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家长在育儿的时候,焦虑得不行。就拿我平时接触的家长来说,好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困扰。孩子起床磨蹭,任你怎么催,都跟没听见似的;还有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经常因为抢玩具闹得不可开交。这些问题可把家长们愁坏了,他们既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又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现在的家长在育儿的时候,焦虑得不行。就拿我平时接触的家长来说,好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困扰。孩子起床磨蹭,任你怎么催,都跟没听见似的;还有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经常因为抢玩具闹得不可开交。这些问题可把家长们愁坏了,他们既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又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整天忧心忡忡的。
后来我接触了积极心理学,发现它在解决这些育儿难题方面很有一套。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有三个重要的原则。
先说积极情绪引导。孩子就像小树苗,积极的情绪体验就如同阳光,对他们的成长特别重要。每天给孩子三次拥抱和肯定,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爱和支持。比如说,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抱抱孩子,跟他们说“宝贝,你今天看起来精神头十足”;孩子自己完成了一件小事,像穿好衣服,再抱抱他们,好好夸一夸。
第二个原则是优势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我们得帮他们把这些闪光点找出来。可以让孩子写绘画日记,把自己的进步记录下来。要是孩子今天画画比昨天更有创意了,就把这幅画贴在日记里。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自信心自然就增强了。
第三个原则是社会情感支持。建立家庭会议制度很有必要。每周找个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分享这周遇到的开心事和烦心事。这样一来,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心理韧性也会慢慢变强。
了解了这些原则后,我再给大家分享几个能落地实施的工具。
第一个是情绪日记。让孩子用简单的图画或者文字记录每天的心情,开心就画个笑脸,不开心就画个哭脸。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个是优势树。在纸上画一棵大树,让孩子把自己的优点写在树叶上。像孩子善良、勇敢、爱帮助人,都可以写上去。这能让孩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第三个是感恩角。在家里找个角落,放一个小盒子和一些纸条。让孩子每天写下一件感恩的事,放进盒子里。这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更关注生活中的美好。
接着是亲子游戏时间。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和孩子玩游戏,像躲猫猫、搭积木这些都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亲子关系能得到增进,孩子也能感受到无尽的快乐。
还有积极表扬墙。把孩子的优秀表现写在便签上,贴在墙上。比如孩子主动收拾玩具,就写“宝贝今天自己收拾玩具,做得很棒”。这能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最后是成长相册。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照片整理成相册。孩子看到自己一步步成长的轨迹,会更有成就感。
说了这么多工具,我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个叫乐乐的孩子,和弟弟抢玩具,还动手打了弟弟。妈妈看到后,一开始气得不行,正要发火,突然想起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引导。
妈妈走过去,蹲下来,拉着乐乐的手说:“妈妈知道你特别喜欢这个玩具,但是打人是不对的。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怎么能让你和弟弟都开心。”乐乐一开始气呼呼的,不说话。妈妈接着说:“妈妈看到你刚才很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可以轮流玩这个玩具,你先玩一会儿,然后给弟弟玩一会儿,好不好?”乐乐想了想,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是哥哥,能照顾弟弟,弟弟会更喜欢你的。”乐乐听了,主动把玩具给了弟弟,还说:“弟弟,你先玩一会儿。”
从这个案例能看出来,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能把冲突变成孩子成长的好机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要避免“结果导向式表扬”,像说“你真聪明”这种,要改用“过程描述式鼓励”,比如“妈妈看到你刚才尝试了好几种方法”,这样能强化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这些方法适合3 - 6岁的孩子。不过要注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用的时候得灵活一些。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家长解决育儿中的困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米粒妈闲聊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