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的“狂”终于到尽头——毫无底线屡踩红线,背后的猫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4 10:33 1

摘要:小红书,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可想而知,其影响力有多大。然而,某些老板以为自己大了,有影响力就开始飘了。那么小红书是怎么个飘法?大家来看看小红书上发布的内容:

小红书,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可想而知,其影响力有多大。
然而,某些老板以为自己大了,有影响力就开始飘了。
那么小红书是怎么个飘法?大家来看看小红书上发布的内容:

被毒害三观尽毁的女生

到处擦边X暗示、招嫖的内容:


三观尺毁的不良内容,诱导青少年养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上面早就看在眼里,如此种种毫无底线、毫无原则的传播这些不良内容,国家终于是出手整治了。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小红书平台采取了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经查实,小红书至少存在以下底线、红线问题:

1、色情擦边与隐性交易:一些账号通过发布看似“生活分享”的自拍照,使用模糊话术、挑逗性语言,诱导用户私信,进而转移到其他平台(如QQ、微信)进行色情交易。

2、偷拍设备销售:平台上存在以“家庭监控”、“智能家居”为幌子,销售针孔摄像头等偷拍设备的违规内容,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违法性。
3、未成年人隐私泄露:早在2021年,小红书就被曝光推送未成年人身体隐私视频,这些视频中未成年人自拍时镜头对准隐私部位,且评论区存在大量性暗示留言,平台审核存在明显漏洞。
4、“毒妆”等不良模仿内容:如“仿毒虫妆”“撒旦妆”等,对青少年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负面影响,平台监管不力。

这些违规内容对我国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
价值观扭曲: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长期接触擦边、低俗、猎奇内容,可能导致审美异化、行为模仿偏差,甚至对违法行为产生错误认知。

瞎编鼓吹不婚不育的

隐私与安全意识薄弱:未成年人自身发布的内容被平台默认“有监护人同意”,但平台未实名注册、审核不严,导致青少年在不知情下暴露隐私,甚至被诱导参与不当互动。
心理健康风险:性暗示、早熟、交友等内容泛滥,可能引发青少年焦虑、自卑、早恋等问题,甚至成为网络性剥削的潜在受害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小红书是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社交平台,其用户以富裕女性为主,平台对外国品牌友好,推广成本低。大量国外账号系统性地发布不适内容、故意诱导青少年,这为境外势力借助平台进行文化渗透或软性影响提供了可能性。

另外,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存在严重漏洞,算法推荐机制可能无差别地推送低俗、擦边内容,无论发布者是国内还是国外账号,只要内容“有流量”,就可能被放大传播。
把资本贪婪的嘴脸暴露无遗。

大家想想看,平台为何允许这些内容过审,背后没有利益、没有势力的驱动,但凡平台有相关规定,只要正常的审核人员都不会让通过审核,然而,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其根本原因不言而喻!

首先,流量驱动:擦边、猎奇、明星炒作等内容具有高点击率,能提升用户停留时长和活跃度,从而增加广告与电商转化收益。

其次,审核机制薄弱:虽然平台声称使用AI+人工审核,但面对海量内容,系统审核存在盲区,人工审核滞后,导致违规内容“先发布后处理”甚至长期存在。

然后,责任规避机制:平台通过用户协议将未成年人内容责任“默认”转移给监护人,同时未强制实名注册,在法律与道德责任之间打擦边球。

最后,商业利益诱惑:作为依赖广告和电商盈利的平台,小红书面临内容与商业的平衡难题。部分违规内容(如软色情、灰色交易)可能带来隐性经济利益,平台或存在“默许”心态,直至被监管点名。

所以,事出反常必有妖,小红书平台的内容生态问题不仅是技术审核失误那么简单,更是平台治理理念与商业逻辑失衡的体现。其算法机制、审核漏洞与流量导向,客观上为不良信息(无论国内外来源)提供了传播土壤,对青少年造成了深远负面影响。
必须给予严厉的处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 | 简者至强 | 欢迎指正批评,分享您的看法。

来源:大道极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