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工资本又找不到了,别人来我不放心,你快帮我找找!”91岁的饶大爷拉着网格员赵丽的手焦急地说。这样的场景,在西御河街道陕西街社区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像赵丽这样的713名社区专职网格员,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成为社区居
“我的工资本又找不到了,别人来我不放心,你快帮我找找!”91岁的饶大爷拉着网格员赵丽的手焦急地说。这样的场景,在西御河街道陕西街社区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像赵丽这样的713名社区专职网格员,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成为社区居民最信赖的“贴心人”。
存折“藏宝图”背后的信任密码
“走嘛,肯定又在衣柜大衣里头藏着呢!”赵丽笑着带路,果然在老人惯常藏东西的地方找到了存折。这样的“寻宝游戏”,她已经陪饶大爷玩了不知多少次。
“大爷怕丢,每次都换地方藏,但总共就那么几个角落。”赵丽说,老人补办的存折已有八九本,但依然只认准这个穿蓝马甲的“熟人”。
这份特殊的信任,是赵丽用“铁脚板”走出来的。作为陕西街社区8个院落500多户居民的专职网格员,她的工作清单长得惊人: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安全巡查、政策宣传……但她把销售行业练就的“两勤两多”工作法(勤走动、勤上门,多交流、多沟通)移植到社区,硬是把繁杂的网格工作做出了“人情味”。
“蓝马甲”的平安守护日记
翻开赵丽的工作日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写满了“鸡毛蒜皮”的温暖:张家的水管漏水、李家的停车纠纷、独居老人的送餐需求......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居民心里的“头等大事”。三年来,她调解的矛盾纠纷不下百起,排查的安全隐患更是不计其数。
其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青羊区713个网格里上演。
2024年数据显示,全区713名网格员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81777件,其中排查化解涉及社情民意、邻里关系、消费纠纷、物业纠纷、财产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3064件,以及安全隐患消防安全类、安全生产类、社会治安类、城市运行隐患类68713件。
他们像精密扫描仪般巡查着每个角落:消防通道的堆积物、老化的电线、邻里的口角......这些可能引发大问题的"小苗头",都被及时掐灭在萌芽状态。
更多赵丽般的专业网格员,既是政策宣传的“小喇叭”,又是风险预警的“前哨站”。他们用“熟人社会”的工作优势,敏锐地捕捉着社区的动态,用有温度的服务,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来源:锦绣青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