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彩电大王”黄宏生,悄悄造车在中东年赚2亿,干翻新势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10:11 1

摘要:毕竟,它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客厅标配,可要是有人告诉你,创维靠电动车在中东市场大赚,你是不是会先愣一下?

提到“创维”,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概率是电视。

毕竟,它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客厅标配,可要是有人告诉你,创维靠电动车在中东市场大赚,你是不是会先愣一下?

事实就是这样。

2024年,创维汽车总销量约4万辆,其中超过3.5万辆卖去了中东,占比高达87.5%。

光靠中东市场,它就赚了2个多亿,单车平均利润超过5000元。

在国内,蔚来、小鹏、哪吒们卷到卖一辆赔一辆,但在海外的沙漠里,创维悄悄把土豪们拿捏得死死的。

这背后站着的,是70岁的黄宏生,曾被誉为“中国彩电大王”的男人。

黄宏生1956年出生在海南临高。

16岁时,他被下放到林场插队,山蚂蟥、毒蛇、潮湿阴冷的宿舍,是他青春最深的记忆。

他不想一辈子困在荒山里,便利用煤油灯读书写日记,默默积蓄力量。

1977年恢复高考,他用两个月拼命复习,最终考上华南工学院无线电工程专业。

这一跳,直接把他的人生从地狱拉到天堂。

大学时,他和李东生(后来创立TCL)、陈伟荣(后来掌舵康佳)同在一届。

他们被称为“华工三剑客”,日后几乎改变了中国彩电行业的格局。

毕业后,他在国企混得风生水起,28岁便当上副总经理,但他始终不甘心,心里憋着一个念头:“我要做出中国自己的索尼和松下。”

为了追逐梦想,他辞职南下创业。

结果连续三次失败:

做代理,货卖不出去,亏光积蓄;

做机顶盒,电视台停播丽音广播,2万台库存变废铁;

做遥控器,门槛太低,价格战打到血本无归。

那几年,他几乎被债务压垮,甚至住进医院,但他没放弃。

1991年,他收购了讯科的一支彩电研发团队,终于造出创维第一台电视。

靠着德国客户的2万台大单,创维起死回生。

此后,它一路高歌,拿下中国第一张电视机生产许可证,成为首家能合法生产电视的民营企业。

2000年,创维在香港上市,与TCL、康佳并列为中国彩电三巨头。

黄宏生的“电视梦”,终于实现。

02

创维电视曾经是无数人记忆里的主角,中国人第一次在家里看世界杯、看春晚,屏幕上闪烁的,很可能就是创维的LOGO。

但时间来到2010年代,电视市场急转直下,手机和平板侵占了客厅,年轻人宁愿抱着iPad刷剧,也不愿开机看电视。

2024年,中国电视出货量跌到3596万台,创十年新低,创维的出货量也下滑到610万台,排在海信、小米、TCL之后。

彩电帝国的光环逐渐黯淡,黄宏生意识到如果不寻找新赛道,创维很可能重蹈覆辙。

2011年,北京雾霾严重。

黄宏生出差路过美国大使馆,看到那里实时发布的PM2.5数据,心里一震:空气治理一定会成为未来大事,而最大的污染源就是汽车尾气。

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造新能源车。

可这个决定在当时看上去几乎是疯了。

2011年,中国的新能源车还没成气候,公司里反对声不断:“造车是玩命的!”事实证明,2017年国内新能源车企近500家,到2024年只剩40多家,大多数灰飞烟灭。

黄宏生却一头扎了进去。

他卖掉创维部分股份,用5亿元收购南京金龙,借此拿到造车资质,成立开沃汽车,先从电动客车切入。

头几年赔得惨烈,连亏三年,但随着政策风口到来,电动大巴逐渐起量,南京金龙销量一度全国第二。

在商用车站稳脚跟后,他推出了乘用车品牌创维汽车。

03

创维汽车在国内几乎隐身,年销不过几万辆,远不及蔚来、小鹏、理想。

可在中东,它却火得一塌糊涂。

2024年,中东市场贡献了87.5%的销量,撑起了整家公司。

为什么创维能在沙漠里“跑赢特斯拉”?秘诀就在于它比谁都更懂中东用户的痛点。

在沙漠高温的环境里,电动车最怕的就是电池衰减。

创维联合宁德时代研发出专门的高温电池,在60℃的极端气候下依然能跑上600公里,衰减率还控制在10%以内,对那些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出行的中东司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刚需。

但光有续航还不够,车主更关心“万一没电怎么办”。

创维拉来沙特石油巨头阿美公司入局,大规模铺设充电网络,在主要城市和交通干道都能找到充电桩,和石油帝国的合作,让土豪们的“充电焦虑”瞬间被击碎。

更妙的是,创维还想到沙漠里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抛锚。

为此,他们推出了“4小时极速救援”,哪怕你困在荒漠沙尘暴里,也能有人把你捞出来,很多用户说,这种安全感,是别的品牌给不了的。

因此,当有人拿特斯拉和创维作比较时,一位迪拜司机的评价耐人寻味:“我开过特斯拉,但创维更懂我们。”这句话,恰好点中了创维在中东成功的关键。

当然黄宏生没把赌注全压在汽车。创维正在全力推进多元化:

如今,光伏业务已经成了集团最硬的“现金牛”。

2024年,创维光伏带来了203亿元的营收,占到了总盘子的三分之一,累计装机容量接近20GW,这让它在新能源赛道上有了稳定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创维并没有丢掉家电的根。

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业务,依旧保持着10%左右的贡献,而在机顶盒、汽车电子等智能系统技术领域,创维也持续发力,占比达到13%。

汽车是未来,但光伏是当下的现金牛。三驾马车合力支撑,创维的千亿营收目标并非空谈。

从林场伐木工,到彩电大王,从债台高筑的失败者,到电视三巨头掌门,再到新能源“黑马车企”创始人。

黄宏生70岁,仍在奔跑。

他说:“苦难是礼物,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有机会后来居上。”

在这个被资本追逐的新造车时代,他的打法或许不够“潮流”,但足够务实。

这,就是70岁创业者的真正魅力。

来源:八姑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