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0年12月的一个午后,济南钢铁厂第三车间里机器轰鸣,王大海正在十五米高的天车上操作着吊钩,将一捆捆钢材从这头运到那头。
1990年12月的一个午后,济南钢铁厂第三车间里机器轰鸣,王大海正在十五米高的天车上操作着吊钩,将一捆捆钢材从这头运到那头。
突然,车间广播里传来厂办的声音:"王大海,王大海,请立即到厂办公室接电话,有北京来的紧急电话!
"王大海愣了一下,北京?他一个开天车的工人,谁会从北京给他打电话?他赶紧把天车停稳,从驾驶室爬下来。办公室里,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
"请问是王大海同志吗?我是济南军区司令部的参谋,张司令要见你,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到军区报到。"
"司令?哪个司令?我只是个钢厂工人,凭什么见司令?"
王大海的声音都有些发抖。"具体情况见面再说,这是命令!"电话挂断了,王大海拿着话筒愣在那里,脑子里一片混乱。
01
王大海今年29岁,在济南钢铁厂开了五年天车。
说起来,王大海这人从小就比较老实,在厂里也没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每天就是按时上班下班,开着那台老旧的天车在车间里来回穿梭。
王大海家就是济南本地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条件一般。
1982年他刚满21岁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被分配到了西北边防某连队。
在部队的三年时光,是王大海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那里条件很苦,但把他这个城里长大的小伙子锻炼得结结实实。
部队里训练很严格,每天五公里跑步是基本功,格斗训练、射击训练、体能训练一样不少。
王大海的连长是个山东老乡,对他们这些新兵要求特别严,但也很照顾他们。
连长经常说:"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保家卫国是咱们的职责。"
三年下来,王大海从一个瘦弱的城里小伙变成了一个身强力壮的边防战士。
退伍的时候,连长拍着王大海的肩膀说:"大海,你是个好兵,回到地方后也要保持军人的作风。"
1985年春天,王大海退伍回到济南,托了关系进了钢铁厂。
开天车这个工作需要胆子大心细,刚开始王大海也有些紧张,毕竟十几米高的地方操作,稍有不慎就是大事故。
但王大海在部队练出来的胆量和细心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半年后他就成了车间里开得最稳的天车司机。
厂里给王大海分了一间单身宿舍,虽然不大,但总算有个安身之处。
王大海把从部队带回来的那些纪念品整齐地摆在桌子上,其中有一枚他在边防获得的三等功奖章。
每天下班后,王大海就在宿舍里看书或者听收音机,生活过得很规律。
钢厂的工资不算高,每个月68块钱,但在1985年也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王大海把大部分钱都寄给了父母,自己只留下够吃饭和买书的钱。
他这人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军事类的书籍和报纸。
工友们都说王大海是个好人,虽然话不多,但人很实在,谁有困难他都愿意帮忙。
车间主任老刘也很器重王大海,经常当着大家的面夸他:"大海这小伙子踏实,有军人的作风。"
但王大海心里清楚,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工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生活平淡得像一潭静水。
他偶尔也会想起在部队的日子,想起那些战友,想起连长说过的话。
有时候王大海也会想,自己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下去了。
直到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夏天到来。
02
1988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济南的气温连续几天都超过了38度。
王大海的母亲来信说父亲身体不太好,希望他能回家看看。
王大海向车间请了几天假,决定回老家陪陪父母。
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从济南到他老家的小县城要先坐火车再转汽车,整个行程要大半天。
王大海提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里面装着给父母买的一些东西,匆匆赶到了火车站。
济南火车站人来人往,特别是夏天,到处都是汗流浃背的旅客。
王大海买了张硬座票,准备在候车室里等车。
就在他刚坐下没多久,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女孩的求救声。
"放开我!救命啊!有人抢东西!"
王大海循声望去,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孩被三四个穿着奇怪的男人围住。
那几个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头发乱糟糟的,衣服脏兮兮的,其中一个还拿着刀子。
女孩手里紧紧抱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脸上满是惊恐。
周围的旅客看到这一幕,大多选择了远远躲开,没人敢上前帮忙。
王大海心里一急,部队里养成的见义勇为的习惯让他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
"光天化日之下抢劫,还有没有王法了!"王大海大喝一声,快步冲到女孩身边。
那几个小偷看到有人多管闲事,其中一个瘦高个恶狠狠地说:
"小子,识相的就滚一边去,这里没你的事!"
"老老实实让开,免得吃苦头!"
王大海毫不示弱,摆出了在部队学到的格斗姿势:
"我就不让开,怎么着吧!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真当这里没人了?"
瘦高个见王大海不肯退让,恼羞成怒地挥舞着手里的刀子:
"妈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兄弟们,给我上!"
四个小偷一起朝王大海扑了过来。
王大海在部队练了三年格斗,身手相当不错。
他先是一个闪身避开了瘦高个的刀子,接着一记摆拳打在另一个小偷的脸上。
紧接着王大海一脚踢倒了第三个小偷,然后抓住瘦高个的手腕一扭,刀子掉在了地上。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四个小偷就被王大海打得鼻青脸肿。
围观的旅客纷纷鼓掌叫好,有人还喊着要报警。
那几个小偷见势不妙,互相搀扶着灰溜溜地逃跑了。
王大海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转身看向那个女孩。
女孩看起来二十出头,长得很清秀,穿着朴素但很干净。
她还在因为刚才的惊吓而微微发抖,眼中含着感激的泪水。
"谢谢你,大哥!要不是你及时出现,我的东西就被抢走了。"女孩的声音还有些颤抖。
"举手之劳,不用客气。"王大海憨厚地笑了笑,"你没受伤吧?"
女孩摇了摇头,紧紧抱着手里的公文包:
"没事,就是吓了一跳。这包里有很重要的东西,绝对不能丢。"
王大海好奇地看了看那个公文包,包装很普通,但女孩护得很紧。
"你这是要去哪里?一个人出门要小心点。"王大海关心地问道。
"我要赶火车回学校,师范学院的。"女孩说着看了看手表,"糟了,马上就要开车了!"
她匆忙地向王大海鞠了一躬:
"大哥,真的太谢谢你了!我叫陈晓慧,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学生。"
说完她就拎着包急匆匆地朝检票口跑去。
王大海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
这个叫陈晓慧的女孩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是因为她眼中那种纯真和感激。
但王大海也没有多想,毕竟素不相识的两个人,这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了。
他继续在候车室里等自己的火车,脑海中偶尔会浮现出陈晓慧的身影。
03
王大海回到老家待了一个星期,陪父母聊天,帮着做一些农活。
父母看到儿子在城里工作得不错,身体也很健康,都很高兴。
王大海的父亲王志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对儿子能在城里的大厂当工人很是骄傲。
"大海啊,你在城里要好好干,争取当个班长什么的。"父亲拍着王大海的肩膀说。
王大海的母亲刘秀英则更关心儿子的个人问题:
"大海,你也29了,该找个对象了。厂里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王大海挠了挠头:"妈,我这才工作一年,先把工作干好再说。"
"那可不行,人家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不能光顾着工作。"母亲有些着急。
王大海敷衍着应付过去,其实他心里对这件事并不着急。
在部队的时候,王大海见过太多因为家庭拖累而影响工作的例子,所以他更愿意先把事业稳定下来。
假期很快就结束了,王大海又坐上了回济南的火车。
在火车上,他不由得想起了一个星期前在火车站遇到的那个女孩陈晓慧。
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那个公文包里到底装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回到钢厂后,王大海继续着他的天车司机工作。
车间里新来了几个工人,王大海作为老师傅,负责带他们熟悉工作。
王大海教得很认真,把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严谨作风也带到了工作中。
"开天车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王大海对新工人说,"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不能有丝毫马虎。"
新工人们都很佩服王大海,不仅技术好,人品也好,从来不摆老师傅的架子。
就这样,王大海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七点上班,中午在厂食堂吃饭,下午继续工作,晚上回宿舍看书。
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王大海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
有时候他也会想起火车站的那次见义勇为,想起陈晓慧感激的眼神,但很快就被工作的忙碌冲淡了。
王大海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他永远不会想到,这次看似普通的见义勇为会在两年后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1989年,1990年,两年时间很快过去了。
王大海在钢厂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还被评为了厂里的先进工作者,连续三年都榜上有名。
车间主任老刘经常夸奖王大海:
"大海这小伙子是个人才,踏实肯干,技术过硬,在咱们厂工作了五年,从来没出过事故。"
王大海也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虽然不算什么大富大贵,但生活稳定,收入不错。
他每个月都会给父母寄钱,自己的生活也过得去。
有时候王大海也会想,也许这就是他的人生了,在钢厂干到退休,娶个老实的姑娘,生儿育女,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直到1990年12月的那个下午,那通改变他命运的电话响起。
04
接到电话的那天晚上,王大海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济南军区的司令要见他?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王大海仔细回想着自己退伍后这几年的经历,除了认真工作,好像也没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唯一让王大海印象深刻的,就是1988年夏天在火车站救了那个女大学生的事。
但那只是一次普通的见义勇为,应该不至于惊动军区司令吧?
王大海越想越睡不着,干脆起床点了支烟,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
钢厂的夜晚很安静,偶尔有值夜班的工人走过,让这个冬夜显得更加寂静。
王大海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总觉得明天的军区之行会改变什么。
第二天一早,王大海向车间主任请了假。
老刘听说王大海要去军区,虽然很好奇,但还是爽快地批了假:
"大海,你是退伍军人,军区找你肯定有重要的事。去吧,厂里这边不用担心。"
王大海穿上了最好的一身衣服,那是一套蓝色的中山装,还是他退伍时买的。
他坐着公交车到了济南军区大门口,门岗的哨兵检查了他的身份证,然后打了个电话。
很快,一个年轻的军官走了出来。
"您就是王大海同志吧?我是司令部的参谋小李,司令让我来接您。"
军官很客气,带着王大海走进了军区大院。
王大海感觉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那种军营的氛围让他想起了在部队的日子。
他们来到了一栋灰色的办公楼前,小李带着王大海坐电梯到了三楼。
在一间办公室门前,小李停了下来:
"司令就在里面,您进去吧。司令人很和蔼,不要紧张。"
王大海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威严而又慈祥的声音。
王大海推门而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桌后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他穿着军装,肩章上的星星让王大海立刻认出了他的身份——中将!
王大海立即立正敬礼:"首长好!王大海报到!"
"坐吧,不要拘束。"中将和蔼地说道,指着办公桌前的椅子。
王大海坐下后,中将仔细地看了看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小王,我是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国强。今天找你来,是因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王大海紧张地点了点头:"请司令指示。"
张司令员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档案,放在桌子上:
"你还记得1988年夏天在济南火车站救的那个女大学生吗?"
王大海点了点头:"记得,她叫陈晓慧,是师范学院的学生。"
张司令员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那你知道她的包里装着什么吗?"
王大海摇了摇头:"她说是很重要的东西,但我没问具体是什么。"
张司令员站起身来,走到窗边,背对着王大海说道:
"小王,那个包里装着的是军事技术资料,绝密级别的。"
王大海瞪大了眼睛:"军事资料?"
"没错。"张司令员转过身来,"而且,那几个抢包的人也不是普通的小偷。"
"那他们是什么人?"王大海急切地问道。
张司令员重新坐了下来,表情变得更加严肃:
"经过我们两年的调查,确认他们是境外间谍组织的成员。"
"间谍?"王大海感觉脑袋嗡嗡作响。
"他们的任务就是偷取那份技术资料,然后卖给国外的情报机构。"
张司令员继续说道,"如果不是你及时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王大海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完全被颠覆了。
他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见义勇为,没想到竟然牵扯到国家机密。
"司令员,我当时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看不惯他们抢劫女孩子。"王大海结结巴巴地说道。
"正是因为你的正义感,才挫败了敌人的阴谋。"张司令员的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
"这两年来,我们一直在追查这个间谍网络,去年终于将他们全部抓获。"
王大海坐在那里,试图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那天在火车站发生的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那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这些?"王大海问道。
"因为案件刚刚完全结案,所有相关人员都已经落网,你的安全也不再受到威胁。"
张司令员解释道,"这两年来,我们一直在暗中保护你,确保你不会受到报复。"
听到这里,王大海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原来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国家一直在保护着他这个普通的工人。
就在这时,张司令员话锋一转:
"小王,还有一件事,我想你应该知道。"
"什么事?"王大海好奇地看着他。
张司令员从桌上的档案里取出一张照片,递给王大海看。
照片上是陈晓慧,她穿着军装,正在什么会议上做记录。
"这是晓慧现在的照片,她已经大学毕业了,现在在军区政治部工作。"
王大海拿着照片,心跳得很快:"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张司令员微微一笑:
"很好,而且她一直没有忘记你。这两年来,她经常向我提起那天在火车站的事情。"
"向您提起?"王大海有些困惑。
张司令员点了点头,然后说出了让王大海震惊的话:
来源:聪明高山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