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电视里财经主播还在播报着枯燥的数字。沉默了许久,丈夫终于长长地叹了口气,像是卸下了一个背负了多年的沉重包袱。他关掉电视,转过头,目光变得复杂而温柔。
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电视里财经主播还在播报着枯燥的数字。沉默了许久,丈夫终于长长地叹了口气,像是卸下了一个背负了多年的沉重包袱。他关掉电视,转过头,目光变得复杂而温柔。
“好吧,我告诉你。”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那不是巧合。那个小区,就是你家。而我,是你十几年前,你妈介绍给你,你死活都不要的那个相亲对象。”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林女士的脑海里炸响。记忆的碎片被瞬间激活,拼凑出一个早已被她遗忘的下午。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她刚从大学毕业,正忙着投简历、找工作,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焦虑。母亲兴冲冲地拿着一张照片过来,说:“囡囡,妈给你介绍个对象,小伙子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知书达理,特别有礼貌,你见见?”
当时的林女士,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事业和远方,对“相亲”这种事充满了抵触。她不耐烦地瞥了一眼照片,照片上的男人就是眼前丈夫的模样,只是更年轻、更瘦削,眼神里带着一种她当时看来是“土气”和“无趣”的拘谨。她甚至没问对方叫什么名字,就把照片推了回去,撂下一句:“妈,我现在没心思搞这些,你看他那样,呆头呆脑的,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说完,她就抓起包,风风火火地出门面试去了,将母亲无奈的叹息和那个男人,彻底抛在了脑后。
丈夫看着她脸上从震惊到回忆的表情,苦笑了一下,继续讲述着他视角的故事。
“那天你拒绝之后,我其实挺受打击的。但我看到你照片第一眼,就特别喜欢。我想,是我自己还不够好,配不上你。所以我把你的照片收好,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再堂堂正正地站在你面前。”
接下来的几年,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拓荒牛,一头扎进了事业里。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从一个普通的设计师,一步步做到了项目负责人,年薪也从几万涨到了如今的两百万。他剪掉了土气的发型,换上了得体的西装,曾经的青涩和拘谨,被岁月和阅历磨砺成了沉稳和自信。
命运的安排就是如此奇妙。几年后,在一个大型设计院的项目对接会上,他作为甲方的技术总监上台讲解方案。当他站在聚光灯下,条理清晰、神采飞扬地阐述着复杂的规划蓝图时,台下的林女士,作为乙方公司的代表,完全被这个男人的专业魅力所折服。会议结束后,她主动上前交换了联系方式,一段缘分就此展开。
他们恋爱、结婚,一晃就是十年。这十年里,他从未提起过这段往事,将这个秘密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林女士听完,心里五味杂陈。她本想冲他发火,质问他为何要瞒着自己这么久,耍什么心机。但当她抬起头,看到丈夫鬓角不知何时冒出的几根白发,看到他眼中那片深藏的愧疚与爱意时,所有愤怒的言语都堵在了喉咙里。
过往十年的画面,像电影快放一样在她眼前闪过。
她想起无数个深夜,她为了一个设计稿熬夜到凌晨,丈夫从不催促,只是默默地在她桌上放一杯温热的牛奶,然后悄悄地关上门,让她在安静中创作。
她想起有一次和婆婆因为育儿观念不合大吵一架,她委屈地躲在房间里哭,丈夫悄悄进来,不是来劝她,而是塞给她一个红包,低声说:“妈那边我去说,你别生气了,拿去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当是我赔罪。”
她更想起去年父亲突发心梗住进ICU,是她丈夫,作为女婿,连续三天三夜守在病房外,寸步不离。医生说家属可以轮流休息,他却固执地说:“我是家里的男人,我来。”直到父亲脱离危险,他才靠着墙瘫坐在地上,累得直接睡了过去。
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和担当,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冲散了她心中所有的不快和猜疑。原来,她以为是天作之合的相遇,背后竟藏着他一场长达数年的默默追逐和自我证明。
她没有再提“欺骗”二字,只是走上前,从背后轻轻抱住了他,把脸贴在他宽阔的后背上,轻声说:“你这个傻瓜,怎么这么傻啊。”
丈夫转过身,紧紧地回抱住她,声音有些哽咽:“我怕你知道了真相,会觉得我别有用心,会离开我。”
“不会的,”林女士在他怀里摇了摇头,“十年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比谁都清楚。比起初见时的惊艳,我更珍惜这十年你给我的所有。”
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这对相拥的夫妻身上,温暖而宁静。那个尘封在旧纸箱里的秘密,最终没有成为他们婚姻的裂痕,反而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记忆深处最柔软的角落,让他们更加确认了彼此就是那个对的人。原来,最好的缘分,不是一眼万年的惊鸿一瞥,而是我为你默默努力,然后在一个最好的时刻,与你再次相遇,再不分离。
来源:铭惠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