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4日,中方给全世界打了个样,不到48小时就宣布了对等反制措施,越南则进行妥协,妥协结果如何?
4月4日,中方给全世界打了个样,不到48小时就宣布了对等反制措施,越南则进行妥协,妥协结果如何?
据媒体报道,越南领导人苏林在4月5日提出取消所有对美进口商品关税,并请求将美国上周宣布的46% 关税至少推迟 45 天(从 4 月 9 日起算)。这一提议与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平台的表态一致,后者称越方愿 “消除对美商品关税”。然而,白宫高级顾问纳瓦罗明确表示 “这远远不够”!
这给外界传递什么信号?“跪了也不行!”
欧盟怒了!
4月7日,据《人民日报》报道,欧盟委员会将于当地时间7日晚间向成员国提出一份产品清单作为报复措施,而非对更广泛商品实施对等关税。该清单高达280亿美元,将包括美国的肉类、谷物、葡萄酒、木材和服装,以及口香糖、牙线、吸尘器和卫生纸等产品。
东盟“抱团”了!
据《联合早报》报道,4月7日当天东盟也作出反应了!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说:“我们作为亚细安这个群体——这个拥有6亿4000万人口、经济实力位居全球前列的区域,应展现集体力量,坚定团结。”
马来西亚正协调成员国于4月10日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美国征收关税的应对措施。
当“漫天要价”没有得到想要的“跪下唱征服”,美国继续施压,却把矛头对准“最硬的骨头”,可人家每次都主动找茬。
4月7日当天,据《联合早报》报道,特朗普发文称:“如果中国不在星期二(4月8日)之前撤回其在长期贸易侵害之外再加征的34%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的关税。”
看来,特朗普还是懂得“射人先射马”的典故,然而“天塌不下来”,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持久战”(已有8年成功经验):
“对方每次翻脸,都是我们成长的阶梯。”
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美国主动发起关税大战。7年过去了,我对美市场依赖程度大幅下降,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
古话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如今美国再度发起大战,其胜算基础日益动摇,4月7日,美国总统再度发文追加筹码,那就等着“三而竭”!
反倒是美国离不开中国:不仅在很多消费品上离不开中国,很多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也需要从中国进口,有若干品类依存度超过50%。
当年35项我们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目前已经攻克了21项。
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光刻机技术也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当初荷兰人自豪地说:就算给中国人光刻机的图纸,他们也造不出来。
然而不用图纸,我们都能造出来。
多家外媒报道,成立不到四年的新凯莱(SiCarrier Technologies),已成功研发适用于300毫米晶圆的28nm浸润式光刻系统。
加上很多技术还没有到官宣的合适时机,因此,攻克的远不止21项,更加说明35项关键技术都将被攻克。
如果七年前美国没有突然发难,我们可能就是“温室里的花朵”,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也应当感谢美国时刻“监督”我们茁壮成长!
美国人想要维持美元霸权,又要贸易顺差,还要工业回流,这不符合规律和逻辑:
1. 维持美元霸权的基础是贸易逆差。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 1960 年提出的 “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揭示:当一国货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时,其必须通过贸易逆差向世界提供流动性。
美国现在的生态位是:只需通过发行世界货币,就能低价购买全球商品,拿走全球工人、农民为他们辛苦生产的劳动成果,享受世界顶级生活质量。
但这种生态位也决定着美国一定是贸易逆差国。
而这种生态位恰恰是美国人自己选择的。
为何这么说?
我们看看中国现在的生态位:2024年工业增加值40.5万亿,占全球工业产值28.7%的工业强国。
这是一个既能满足14亿中国人,还能满足全球各国的工业强国,这种生态位决定着中国必然是贸易顺差国。
这几年,我们为何要持续化解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呢?就是避免中国走向“脱实转虚”。
因为历史教训摆在眼前,我们是“摸着美国过河的”。
根据历史统计资料,1950年的美国处于比我们还“生猛”的生态位:
1950 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本国 GDP 的 27%,更占全球的40%,美国钢铁产量占全球 46%,汽车产量占 80%,石油产量占 53%,均居世界首位,在全球工业格局中美国占据绝对优势。
那么,美国人是如何一步步削弱这种优势的?
1971年,美国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于是美国就走上“印钞之路”,于是仅保留高科技行业,将低端产业转移出去。
1990 年,美国工业增加值全球占比进一步降至 25%。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加入 WTO 后,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 2001 年的 3% 跃升至 2022 年的 30.7%,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
美国经济重心从工业转向服务业,2022 年服务业占 GDP 比重超过 80%。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统计:2024 年美国工业增加值为 3.7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2.8%,而同期中国占比则为28.7%。
2001年美国占比22%,中国占比3%;
2024年美国占比12.8%,而中国占比跃升为28.7%。
2.“这辈子是不可能进厂的。”
特朗普那句“生产在美,否则交税”(Produce in US of pay tax)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是主观上不愿意。别说美国人年轻不愿意进厂,就是现下中国年轻人也难得有人愿意吃进工厂的苦。
二是客观上难实现。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数据,结合行业报告与研究分析,2024 年美国工人平均时薪约为 34-35 美元,中国工人平均时薪约为 4.5-5.5 美元。
美国工人时薪是中国工人的7倍,这让企业主如何搬家回美国?
3.“内战或先开打!”
截至2025年4月8日,自1月份以来美国股市蒸发了11.1万亿美元,其中4月3日至4日两日就暴跌6.6万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4 月 7 日报道,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美股总市值从 1 月 20 日的约 76.9 万亿美元缩水至 4 月 8 日的约 65.8 万亿美元,跌幅达 14.4%。
这损失的是谁的钱?
就是上文提到的“金融美国”的钱,也就是美国东西岸科技金融集团的钱。
实际上是美国中西部红脖子牺牲美国国际资本家利益,来推动“工业回流美国”。
“偷鸡不成蚀把米!”
关键这米不是共和党人的米,而是民主党的根基。
“慷他人之慨,得自己之实惠!”
从上文分析,这条路从客观上、主观上都行不通。
别忘了,美国“南北内战”就是因为北方工业集团企图牺牲南方农场主利益而引发的。
当时是美国北方赢了,然而力量此消彼长,不可同日而语。
现如今,美国工业集团沦为“红脖子军团”,而当初的农场主身位则跃升为国际资本家。
且不管他们斗法结果如何?就当全球各国买了很贵的门票,去看他们之间开撕大戏!
看见更大的世界,认知更真的世界!
老规矩,点赞转发分享就是支持诗一世界!
信息来源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或期刊报道;
声明:本文为诗一世界原创独家分析,图片来源于网络;诗一世界是我在头条的唯一账号,本人所有文章都是个人头条原创首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诗一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