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专用机油”这一概念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尤其是“混动专用机油”“增程混动专用机油”等产品,引发了广泛讨论。那么,这些“专用机油”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它们的“专用”属性是技术进步的体现,还是仅仅为了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本文将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专用机油”这一概念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尤其是“混动专用机油”“增程混动专用机油”等产品,引发了广泛讨论。那么,这些“专用机油”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它们的“专用”属性是技术进步的体现,还是仅仅为了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本文将以霍尼韦尔旗下的REEV增程式混动专用全合成机油和HL长里程经典系列全合成机油为例,深入探讨“专用机油”的技术内涵与实际价值。一起来看看何为专用。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除了纯电动车型外,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电动车(REEV)凭借其低油耗、无里程焦虑的优势,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例如,理想、岚图、问界等品牌推出的增程式车型,凭借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口碑,迅速占领了市场。
然而,这些车型的动力系统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仅用于发电,而非直接驱动车轮。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对机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在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殊使用场景中,其增程发动机在短途通勤时可能长期处于停机状态。这种间歇性工作模式导致机油系统频繁经历"高温流动-低温静置"的循环交替。当发动机熄火后,发动机舱内温度波动导致金属表面产生冷凝水,这些水分渗入机油系统后,会显著提高润滑油的含水比例,导致润滑性能呈指数级下降。
当面对长途行驶需求时,增程发动机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冷机休眠状态到满负荷发电工况的切换。这种极端工况对机油的低温泵送性和边界润滑能力提出了严苛考验。在冷启动瞬间,机油必须迅速流动到发动机各个角落,同时在缸体、曲轴等关键部位建立足够强度的润滑膜。一旦机油因含水率超标出现乳化现象,其油膜承载能力将遭受毁灭性破坏,导致机件直接接触概率大幅增加,这种异常磨损可能引发连锁故障,严重时甚至造成动力系统瘫痪。
针对增程式电动车的特殊工况,霍尼韦尔REEV增程式混动专用全合成机油采用高效乳化抗水技术,能够有效应对发动机长期不运转导致的水汽问题,确保机油性能不受影响。
而且增程式发动机在启动后往往需要立即进入高转速状态,这对机油的抗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霍尼韦尔REEV增程式混动专用全合成机油通过添加优质抗磨剂,显著提升了油品的抗磨性能,降低了发动机磨损和拉缸的风险。增程式发动机的间歇性工作模式要求机油具备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这款专用机油还采用先进的抗氧化剂技术,能够有效延缓油品老化,延长机油的使用周期。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还有数量众多较为保守的消费者,他们的燃油车仍在路上奔波。这些车辆随着车龄和里程的增加,逐渐面临一系列养护难题。
大家都知道,老车通常更费油,但很多人不清楚原因。其实,这是因为车子用久了,零件之间磨损变大。发动机里的活塞环就像密封圈,新车的时候环的缝隙很小,几乎不漏。
车子开得越久,活塞环磨损就越严重,缝隙也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密封效果就变差了,活塞会漏气。燃烧的能量被浪费,油耗自然变高。而且漏到曲轴箱里的高温燃气,还会和机油反应,生成油泥和积碳。时间一长,车子状态越来越差,甚至会出现烧机油的问题。
活塞环磨损了就没法完全恢复。不过,如果能减少漏气,油耗就能降下来,发动机也能更健康。霍尼韦尔的HL长里程经典系列全合成机油就是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研发的。
针对高里程车辆的养护需求,霍尼韦尔HL长里程经典系列全合成机油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HeoNAR恒润因子技术,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活塞环与气缸之间的密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气问题,确保缸压稳定。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油耗,还能改善发动机的整体健康状况。此外,它还添加了优质抗磨剂,能够减缓发动机内部金属部件的磨损速度,为老车提供更全面的保护,使其焕发“第二春”。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专用机油”并非简单的营销概念,而是针对特定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优化开发的产品。正如文章开头所言,机油“可以用”并不代表“更适用”。霍尼韦尔通过不断迭代和更新机油产品矩阵,精准满足不同车主的养护需求,这正是“专用机油”的真正价值所在。
来源:芬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