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作为我国的休闲之都,舞厅文化一直比较发达,曾经也是成都一张响亮的休闲名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打卡和娱乐。部分客人在周末或是节假日从外地坐飞机或是高铁来到成都度假或是周末,为的就是一睹成都舞厅的风采,体验成都舞厅文化带来的快乐时光。
成都作为我国的休闲之都,舞厅文化一直比较发达,曾经也是成都一张响亮的休闲名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打卡和娱乐。部分客人在周末或是节假日从外地坐飞机或是高铁来到成都度假或是周末,为的就是一睹成都舞厅的风采,体验成都舞厅文化带来的快乐时光。
在最近几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网红经济起到了比较大的拉动作用,有人认为网红经济也是新智力生产的内容之一,一个网红可以带火一个产品,一个网红景点可以带火一方旅游,成都的网红舞厅,同样带动了成都的舞厅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曾几何时,成都的天涯、红虹、情浓等网红舞厅,作为成都舞厅的代表,其知名度差不多与成都传统的景点宽窄巷子、锦里、春熙路等齐名,并带火了西门一带的宾馆、餐饮、小吃、租房等行业。在成都的东西南北中,只要有舞厅的地方,周边的停车场,餐厅、小卖部生意都异常火爆。
舞厅本身对GDP的贡献不大,产生的税收收入也不高,但由舞厅带动的就业也是上万人,带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内需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那些依靠舞厅的生存的美女们,他们大多来自省内外,她们在成都舞厅赚到钱以后,有的人要在成都买房,有的在成都租房,要在成都做美容,练瑜伽,要在成都买车,要在成都消费,上万人在成都舞厅就业的美女,其消费力是惊人的。
但由于目前的成都的大部分舞厅,从9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由交谊舞转型为莎莎舞,虽然莎莎舞厅中也有交谊舞,但由于跳舞需要向舞伴付费,这就有了有偿陪侍之嫌。虽然各大舞厅内都打出了坚决禁止有偿陪侍的大横幅,但几十年来,成都舞厅中的有偿陪侍现象一直存在,成了监管的难点和顽症。
由于成都的舞厅被冠上了莎莎二字,被贴上有偿陪侍的标签,开开停停也就成了常态。舞厅的开开停停既是一种整顿,同时也是对舞厅经营者的一种警示,给予自我纠正和强制性整改的机会。但由于这不是个别舞厅的行为,而是长期存在的行业行为,加大了整改的难度。面临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关门停业,二是合法规范经营行为,让舞厅回归高尚娱乐的本质。
在成都的几十家舞厅中,也有几家是单纯的交谊舞厅,比如草根演艺、悦舞会、舞来汇等。这些舞厅之所以能实现长期开门营业,主要就是守住了底线,到舞厅跳舞的都是大爷大妈,他们在这里跳舞主要是享受跳舞的乐趣,同时也是为了健身,除了门票以外,没有任何额外的费用,每场舞5元钱,可以玩好几个小时。
但在其他的莎莎舞厅全面停业以后,原来在莎莎舞厅跳舞的美女和舞客们,大量涌进这些舞厅,虽然舞厅经营者在每一曲舞开始之前都在反复广播,本舞厅严禁跳莎莎舞,严禁有偿陪侍。但这些跳惯了莎莎舞的男女,仍然我行我素,还是干起了有偿赔偿的勾当。由于人太多,秩序难以维持,最终草根演艺、悦舞会等难逃关门的厄运。
目前成都市范围内的舞厅基本上都是处于集体关门的状态,但还有一家位于武侯区的舞厅,每天都在正常开门营业,那就是舞来汇。舞来汇是一家正规的交谊舞舞厅,平时主要是交谊舞爱好者在这里学习跳舞,跳交谊舞等,舞客基本上都是退休的大爷大妈。
在莎莎舞厅流行的阶段,舞来汇这个名字很多跳舞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知名度与草根演艺、悦舞会相比,由于位置比较偏僻,没有多少人知道。在3月份成都所有舞厅停业以后,草根演艺、悦舞会也关门了,现在成都这个2300万人的大都市,唯一营业的舞厅就是舞来汇。
舞来汇,平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现在成了成都舞厅唯一开门的地方,是众多的舞厅中比较幸运的火种。部分跳莎莎舞的美女和先生,也慕名前来的跳舞娱乐。虽然是唯一一家营业的舞厅,也有不少来自莎莎舞厅的客人,但舞厅位置偏僻,舞厅空间大,宽敞明亮,空气比较好。
放眼整个舞厅,没有一个人在舞厅内抽烟,也没一个人在舞厅内跳莎莎舞,大家都在跳交谊舞,舞姿优美。他们随着舞曲翩翩起舞,拉花舞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会跳莎莎舞,跳不来交谊舞的美女在这里没有市场,这是舞厅得以正常开门的主要原因。
舞来汇的模式也许是成都舞厅今后的发展模式。成都舞厅要想再现往日的辉煌,改变经营管理模式,回归高尚娱乐的本质是关键。舞厅作为成都休闲文化的名片,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来源:帮兄爱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