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蔡氏族谱与晋江族谱400年一字不差!铁证曝光两岸同根同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11:13 1

摘要:2023 年 8 月,那可是两岸蔡氏家族的大日子!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带着自家传了好几百年的族谱,风风火火地回到福建晋江蔡氏家庙。这一回去,可就开启了一场震撼两岸的 “族谱比对大会”!

2023 年 8 月,那可是两岸蔡氏家族的大日子!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带着自家传了好几百年的族谱,风风火火地回到福建晋江蔡氏家庙。这一回去,可就开启了一场震撼两岸的 “族谱比对大会”!

当蔡正元小心翼翼地翻开族谱,和晋江祖庙的族谱一对照,现场 200 多位宗亲都惊得合不拢嘴。从第一世蔡用明开始,一直到第二十三世去台湾的有标公,两本族谱上的名字、顺序,那叫一个丝毫不差,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族谱上 “青阳衍派” 的堂号,都一模一样,简直绝了!要知道,这两本族谱相隔了整整 402 年,却能如此完美契合,这可不只是简单的巧合,这是两岸血脉相连最有力的铁证!

后来蔡正元跟大家透露,他们台湾这一脉,每一代子孙都有个特别的任务 —— 手抄族谱。从 1621 年祖先入台开始,到现在 23 代人,就这么一代接一代地接力抄写,神奇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一个错字都没有出现!这背后,藏着的是对祖先的敬重,对家族传承的执着,更印证了 “慎终追远” 的中华文化基因。

福建省政协委员艾珂竹当时也在现场,见证了整个比对过程。她感慨地说:“每对上一个名字,就好像看到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相认,那种激动和喜悦,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可不是嘛,这些名字,不仅仅是文字,它们是家族的记忆,是两岸血脉相连的纽带,承载着几百年来的思念与牵挂 。

话说这蔡正元的一世祖蔡用明,那可是唐朝的大能人!公元 860 年,他一路辗转,迁居到晋江。到了晋江后,蔡用明干了一件大事 —— 创办青阳书院。在那个教育资源稀缺的年代,他这一举动,简直就像在黑暗里点亮了一盏明灯。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青阳书院培养出了一千多名进士,好多人都入朝为官,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他开创的 “青阳衍派”,那可是闽南望族的象征,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在。你走进晋江蔡氏家庙,就能看到楹联上写着 “理学传家承世泽,文章报国启人文”,这短短十几个字,就是对蔡用明一生功绩最精准的概括,他的故事,也成了蔡氏家族最引以为傲的传说。

时间来到明清时期,台湾还处在一片蛮荒之中,可蔡氏族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蔡正元的先祖在云林北港扎根,披荆斩棘,开垦荒地,靠着勤劳的双手,在台湾站稳了脚跟。

还有台湾首富蔡万才家族,同样来自晋江。1979 年,蔡万才执掌 “国泰产物保险”,创立富邦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富邦集团跨足金融、电信、建设等多个领域,成了全球知名的大型财团。可就算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蔡万才临终前还念叨着:“我人在台湾,但根在晋江。” 这份对 “根” 的执着,让台湾蔡氏在开发宝岛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中华文化的根脉 ,没有忘记自己的来处。

蔡英文不是一直鼓吹 “台独”,还搞什么 “南岛语系寻根” 吗?这简直就是个笑话!蔡正元可看不下去了,直接搬出 DNA 研究结果打脸。

原来,科学家早就证实,福建漳平奇和洞才是南岛语族真正的发源地。按照这个关系,福建是父辈,台湾是子辈,大洋洲是孙辈。蔡正元就讽刺说:“民进党把‘寻孙之旅’当成‘寻根之旅’,这不是瞎闹嘛,太荒唐了!” 这就好比有人放着自己亲爹不认,非要去认孙子当祖宗,能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台湾大学教授李壬癸也指出,台湾方言里那些浓浓的 “古早味”,还有夫妻间 “牵手” 这样的称呼,和晋江方言像极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从语言到习俗,再到族谱,方方面面都完美契合,这就像一套 “组合拳”,把 “两岸同根” 这个事实砸得死死的,让人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蔡正元说得好:“断祖断根,就会像无根浮萍。” 民进党当局一心搞 “台独”,试图切断两岸的文化纽带,可他们不知道,这些族谱、方言、习俗,就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铁证,是怎么也割不断的。不管他们怎么折腾,都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 。

从晋江五店市到台湾北港,从唐代书院到现代金融集团,蔡氏族谱不仅是家族史,更是两岸关系的缩影。当我们在族谱泛黄的纸页间看到 “青阳” 二字,看到 400 年不变的血脉传承,就会明白:任何割裂历史的行径,都抵不过这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蔡正元的族谱比对,就像一颗小石子,却在两岸激起了千层浪。它提醒着每一个人:不管是在晋江的古厝里,还是在台湾的街巷中,我们都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根,共同的祖先。族谱不会说谎,历史不容篡改,这一场跨越 400 年的 “族谱之约”,是对 “台独” 最有力的回击,更是两岸终将统一的文化预言。

来源:暗史解密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