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啃老啃了30年,办完父母后事,律师递来一把钥匙让他当场崩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12:41 1

摘要:"苏先生,这是令尊令堂生前委托我转交的,必须在他们都去世后才能给您。"律师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苏立业跪在父母的灵堂前,手里死死攥着那把锈迹斑斑的钥匙。

这是刚刚一个陌生律师交给他的——父母留给他的唯一遗产。

"苏先生,这是令尊令堂生前委托我转交的,必须在他们都去世后才能给您。"律师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当他用颤抖的手打开那个尘封已久的保险柜时,里面的东西让他瞬间瘫软在地。

01

2024年4月28日,春雨绵绵。

苏立业站在殡仪馆外,看着父母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心里五味杂陈。

仅仅一个多月前,他还被父母赶出家门。那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滚!你给我滚出去!"父亲苏振华用尽最后的力气吼道,随即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

"爸,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苏立业跪在地上求饶。

"错了?你哪次不说错了?"母亲林淑芬泪流满面,"立业啊,你都54岁了,还要啃老到什么时候?"

邻居们都出来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活该!这么大岁数了还赖在家里。"

"可怜苏老两口,摊上这么个儿子。"

"要是我儿子这样,我早就不认他了。"

现在,父母都走了。先是父亲,肺癌晚期,走得很快。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第三天,心脏病发作,追随父亲而去。

"立业,节哀。"亲戚们一个个过来安慰,但眼神里更多的是鄙夷。

"装什么孝子?活着的时候啃老30年,现在哭给谁看?"远房表姐李美芳小声嘀咕,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苏立业听见。

苏立业听到了,但他没有反驳的力气。是啊,他有什么资格反驳?

妹妹苏雪梅一身黑衣,眼睛哭得红肿:"哥,爸妈的后事我来办,你……你就在旁边看着吧。"

她的语气很冷淡,显然还在为之前的事生气。

就在上个月,苏雪梅刚刚和苏立业大吵了一架。

"哥,你知道爸爸的化疗费用吗?一个月3万!妈妈的心脏药,进口的,一盒2000!他们的退休金加起来才4000块,你还好意思在家吃闲饭?"

"我……我也想工作,可是没人要我……"

"没人要你?是你根本不想工作!送外卖不行吗?扫大街不行吗?你就是懒,就是废物!"

追悼会很简单,来的人不多。苏振华生前的几个老同事,林淑芬的几个老姐妹,再加上一些亲戚,不到50人。

"苏振华同志,银行退休职工,一生勤恳……"

"林淑芬同志,小学退休教师,桃李满天下……"

悼词很短,仿佛两位老人平凡的一生。

就在追悼会结束,众人准备离开时,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请问哪位是苏立业先生?"

"我是。"苏立业疑惑地看着来人。

男人递出一张名片:"我是华信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受苏振华先生和林淑芬女士生前委托,有一份遗产需要交给您。"

"遗产?"苏雪梅冷笑,"我爸妈能有什么遗产?房子早就说好了归我,前提是让他住到老。存款?早就被某人败光了。"

"就是,苏家哪还有什么钱?"李美芳也插嘴道,"上个月我还看见林阿姨在菜市场捡人家不要的菜叶子呢。"

张律师推了推眼镜:"苏小姐,这份遗产只能交给苏立业先生,这是两位老人的遗愿。"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把钥匙和一张纸条:"苏先生,这是某银行保险箱的钥匙,编号A-1573。纸条上是地址和密码。"

苏立业接过钥匙,上面锈迹斑斑,显然年代久远。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苏雪梅狐疑地问。

"根据记录,这个保险箱是1994年开设的,每年都有续费,一直续到今年。"张律师说,"费用是每年1200元,30年共计36000元。"

1994年?那是整整30年前!

"等等,"苏雪梅突然反应过来,"每年1200的保管费,30年就是3万6,我爸妈哪来的钱?"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张律师说,"我只是受委托转交钥匙。苏先生,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就先告辞了。"

02

从殡仪馆出来,苏立业直接去了银行。

苏雪梅不放心,跟了过来:"哥,我陪你去看看。爸妈省吃俭用30年,每年还要交1200的保管费,里面到底有什么?"

路上,苏立业一直在回忆1994年。

那一年,他刚大学毕业,意气风发。父亲托关系给他在银行找了份工作,月薪800块,在当时是高薪。

可是工作没多久,他就出了车祸……

"哥,你在想什么?"苏雪梅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没什么。"苏立业摇摇头。

银行的保险箱室在地下一层,需要专人陪同才能进入。

工作人员核对了身份证、钥匙和密码后,带他们来到A-1573号箱前。

"苏先生,请便。我在外面等您。"工作人员退了出去。

苏立业的手有些发抖。他不知道父母会留下什么,也许是一些老照片?或者是给他的遗书?

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转,"咔哒"一声,箱门开了。

里面的东西让兄妹俩都愣住了。

三十本存折,整整齐齐地叠放着,每一本都用橡皮筋扎好,上面贴着标签。

苏立业拿起最上面一本,标签上写着"1994年"。

打开一看,户名是:苏立业。

开户日期:1994年8月1日。

每个月都有一笔800元的存入记录,到年底余额是9600元。

"这是什么?"苏雪梅也凑过来看。

苏立业又拿起第二本,"1995年",还是他的名字,每月1000元。

第三本,"1996年",每月1200元。

第四本,第五本……他快速翻看着,发现了一个规律:每一本存折都是以他的名字开户,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存入,而且金额在逐年增长。

"哥,这……这些钱是哪来的?"苏雪梅震惊地问,"你不是一直没工作吗?"

苏立业摇摇头,他比妹妹更困惑。

他仔细算了算,30本存折,从1994年的每月800元,到2023年的每月5000元,累计下来……

"天啊,这得有80多万!"苏雪梅惊呼。

最下面,压着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用父亲的字迹写着:"立业亲启"。

还有一个铁盒子,很沉。

03

回到家,苏立业坐在父母曾经的卧室里,慢慢打开了信封。

房间里还保持着父母在世时的样子。床头柜上放着父亲的老花镜和降压药,梳妆台上是母亲的木梳,上面还缠着几根白发。

信纸已经有些发黄,但字迹依然清晰。那是父亲苏振华特有的工整小楷:

"立业,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和你妈应该都不在了。

首先,爸爸要向你道歉。我们骗了你30年。

这30本存折,是我们替你存的'工资'。从1994年你大学毕业开始,每个月800块,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调整,一直存到现在。

30年,一共是86万4千元。

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要这样做?

儿子,还记得1994年7月15日吗?"

苏立业的手开始颤抖。1994年7月15日,他当然记得,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那天下午,骄阳似火。他刚从银行下班,准备去买束花送给刚认识的女朋友。过马路的时候,一辆卡车突然冲了过来……

信继续写道:

"那天,你刚入职银行不到一周,下班路上出了车祸。

你跟我们说只是轻微脑震荡,休息几天就好了。

儿子,你骗了我们,我们也骗了你。

事实是,你被一辆失控的卡车撞飞了十几米,当场昏迷。在医院ICU抢救了三天三夜,医生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

你妈妈在医院走廊里跪了三天三夜,求菩萨保佑。我一个大男人,也忍不住躲在厕所里哭。

当你奇迹般醒来时,医生把我和你妈叫到办公室,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

你的大脑额叶受到了严重损伤。"

苏立业的眼泪掉了下来。他确实记得那场车祸,但记忆很模糊。醒来后,父母告诉他只是轻伤,他也就信了。

"医生说,额叶损伤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控制困难、执行能力下降。简单说,你失去了正常工作的能力。

但这种损伤从外表看不出来,别人只会觉得你懒惰、不上进、没出息。

医生建议我们告诉你真相,申请残疾证明。

可是儿子,我和你妈不忍心。

你是我们的骄傲,财经学院的高材生,刚刚踏入社会,人生才刚刚开始。

如果让你知道自己成了残疾人,你会崩溃的。

我永远记得你高考时的样子,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早上五点就起床背书。你说你要考上好大学,要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所以,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

04

苏雪梅也在旁边看信,看到这里,她捂住嘴,眼泪夺眶而出。

"哥……原来……原来是这样……"

她想起了小时候,哥哥总是班里的第一名,奖状贴满了整面墙。谁能想到,这样优秀的哥哥,会因为一场车祸变成"废物"?

苏立业没有说话,继续往下看:

"既然你无法正常工作,那就让我们来替你'工作'。

每个月,我和你妈会拿出一部分工资,存进以你名字开设的存折,就当是你的收入。

为什么不直接给你?因为那样你会知道这不是你挣的,会更自卑。

我们原本想等你情况好转了,再把这些钱给你。可是一等就是30年。

这些年,看着你一次次找工作,一次次失败,我们心如刀割。

记得你在农业银行的那三个月吗?你每天回来都头痛欲裂,吃了整整一瓶止痛药。

记得你在供电局的那半年吗?你因为算错了一个数据,被领导当众训斥,回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不出来。

记得你在那家私企的时候吗?老板让你做个简单的报表,你做了一整夜,还是错漏百出。

每一次,我们都想告诉你真相,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们宁愿让所有人骂我们溺爱孩子,也要保护你最后的尊严。"

苏立业已经泣不成声。

他想起了这些年的种种:每次工作时的头痛欲裂,每次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大脑的一片空白,每次被辞退时父母的叹息……

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儿子,爸爸还要告诉你一件事。

2008年,你说你在网上赌博输了20万,要拿房子抵押。

其实我们知道,那不是赌博网站,是诈骗网站。

我陪你去派出所报案的时候,警察悄悄告诉我,这个诈骗团伙专门针对脑损伤患者下手。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那些行为异常的人,然后精准诈骗。

额叶损伤的另一个症状,就是判断力下降,容易被骗。

警方后来抓到了那个诈骗团伙,追回了一部分钱。但为了你的自尊,我们对外都说是你赌博。

那段时间,你妈妈每天晚上都在哭。不是因为钱,而是心疼你要承受那么多骂名。"

05

苏立业猛地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那些年,他一直活在愧疚中,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他想起2008年那个晚上,他跪在父母面前承认"赌博"的情景。

"爸,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立业啊,你怎么能赌博呢?这房子是我们一辈子的心血啊!"母亲哭得撕心裂肺。

"我……我就是想赢点钱,减轻你们的负担……"

"减轻负担?你这是要我们的命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

现在想来,父母当时的痛苦,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他们保守了14年的秘密差点暴露。

信还在继续:

"立业,爸爸要坦白最后一个秘密。

今年3月,我们把你赶出家门,不是因为恨你,而是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了。

去年底,我被查出肺癌晚期。医生说,最多还有半年。

你妈的心脏也越来越差,前段时间刚从ICU出来。

我们必须在离开之前,逼你学会独立生活。

哪怕是捡垃圾,哪怕是乞讨,至少证明离开我们,你也能活下去。

儿子,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那天赶你走的时候,你妈妈躲在房间里哭了一夜。她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

我也是。如果当年车祸后,我们有钱送你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可那时候,光是抢救费就花了10万,已经倾家荡产了。"

苏雪梅突然想起什么:"哥,我记得那年爸妈把房子都卖了,租房子住了好几年。"

"是吗?"苏立业愣住了,"他们跟我说是房子要装修……"

"装修?"苏雪梅苦笑,"哥,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那几年,爸妈为了给你治病,不仅卖了房子,还借了很多外债。爸爸每天下班后还要去做第二份工作,妈妈周末去给人做家教。"

06

苏立业继续看信的最后部分:

"保险柜里除了存折,还有一个铁盒子。

里面是36万现金,是那个撞你的司机30年来的赔偿金。

他叫王建军,每个月给我们寄1000块,说是赎罪。

这笔钱,我们一分没动,都留给你。

另外,我和你妈都买了保险,各50万。

加上存折和现金,一共186万。

房子归雪梅,但她必须让你住到老。如果她不同意,房子就卖掉,钱都归你。

儿子,这些钱不是给你养老的,是给你治病的。

现在医学发达了,也许你的病还有希望。

如果治不好,那就留着慢慢花,至少不用为生计发愁。

最后,爸爸还有几句话要说。

立业,你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吗?

你说你要当作家,要写很多很多的故事。

虽然你的大脑受损了,但你的心没有。

也许你无法做复杂的工作,但你可以试着写写东西。

不为别的,就为了有个精神寄托。

儿子,原谅爸爸妈妈骗了你30年。

你不是废物,你只是生病了。

这不是你的错。

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你的父母。

只是下一次,我们会更勇敢一些,不会再用谎言来保护你。

爱你的爸爸妈妈

2024年2月14日

情人节

(选择这个日子写信,是因为这一天是关于爱的。儿子,你是我们这辈子最爱的人。)

07

苏立业放下信纸,跪在父母的遗像前,嚎啕大哭。

30年了,他背负了30年"废物"的骂名,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哥……"苏雪梅也跪了下来,"对不起,我骂了你那么多年……我真该死……"

"不怪你,你不知道。"苏立业扶起妹妹。

他打开铁盒子,里面果然是一叠叠的百元大钞,还有一本记账本。

翻开记账本,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1994年8月15日,王建军汇款1000元" "1994年9月15日,王建军汇款1000元" …… "2024年3月15日,王建军汇款1000元"

30年,360个月,从未间断。

而且苏立业发现,每一笔钱旁边,都有母亲的批注:

"这个月立业头痛发作3次" "立业又找了份工作,在超市" "立业被辞退了,很沮丧" "立业今天笑了,很久没见他笑了" ……

这不仅是账本,更是母亲30年的观察日记。

记账本里还夹着一张纸条:

"苏先生,我是王建军。30年前那个该死的下午,我喝了酒,开着卡车,毁了您儿子的一生。

这是我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罪过。

我被判了3年,但这远远不够。出狱后,我发誓要用余生来赎罪。

每个月1000块,我知道这改变不了什么,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如果您的儿子愿意见我,我想当面向他道歉、磕头。

如果不愿意,我理解。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另外,我查过了,现在的医疗技术也许能帮助您的儿子。如果需要更多钱,我愿意卖房卖血。

这是我的电话:138XXXXXXXX"

苏立业看着这张纸条,心情无比复杂。

这时,他又在铁盒子底部发现了一个小本子,是父亲的笔迹:

"1994年7月15日,立业出事了。医生说要30万才能做手术,成功率只有50%。我和淑芬商量了一夜,决定先保守治疗。如果手术失败,立业可能成为植物人。我们赌不起。"

"1994年8月,卖了房子,凑了10万给立业治病。搬去城西的平房,月租200。"

"1994年9月,找了第二份工作,晚上去工地搬砖。淑芬也开始做家教。"

"1995年3月,立业第一次说要找工作。我们很高兴,但也很担心。"

"1995年6月,立业从银行辞职了。他说是工作压力大,其实我们知道是他的病。"

"1996年,还清了外债。开始每月给立业存'工资'。"

"2000年,立业30岁了,还没有稳定工作。亲戚们都在背后说闲话。淑芬哭了好几次。"

"2005年,立业开始沉迷网络。我们不敢管太严,怕刺激他。"

"2008年,立业被骗了20万。淑芬当场晕倒,住院一周。"

"2010年,带立业去复查,医生说有新的治疗方法,要30万。我们拿不出来。"

"2015年,我退休了。退休金不多,但够维持生活。"

"2020年,查出肺癌。不能倒下,立业还需要我们。"

"2023年,淑芬心脏越来越差。我们时间不多了。"

"2024年,必须让立业独立。这是我们最后能为他做的。"

每一条记录,都是一个父亲的心声。

苏立业翻到保险柜的最底层,那里还有一个文件袋,上面写着"医疗记录"。

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一叠病历和检查报告。

最上面的是1994年的入院记录,他快速翻到诊断那一页。

当他看到诊断结果时,整个人如遭雷击。

来源:聪明高山Ss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