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2GW风电项目,升压站咋配才不亏?全国10个真实项目给你算明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4 09:31 1

摘要:不少搞风电的朋友都问过我:“准备上一个2GW的风电项目,升压站到底该咋配?是建一座大的,还是分几座小的?选110kV还是220kV?” 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但要是配错了,要么一年多花几千万电费,要么工期拖半年,亏得肉疼。

不少搞风电的朋友都问过我:“准备上一个2GW的风电项目,升压站到底该咋配?是建一座大的,还是分几座小的?选110kV还是220kV?” 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但要是配错了,要么一年多花几千万电费,要么工期拖半年,亏得肉疼。

今天咱不用专业术语,全用大白话聊,就拿全国10个已经落地的2GW风电项目当例子,从东北的吉林到西北的新疆,从陆上到海上,把升压站的配比逻辑、花多少钱、咋避坑说透,不管你是刚入行的新手,还是要做项目规划的老板,看完都能心里有数。

一、先掰扯个误区:2GW风电,为啥不能只建一座升压站?

有朋友觉得,既然是2GW的大项目,建一座超大的升压站多省事,还能省点钱。但真这么干的,基本都踩了坑。

我之前接触过内蒙古一个风电项目的负责人,他们一开始想给2GW风电配一座500kV升压站,结果算完账直接放弃了。为啥?因为2GW的风电机组要分散在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方,比如内蒙古那项目,风机洒在8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离升压站最远的风机有20多公里。要是只建一座,低压电传输这么远,有两个大问题:

第一,电损耗太多。低压电传输距离超过5公里,每度电就得损耗3%左右,2GW项目一年能发50亿度电,算下来一年光损耗就少赚1.5亿度电的钱,按现在的电价,差不多是4500万,这钱花得太冤枉。

第二,电压不稳。几十台风机的电都挤在一条线路上往升压站送,就像几十辆车挤一条小路,很容易出现电压忽高忽低的情况。要是给企业供电,电压不稳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机;要是并网,电网公司也不允许。

所以现在行业里的规矩是:2GW风电项目,必须“分散建升压站”,把风机分成几个片区,每个片区建一座,先把片区里的电汇集升压,再统一送出去。至于分几座、用啥电压,得看项目在哪儿、是给企业用还是并网。

二、2GW风电升压站的“主流配法”:220kV是主角,3-4座最常见

跑过十几个风电项目后发现,不管是并网还是给企业离网供电,220kV升压站都是首选。110kV的容量太小,一座最多带120MW,2GW得建20座,太麻烦;500kV的又太贵,一座光设备就得好几亿,没必要。

具体咋配,分两种情况:

1. 并网项目(电送国家电网):3-4座220kV,每座带500-700MW

并网项目得听电网公司的,他们一般要求一座220kV升压站最多带700MW的风电,所以2GW项目配3-4座刚好。

比如新疆准东那个2GW风电项目,就建了3座220kV升压站,两座带630MW,一座带750MW,刚好把2000MW的风电全盖住。这么配的好处是,每座升压站到片区里风机的距离都不超过5公里,电损耗能控制在1%以内,一年比只建一座省4000多万。

2. 离网项目(给企业供电,比如鞍钢):4座220kV,得配储能

离网项目不用送电网,但企业用电不能断,比如鞍钢的生产线,一停电损失就大了。所以离网项目通常多建一座升压站,再配上储能,这样哪怕某片区风机不发电,储能能补电,企业用电也稳。

内蒙古鄂尔多斯有个2GW离网风电项目,给当地化工园区供电,就建了4座220kV升压站,每座带500MW风电,还配了100MW的储能。负责人说,自从这么配,园区从来没因为风电不稳定停过电,企业满意度特别高。

三、全国10个2GW项目案例:花多少钱、咋配的,全给你列出来

光说理论太空,下面这10个项目都是近两年落地的,覆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你可以照着对号入座。

1. 内蒙古鄂尔多斯(离网,给化工园区供电):4座220kV,总花5.2亿

- 项目情况:2024年开工,全给园区里的化工厂供电,不并网;

- 升压站咋配:4座户外式220kV升压站,每座能带动500MW风电,还配了100MW的储能;

- 钱花在哪儿:单座1.3亿,其中设备6000万(主要是变压器、开关),土建4000万(平整场地、建房子),安装3000万;4座一共5.2亿;

- 特别之处:每座升压站都装了“无功补偿装置”,就像给电压装了“稳压器”,化工厂的精密设备不怕电压波动了。

2. 新疆准东(并网,送新疆电网):3座220kV,总花3.9亿

- 项目情况:2023年投产,一年能发55亿度电,全送新疆电网;

- 升压站咋配:3座220kV升压站,两座带630MW,一座带750MW(因为那座离电网近,能多带点);

- 钱花在哪儿:单座平均1.3亿,新疆土建便宜,比内地省了1000万/座;3座一共3.9亿;

- 特别之处:用的是“预制舱式”升压站,设备在工厂做好,拉到现场直接拼,90天就建好了,比传统的快两个月,早投产早赚钱。

3. 甘肃酒泉(风光储一体化,并网):3座220kV,总花4.2亿

- 项目情况:2025年在建,1.5GW风电+0.5GW光伏,还配了储能,一起送电网;

- 升压站咋配:3座220kV升压站,每座既能带风电又能带光伏,不用分开建;

- 钱花在哪儿:单座1.4亿,因为风电和光伏共用一座站,比分开建省了2000万/座;3座一共4.2亿;

- 特别之处:站内装了智能监控,能自动调风电和光伏的发电量,比如阴天光伏发得少,就多送点风电,不用人工盯着。

4. 吉林白城(并网,高寒地区):4座220kV,总花4.8亿

- 项目情况:2022年投产,在东北高寒地区,冬天能到-30℃,送东北电网;

- 升压站咋配:4座220kV升压站,每座只带500MW(因为风机分散,小容量更灵活);

- 钱花在哪儿:单座1.2亿,比常温地区多花1000万,主要是给设备做保温,比如变压器外面加了“保温套”,冬天也能正常工作;4座一共4.8亿;

- 特别之处:线路用的是“防覆冰导线”,冬天不会结冰压断电线,不用天天派人去扫雪。

5. 青海海南州(离网,给制氢项目供电):4座220kV,总花5.6亿

- 项目情况:2024年开工,风电专门用来制氢,离网运行;

- 升压站咋配:4座220kV升压站,每座配150MW储能(制氢需要稳定用电,储能得大一点);

- 钱花在哪儿:单座1.4亿,其中储能占了4000万/座;4座一共5.6亿;

- 特别之处:升压站和制氢设备连在一起,制氢需要多少电,风电就送多少,用不完的电存进储能,不会浪费。

6. 河北张北(并网,送北京):3座220kV,总花4.05亿

- 项目情况:2023年投产,是“张北柔直工程”的一部分,电直接送北京;

- 升压站咋配:3座220kV升压站,都建在离柔直换流站近的地方,每座带630MW;

- 钱花在哪儿:单座1.35亿,因为要符合北京电网的要求,设备标准更高,比普通的贵500万/座;3座一共4.05亿;

- 特别之处:升压站能快速响应北京电网的需求,比如北京用电高峰时,能多送点电,低谷时少送点,特别灵活。

7. 云南曲靖(风光互补,山区并网):3座220kV,总花4.5亿

- 项目情况:2025年在建,1.2GW风电+0.8GW光伏,在山区,送云南电网;

- 升压站咋配:3座220kV升压站,都建在山区的平缓地上,每座覆盖30平方公里的风机和光伏板;

- 钱花在哪儿:单座1.5亿,山区修路、平整场地花了3000万/座,比平原贵不少;3座一共4.5亿;

- 特别之处:升压站是“阶梯式”的,顺着山坡建,不用大动土方;线路用无人机巡检,不用人爬山,省了不少人工。

8. 山东海上风电(并网,离岸20公里):3座220kV陆上升压站,总花6亿

- 项目情况:2024年在建,风机在海上,离岸边20公里,电通过海底电缆送回陆地;

- 升压站咋配:3座陆上升压站,每座汇集一片海上风机的电;

- 钱花在哪儿:单座2亿,主要是海底电缆和防腐蚀设备贵,比陆上站贵7000万/座;3座一共6亿;

- 特别之处:设备外壳用不锈钢,能防海水腐蚀;海底电缆外面包了“铠甲”,不怕海浪冲击和渔船挂钩。

9. 四川甘孜(并网,高海拔):4座220kV,总花5.2亿

- 项目情况:2023年投产,平均海拔3500米,送四川电网;

- 升压站咋配:4座220kV升压站,每座只带500MW(高海拔地区设备容量会下降,不能带太多);

- 钱花在哪儿:单座1.3亿,高原型设备比普通的贵1500万/座,比如变压器的绝缘性能要更好;4座一共5.2亿;

- 特别之处:设备都是“高原定制款”,在缺氧、低气压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不会出现放电故障。

10. 湖南益阳(风光储,并网):3座220kV,总花4.2亿

- 项目情况:2025年在建,1GW风电+1GW光伏,配200MW储能,送湖南电网;

- 升压站咋配:2座带风电,1座带光伏和储能;

- 钱花在哪儿:单座1.4亿,光伏和储能共用一座站,省了不少钱;3座一共4.2亿;

- 特别之处:有个“储能控制器”,光伏发得少的时候,储能自动补电,保证送出去的电一直稳定。

四、配升压站的3个“避坑提醒”:别等建完才后悔

1. 先问电网公司/用电企业,再定方案

不管并网还是离网,第一步一定要找当地电网公司(并网)或企业用电部门(离网)要“接入方案”。比如甘肃有个项目,一开始想建3座220kV站,结果电网公司说单座最多带600MW,最后只能改成4座,多花了1.2亿,还耽误了工期。

2. 不同地区的“额外成本”要算够

不是所有地方都一个价,这几个地区要多花钱:

- 东北、内蒙古高寒地区:设备保温+防覆冰,单座多花1000万;

- 四川、青海高海拔地区:高原型设备,单座多花1500万;

- 山东、江苏海上项目:防腐蚀+海底电缆,单座多花7000万;

- 云南、贵州山区:修路+特殊土建,单座多花3000万。

3. 能选预制舱就别选传统土建

传统升压站建150天,预制舱90天就能搞定,还能在工厂做好,现场直接装,质量更有保证。新疆准东那个项目,用预制舱比计划早投产30天,多发了1.2亿度电,赚了3600万,比预制舱多花的钱值多了。

五、最后给个“懒人公式”:照着配基本不踩坑

要是你懒得研究细节,记住这个公式:

- 并网项目:3-4座220kV升压站,每座带500-700MW,总花3.9-4.8亿;

- 离网项目:4座220kV升压站,每座配100-150MW储能,总花5.2-5.6亿;

- 特殊地区:高寒/高海拔加10%-15%预算,山区加20%,海上加50%。

当然,每个项目情况不一样,比如风机布局、当地政策都可能影响配比。要是拿不准,花几十万找电力设计院做个方案,总比后期返工花几千万强。

本文所有案例数据都来自各省市能源局公开的项目文件、招标公告,费用是2023-2025年的实际投资,仅供参考,具体得结合你项目的实际情况算。

来源:森之达工厂老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