绿色崛起”,顺便给特朗普的选举造势。

可惜,戏演砸了。核聚变的饼画得太大,圆不回来;压裂法的坑挖得太浅,骗不了英国;中国威胁论的剧本太老,欧洲不买账;气候否认论的吃相太难看,连科学家都忍不住下场打脸。说到底,美式霸权的逻辑早就过时了——你不能一边拿着化石能源的旧船票,想登上绿色发展的新客船;一边又想把别人的船凿沉,自己独占航道。

赖特的这场“能源脱口秀”,与其说是政策宣讲,不如说是美式霸权的“自曝其短”:既想靠画饼核聚变维持“科技神话”,又想靠推销压裂法捞取现实利益;既怕中国绿色技术抢占先机,又没本事在公平竞争中赢过对手;既想让全球为美国的能源利益买单,又不愿承担气候责任。

但世界早就变了。中国用光伏风电降低了全球清洁能源成本,这是“真金白银”的贡献;ITER按部就班推进核聚变,这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欧洲老百姓用更低的电价取暖、用电,这是“切身体会”的实惠。赖特们再怎么“变脸”,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当“石油霸权”遇上“绿色革命”,当“画饼充饥”遇上“实干兴邦”,历史的天平早就悄悄倾斜了。

毕竟,谁会拒绝真正能发电的光伏板,去等一个“8到15年供电”的PPT太阳呢?谁会放着降低成本的中国技术不用,去买可能引发地震的压裂油气呢?美式双标这出戏,该换剧本了——再演下去,观众可就真的要退票了。

来源:倪卫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