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艘小小的委内瑞拉渔船,9个渔民、满船鱼货,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目标。可偏偏,就在他们于布兰基亚岛东北48海里处的专属经济区内正常作业时,一艘美国海军“贾森·邓纳姆”号驱逐舰气势汹汹地闯进来,像大片情节一样强行登船、切断通信、荷枪实弹,把人
文丨陆弃
一艘小小的委内瑞拉渔船,9个渔民、满船鱼货,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目标。可偏偏,就在他们于布兰基亚岛东北48海里处的专属经济区内正常作业时,一艘美国海军“贾森·邓纳姆”号驱逐舰气势汹汹地闯进来,像大片情节一样强行登船、切断通信、荷枪实弹,把人扣了整整8个小时。这不是例行执法,这也不是“反恐行动”,这是赤裸裸的非法军事行为,是霸权的现代版本,是新时代的“加勒比强盗”。
委内瑞拉政府13日紧急发布公告,指责美军此举严重侵犯主权、挑战国际法、破坏地区和平。外交部长希尔更是直接拿出渔民自己拍下的视频,在发布会上播放给全世界看——18名美军士兵、全副武装、站在不足20米的小渔船上,像是在控制战场,却实实在在是在欺负老百姓。美国嘴上说要打击毒贩,实际却冲着渔民来,连一点演技都懒得做了,拙劣到让人想笑。
到底是怎样的逻辑,才让一艘捕鱼船在美国军舰眼中变成“威胁”?答案其实很简单:美国根本不在意你是谁,也不在乎你在干什么,它只在乎你来自哪里——只要是“眼中钉”,什么理由都能编,什么操作都能做。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叙利亚到委内瑞拉,美军一向擅长“先动手、后洗地”,打完先甩锅,锅甩不出去就沉默到底。这次也一样,到现在美国国防部一声不吭,连句“例行巡逻”都懒得解释,反正打你,我天生有理。
但这一次,委内瑞拉没打算忍。总统马杜罗13日直接下令,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看清楚,是“前线”——这不是象征性表态,这是国家级备战动作。马杜罗甚至在讲话中毫不客气地驳斥美国那套“打击拉美毒贩”的叙事,明确点名这是为政权更迭做准备,是想在加勒比搞颜色革命的前奏。这不是阴谋论,这是拉美国家吃了太多亏之后练出的第六感——美国军舰从来不只是来“巡逻”的,它们只为一个目的存在:推翻你。
更何况,美方这些年在加勒比地区的部署从没停过,反而越来愈密集。舰艇编队、无人侦察、联合演习、情报监听,一整套“战略围堵”已经浮出水面。你说它是打击贩毒,但毒品一直流,流得还是从你本国港口出发的路线;你说它维护秩序,可秩序从来被你自己打碎。美国人打着自由贸易的幌子干涉主权,挂着人道主义的旗帜搞军事威慑,说到底,它从没把这些国家当“邻居”,而是当“后院”。
尤其委内瑞拉,地理位置尴尬,政治立场“刺眼”。多年来拒绝美式民主模板,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关键还掌握着不小的石油储备——这就注定了它在美国地图上永远被红笔圈起来。特朗普时代,美国就试图通过“临时总统”瓜伊多掀起政变,结果被全世界看了笑话;拜登上台,虽然口气温和些,行动却更狠——这一轮军舰频繁靠近、行动强度升级、甚至直接登上本国船只,就是给马杜罗一个信号:你不听话,我们动真格。
但问题是,委内瑞拉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被经济制裁压得喘不过气的小国。它有了外交盟友,有了能源反制能力,有了民众支持,更重要的是,它知道美国会怎么出牌。这次渔船事件不是孤例,而是新一轮干预升级的开始。一艘渔船今天能被登上,明天就能轮到商船、油轮、甚至海军巡逻舰。如果不强硬回应,就是坐等第二轮“斩首式干预”。
而对我们中国来说,这类操作警示意义也非常明确。美国在任何它看不顺眼的地方都可能随意出手,不分地点、不讲法律、不顾后果。你说你是在专属经济区捕鱼?它说这是“可疑活动”;你说你是主权国家?它说这是“执法自由”;你要是动了,它说你挑衅;你不动,它说你默认。逻辑永远单边,权力永远只对自己负责。这种“海上流氓主义”,比冷战时期的炮舰外交更直接、也更危险。
而更可笑的是,美国居然还有脸拿“国际秩序”说事。你派军舰登别国渔船,居然还要别人感谢你“没有开枪”?你在加勒比海游弋如入无人之境,却指责别人“威胁航行自由”?你嘴里的“自由”,听起来怎么这么像是“只有我能打你,你不能还手”?一边操控海上霸权,一边指责他人不守规矩,这不是维稳世界,这是给世界上紧箍咒。
现在,委内瑞拉不再沉默,公开放出现场影像,外交部怒斥挑衅行为,军方全面备战,美国是否会因此退缩?很可能不会。它退缩的从来不是因为道理,而是因为代价。而现在,马杜罗的态度、拉美的集体觉醒、全球南方国家对美国“拱火外交”的警惕,正在逐渐堆高这个代价。未来加勒比的安全不取决于美国脸色,而是取决于谁能终结这种“军舰政治”的时代幻觉。
这艘渔船的遭遇,注定写进拉美现代史,但更重要的是,它提醒全世界:霸权不死,和平不生。等着被解释的不是渔民的身份,而是“贾森·邓纳姆号”到底有什么资格,把加勒比当成自己海上后花园。美国这套“登船外交”,迟早会登错了人、踢翻了局。世界不再是你说了算,越早认清,越少代价。
来源:陆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