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潮流家电网走访调研的结果来看,从整个产业链(包括OEM、品牌)来看,整体市场偏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剔除掉会议政策打款之外,线下零售端不管是人流量还是销售量同比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第二、线上市场一季度同样表现不佳,除极个别品牌之外,大部分品牌都出现了
一季度整个行业怎么样?
这是近一个月潮流家电网被问询最多的一个问题。
从潮流家电网走访调研的结果来看,从整个产业链(包括OEM、品牌)来看,整体市场偏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剔除掉会议政策打款之外,线下零售端不管是人流量还是销售量同比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第二、线上市场一季度同样表现不佳,除极个别品牌之外,大部分品牌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第三、OEM端普遍反应订单变少了或者下单了不提货。
简而言之,存量市场需求不振,换新不畅,从制造端到营销端,再到渠道端,大家都很焦虑。
进一步来看,潮流家电网发现,厨电行业正在进入“低价、低毛利率周期”,但凡销售还不错的渠道(电商、下沉渠道、厨改)和销售还保持增长的规模性企业,几乎都是依靠“性价比(质价比)”获得的,这种现象已经蔓延至整个行业。
整个厨电行业正在进入“低价”周期。
正在酝酿的消费新趋势
抛开数据不谈,从自身感受而言,近两年,相信大部分人感受到的是“工作不好找了,大部分行业内卷很严重,而消费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级”。
这种现象,潮流家电网在《2024年厨电市场分析报告:“国补”是变量,也是两极分化的加速器》中就曾提到,从消费者以及消费心态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前我们谈论的为品质生活买单的“中产”群体很大一部分退回了“普通阶层”。“省吃俭用、量入为出、以备后患”,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在心理上的共振。
表现在厨电消费方面就是,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厨电产品的购买心理是“既要便宜又要好,追求极致性价比”;另一方面以性能更优、质量更好的商品来替代性能差的产品、已经过时的商品,为满足换新需求,愿意提高支付价格。
我们以线下“厨改”(这里指整个厨房改造)市场为例,作为当下较为火热的赛道,在部分一二级市场厨改需求极大,但是厨电产品往往被忽略,主动权反而掌握在“厨改”企业手中。但是因为整体报价并不高,所以导致厨电产品的需求更多考虑的是性价比。
一位行业从业者告诉潮流家电网,大部分消费者追求的是高性价比,成交均价并不高(包括橱柜、厨电、瓷砖等),像上海、宁波、南京等稍微好一点的城市,均价大致在3.5万左右,而一些稍微差一点的城市,比如合肥等,成交均价不到2万。分配下来烟灶两件套的价格普遍集中在2000-3000元以内。
而线上价格则更低,据潮流家电网了解,线上市场,一季度头部企业烟灶两件套销量普遍出现了30%-40%的下滑,而类似创维、小米等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且价格不高的品牌则依旧增长。小米烟灶两件套甚至出现了霸榜的现象。
业内人士普遍反应,价格卷的更厉害了。其实,从老板电器子品牌名气2025年整体战略以及方太推出科技普惠品牌“每誉”可见一斑。厨电行业正在加速进入“低毛利”时代,行业开始向低价妥协。
从消费端来看,受综合因素影响,厨电行业正在进入新的消费小周期——追求性价比。这一时期不管是消费端还是企业端,都开始倾向于高性价比产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不会停,科技进步带来的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方式也更多。
拉长时间线看问题,低价竞争,卷价格在厨电行业一直存在,但并不是行业主流,行业频频谈及的卷价格,低价竞争出现也不过2年,短时间内虽然形成了一种新的趋势,但更像是特定消费环境之下的“插曲”,品质升级才是主流。
因为事物是一直变化的,万物皆有周期,厨电行业也不可能永远固守一个标签。
如何与趋势共舞?
厨电行业一位大佬(头部品牌副总裁)曾向潮流家电网提出过一个问题。
假如我们把厨房电器行业的发展看成一场球赛,那么2020年之前就是上半场,那是粗放式增长时代;疫情三年是中场休息时间,而2024年则是下半场的开端,再用上半场的策略去指导下半场,还合适吗?
细细想来,这不正是目前整个厨电行业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吗?不管是企业端、渠道端(代理商)还是零售端,仍旧以过去的方式、过去的经验来应对新的市场,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不振,存量市场需求粉尘化的当下。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现象,不会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工具和在线下市场“厨改”参与度不高的代理商普遍遇到了销售困境。而但凡这两类工具运用都不错的代理商,不管卖的是分体式厨电还是集成灶,普遍都不错。
放大到企业端来看也是如此,但凡前些年深度布局出口的企业或者在品牌端、产品端有一定影响力、差异化的企业,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至少能够保持持平或小幅增长。
典型例子就是小米厨电,在产品层面,小米没有参与卷参数,而是从“流速”这个角度通过演示让消费者了解小米厨电的性能,这种直观的差异化叠加小米的工业设计、小米生态以及雷军个人IP,让小米烟灶套餐连续霸榜。
图片来源:奥维云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米厨电是过去两年整个行业崛起的一匹黑马,它依托品牌和生态加持,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性价比跑出了加速度。虽然小米的案例无法复制,但是通过观察小米、创维等品牌的增长可以看出当下的产业的环境下如何与趋势共舞。
第一、产品和技术创新是根基,符合品牌定位的差异化产品仍旧是第一要素,它能帮助企业在防守端防御价格冲击,进攻端打爆同质化产品。比如颜值、AI、功能集成、重构场景等等
第二、深入了解宏观以及微观政策,比如政策层面,2025年“好房子”建设目标提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方向,厨房成为住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场景。与此同时,又在进一步加大以旧换新活动力度,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政策红利+内生创新”双轮驱动模式。对于代理商来说,则同样需要有政策敏感度。
第三、深刻洞察消费需求,这两年很明显的现象就是:一方面“流量品牌+性价比”组合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对于短视频的利用能够帮助企业和代理商获得流量,销售情况也不错。两者综合来看就是需要企业和经销商更换思维,同时利用好各类工具,为销售助力。
简而言之,厨电行业与趋势共舞的本质,是技术创新力、政策敏感度、消费洞察力、生态协同力的综合考量。
与此同时,出海仍旧是企业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条腿”。虽然美国在加关税,但是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以及在品牌输出、文化输出的大背景下,参与全球竞争是趋势,也是一条值得尝试和前行的路线。
来源:潮流家电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