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加州海岸外的深海峡谷里,科学家们遇见了一位“奇怪的小家伙”。它浑身粉嘟嘟,眼睛湛蓝,肚子上还长着一撮“小胡子”,像极了卡通角色。但别被它萌到——它生活在3300米的深海里,那里黑暗、寒冷,水压相当于300多辆汽车压在身上。
在加州海岸外的深海峡谷里,科学家们遇见了一位“奇怪的小家伙”。
它浑身粉嘟嘟,眼睛湛蓝,肚子上还长着一撮“小胡子”,像极了卡通角色。
但别被它萌到——它生活在3300米的深海里,那里黑暗、寒冷,水压相当于300多辆汽车压在身上。
这条小鱼,就是科学家们最近确认的新物种——粉红狮子鱼。
研究团队来自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MBARI),他们利用遥控潜水器在海底拍摄到了这条“粉红小胡子鱼”。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并不是孤例,而是一次性发现了三种全新的狮子鱼物种。
除了粉红的“疙瘩狮子鱼”(Careproctus colliculi),他们还在更深处(约4000米)发现了另外两种:
暗黑狮子鱼(Careproctus yanceyi),浑身乌黑,像深海的影子。流线型狮子鱼(Paraliparis em),身形修长,没有吸盘。狮子鱼本来就是深海里的“怪咖”。它们有时会在腹部长出一个吸盘,用来吸在石头上,甚至“搭顺风车”。
全球已知狮子鱼物种超过400种,从潮间带一直到最深的海沟都有它们的身影。
科学家说,通过比较生活在浅海和深海的狮子鱼,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深海生存需要哪些特殊进化。
光靠外表还不够,研究团队仔细比对了骨骼数量、鳍条数量、感官孔的位置、吸盘的形态,还做了基因测序。
一轮轮排查后,证据越来越明确:这些鱼都不属于已知的任何一种,而是此前未被描述过的新物种。
相关成果已在8月27日发表在《Ichthyology and Herpetology》期刊上。
科学家感慨:即便在像蒙特雷峡谷这样已经被广泛研究的深海区域,依然能一次性找到三种新物种,这说明深海仍然藏着巨大的未知。
要想进入深海,本身就是一场技术与团队的协作。科研人员、工程师、船员缺一不可。每一次新发现,背后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晶。
来源:星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