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谱(二十五)婆婆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13:33 3

摘要:婆婆纳隶属车前科婆婆纳属,是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婆婆纳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它既常见于田间地头,又会出现在路边荒地,部分品种甚至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被引入园林。然而,一些婆婆纳品种因繁殖迅速,对农作物生长构成威胁,成为农业领域的有害杂草,需

婆婆纳隶属车前科婆婆纳属,是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婆婆纳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它既常见于田间地头,又会出现在路边荒地,部分品种甚至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被引入园林。然而,一些婆婆纳品种因繁殖迅速,对农作物生长构成威胁,成为农业领域的有害杂草,需要深入研究与合理管控。

一、形态特征与分类

婆婆纳植株矮小,高度通常在10 - 25厘米,茎基部多分枝,纤细且披散状生长,表面有柔毛。叶片对生,卵形至圆形,边缘具钝齿,基部圆形至浅心形,两面疏生柔毛。其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花梗比苞片短;花萼4裂,裂片卵形;花冠淡蓝色、粉红色或白色,具放射状条纹,呈辐状开展。

婆婆纳属种类丰富,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有阿拉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等。阿拉伯婆婆纳茎基部多分枝,茎自基部分枝,下部伏生地面,呈淡紫色;直立婆婆纳茎单一或数支丛生,直立或上升,相对较为挺拔。

二、生长特性

婆婆纳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从酸性土壤到碱性土壤,从肥沃的耕地到贫瘠的荒地,都能扎根。它对光照要求不苛刻,既耐一定荫蔽,又能在充足光照下茁壮成长。在温度方面,婆婆纳耐寒性强,部分品种能耐受 - 10℃的低温,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也能以种子或地下部分顺利越冬。

婆婆纳繁殖力惊人,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数量多、体积小,易于传播。每株婆婆纳能产生数千粒种子,种子可通过风、水流、动物活动或农业机械扩散到其他区域。在适宜条件下,种子萌发迅速,早春或秋季,一旦温度、湿度适宜,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芽,迅速占据生长空间。此外,婆婆纳的繁殖周期短,部分品种一年可完成多次繁殖,这极大地增加了其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

三、地理分布

婆婆纳原产于西亚、欧洲,如今借助人类活动和自然传播,已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等多个地区。在我国,它分布范围广泛,尤其在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因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婆婆纳生长,常大量出现。在这些区域的农田、草坪、路边及山坡草地,都能看到婆婆纳成片生长。

四、对农业的危害

婆婆纳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在农田中,婆婆纳大量繁殖会迅速消耗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致使农作物养分供应不足,出现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等症状。同时,婆婆纳叶片繁茂,遮挡阳光,减少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此外,婆婆纳是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其生长为害虫和病原菌提供栖息场所,增加病虫害爆发的风险,威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五、生态与经济价值

尽管婆婆纳对农业有危害,但它在生态和经济领域也有一定价值。在生态方面,婆婆纳的花朵为蜜蜂、蝴蝶等昆虫提供丰富的花粉和花蜜,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在园林景观中,部分观赏价值较高的婆婆纳品种,如大花婆婆纳,花色艳丽、花形独特,可作为地被植物用于花坛、花境布置,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色彩。此外,在传统医学中,婆婆纳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被认为有凉血止血、理气止痛等功效,对治疗吐血、疝气等病症有一定帮助。

六、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改变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条件,减少婆婆纳滋生。例如,在水稻与旱作作物轮作过程中,水稻田的淹水环境可抑制婆婆纳种子萌发和生长。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在婆婆纳种子未成熟前进行人工拔除或机械铲除,降低种子留存数量,控制其繁殖扩散。

2.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是化学防治的关键。针对婆婆纳,可选用麦草畏、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在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在婆婆纳生长早期进行喷雾处理,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3. 生物防治

利用昆虫、病原菌等生物手段控制婆婆纳生长。如某些以婆婆纳为食的昆虫,可通过取食抑制其生长繁殖。此外,研究发现部分病原菌能感染婆婆纳,导致其患病死亡,开发和利用这些生物防治资源,有望实现婆婆纳的可持续控制。

婆婆纳作为一种兼具危害性和利用价值的植物,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其特性和分布,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其生态和经济价值,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