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查理.柯克被暗杀一事,本身是充满讽刺意味的。坚决支持拥枪的人,最后在被问到美国有多少因枪支产生的恶性凶杀案后,被另一个拥枪支持者枪击身亡。详见:《太讽刺了!未来可能的美国总统没有坐在安全的校车里,而是挨了枪子》
本来,查理.柯克被暗杀一事,本身是充满讽刺意味的。坚决支持拥枪的人,最后在被问到美国有多少因枪支产生的恶性凶杀案后,被另一个拥枪支持者枪击身亡。详见:《太讽刺了!未来可能的美国总统没有坐在安全的校车里,而是挨了枪子》
可等凶手被抓后人们才发现,更讽刺的还在后面。
在美国方面错抓了几次凶手后,真正的嫌疑人落网了。被抓的嫌疑人叫泰勒.罗滨逊,22岁,高中毕业时曾以优异成绩考入犹他州州立大学,并获得3.2万美元总统奖学金。
罗宾逊出身一个传统的基督教保守家庭,父母都是注册共和党人。罗宾逊从小成绩优异一路考进大学,同学形容他“举止优雅、待人接物得体、领导力出众”,甚至预言他将成为“CEO或商人”。
本来,罗宾逊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美国良家子,正星条旗人,阳光、开朗、健康、积极,但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他开始变了。
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让一个22岁的阳光男孩拿起了枪?这恶之花绽放的土地啊!
不知道从何时起,罗宾逊好好的大学不上了,和周围的人也不联系,逐渐变得孤僻。他家里本来就有拥枪的传统,他自己又有浓厚的兴趣,经常玩《光环》《使命召唤》等射击游戏。
在他射杀柯克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家里还讨论了为什么大家不喜欢柯克这个人及其观点。罗宾逊认为柯克“充满仇恨并散播仇恨”。
这就推翻了一开始几乎所有人的猜测,即:柯克是因为极度保守主义的观点,刺激了自由派,从而被自由派肉体消灭了。
现实则让人猛扭了一下腰:这不是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对决,而是保守派内部先干起来了。
这一点,开始连特朗普都判断错了。
早前几天,特朗普曾将柯克的死因归结于“美国有一帮激进的左翼疯子”。
特朗普说,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美国国内有一些激进的左翼疯子,他们将柯克比作“纳粹”和世界上最残暴的屠杀者与罪犯,我们必须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现实是,不是激进的左翼疯子把柯克当纳粹,而是传统的保守派。
简单说,罗宾逊是美国的传统保守派,特朗普以及柯克以前也是传统保守派。但以罗宾逊为代表的传统保守派认为,特朗普及柯克已经背叛了保守派,成为了保守派的叛徒,成了激进的纳粹和法西斯。
罗宾逊以前发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其中有一张他骑在特朗普脖子上,借此讽刺特朗普。
在罗宾逊被发现的几个子弹弹壳上,分别刻着不同的话:
有一颗是暗讽跨性别群体的,有一颗刻着hey fascist! catch!(嘿,法西斯!接招吧!)配上箭头符号,还有一颗写着:oh bella ciao bella ciao bella ciao ciao ciao(二战时期意大利反法西斯歌曲《再会吧,姑娘》的歌词),以及if you read this you are gay lmao(如果你看到这句话,你是同志,哈哈哈)。
所以简单说就是,罗宾逊这类传统的保守派,认为特朗普和柯克这种背叛了保守派的保守派有点太极端了,已经是法西斯了,尤其是他们支持犹太以色列。
既然柯克已经是法西斯的极端分子了,那就必须清除,用比柯克他们更极端的方式。
现在你说,特朗普和柯克,和罗宾逊相比,到底谁是传统的保守派,谁又是极端的保守派?
这就是柯克被暗杀的讽刺之处,大家都以为是自由派和保守派大战,结果是保守派的内战。
因此后来罗宾逊抓到后,媒体去采访特朗普的看法,特朗普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记者问你的朋友被杀了你感觉如何?特朗普说我很好,你看新看那边的卡车,他们正在建设新的白宫宴会厅……建成后会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
那为啥自由派和保守派还没干起来呢,保守派先内讧上了?因为对于罗宾逊来说,也对于西方宗教的传统来说,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所以,柯克这种异端,必须清除,且优先级尚在异教徒之上。
不管是哪一种大战的形式,柯克被杀是自由派的大利好。于是,早在柯克刚被暗杀、罗宾逊还没被抓住的时候,自由派已经开始弹冠相庆了。他们基本上是认为,一个种族主义者被清除了!
这把maga给整破防了。他们疯了一样开始给这些人拉清单,四处告密举报,共和党人在各个领域发起对柯克遇刺发布恶毒嘲讽的人的追查。
一旦坐实了嘲讽柯克的言论,他们会要求这些人的雇主把他们开除。
一时间,美国上下大兴告密之风。红脖子忙着举报自由派对柯克的嘲讽,共和党人忙着调查并开除自由派。
在红脖子拉的清单里,学校老师和高校教授这两个职业,占到了最大的比重。
这也很好理解,高知分子天然就是自由派的拥趸。
有趣的是,美国相当多的高知分子在嘲讽柯克,而中国的某些高知分子,则在嘲讽嘲讽柯克的人。
他们说,不论这个人的观点如何,都不应该对他幸灾乐祸,否则就是突破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详见昨天文章:《灯塔陨落后,围观国内的有些专家教授,成了网友的一大乐趣》
这就好笑了,柯克是赞成自由持枪的,也是认同每年被枪杀的人是自由持枪的代价,暗杀柯克的是美国人,嘲讽柯克的也是美国人。你一中国的教授,在中国的网络上谈文明底线,不觉得有些搞笑吗?
美国这边杀人都没突破文明底线,你都没敢说美国,还谈什么文明底线啊?
柯克被杀的现场,如果是中国人,没准还会莫名其妙,这是什么声音、怎么回事?如果他东张西望也不要觉得奇怪。
可美国的围观群众训练有素,没有人上去抢救帮忙,都纷纷扑倒寻找掩体。这是在枪击案司空见惯的情况下训练出的应激反应,专业得让人心疼。
几天前的美国地铁乌克兰女孩被捅死事件中,如果是中国的环境,保不准有人惊叫、有人逃跑、有人冲上去和歹徒搏斗。
可周围的美国人一个个安静如鸡,没有惊惧、没有恐慌,就那么默默地挪动自己的脚步,静静地坐到离事发地远一点的地方。
这是对这种凶杀案见怪不怪的反应,也是被一再训练出来的应对方法,他们被一再教导不要去刺激歹徒,默默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才不致让自己成为歹徒可能的袭击目标。美国人这被规训的,确实是太专业了。
乌克兰在打仗,可平均下来一天也就死100多人。未被战争波及的美国本土,因为枪击平均每天也死100多人。
但在乌克兰,只要不你是在前线,还是比较安全的。在美国,你是根本不知道哪里安全的。
这一点,膏滑们也被规训的很乖。在中国,咱们每到一个新地方,最先找的是好吃的、好玩的、网红打卡地在哪。可在美国,膏滑每到一个新地方,先找的是哪个区治安更好。而且他们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适应得很丝滑。看下图,明显某个区的治安就好于其他区。这些奇怪的程序虽然不被外人所理解,但那都是符合国情的。
来源:鲲鹏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