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的晚年:争权失败移居美国,剩外甥女陪伴,常念叨:没铜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10:20 2

摘要:这位“三妹”也是三姐妹中最受争议的人物,在民间毁誉参半——部分人称她赴美求援,对国家有功;但她也贪腐成性,被认为是蒋氏败亡的一大原因。

中华民国的四大家族里,如果要挑选一个核心,肯定是宋家。

因为没有宋家,这几大家族就结合不到一起。

宋家因为三姐妹而闻名,三姐妹嫁的都是民国头号人物,尤其是宋美龄,当过几十年的“国母”。

这位“三妹”也是三姐妹中最受争议的人物,在民间毁誉参半——部分人称她赴美求援,对国家有功;但她也贪腐成性,被认为是蒋氏败亡的一大原因。

宋美龄的奢侈不光中国人看不惯,连美国人都多次吐槽。但“民国国母”从不改变,这种奢侈延续到老。

1949年蒋氏政权逃亡台湾后,四大家族基本偃旗息鼓,各奔东西,只有宋美龄留在台湾跟着她丈夫。

等到老蒋在70年代去世,自觉在台湾地区没有依靠的宋美龄,带着自己的家当去了美国。她此后鲜少回到台湾地区,一直住在纽约高档公寓里,有自己的外甥女们作陪。

晚年的宋美龄生活单调,唯有两个爱好不能忘,一是打麻将,二是数钞票。钞票仿佛是她的水和空气,一旦钱包里没有几张美钞,她就嘟囔:“哎呀,没有铜钿。”整日郁郁寡欢。

那么,宋美龄当“国母”时,她的生活有多奢侈?跟着老蒋败逃台湾后,宋美龄为什么感觉不自在,最后远走美国?宋美龄的晚年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冷战时期,美国人曾把两位东方的第一夫人称为“龙夫人”。

一位是南越第一夫人陈丽春,另一位则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宋美龄。

“龙夫人”虽然听着像是夸奖,但其实美国人对这两位东方夫人的印象都不太好。

这两人也有相似之处——都说着一口地道英语,都信仰基督教,都生活奢侈,且最后都被赶出祖国。

她们这些背景,是近代东方权贵阶层的统一标签。作为被殖民过的地区,那时的东方精英从头到脚的西方化,是她们得以登上财富和权力高台的助力。

宋家三姐妹,都是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其父亲宋嘉树是海南人,儿时去了南洋,后来又去古巴、美国讨生活。

宋嘉树后来皈依基督教,回到中国做生意,靠美国人的支持挣了大钱。

回到中国后,宋嘉树育有三个女儿,霭龄、庆龄、美龄都在上海出生,在美国留学,基本是长大在美国。

其中,宋美龄在美国威斯理安学院和韦尔斯利学院都上过学,1917年毕业后回到中国,在上海滩成为男性名流中的焦点人物。

1927年,北伐中的老蒋来到了上海,看上了宋美龄。虽然宋美龄不喜欢这个大老粗,但家人看中老蒋手里的枪杆子,支持她嫁给老蒋。

宋美龄嫁给老蒋后,成为南京政府的“国母”,她和老蒋住进了南京总统府。老蒋给爱妻置办了最好的家具,买来进口美国电器,她卧室有整箱的精美首饰,穿不完的洋服和旗袍。

宋美龄喜欢看电影,就在住所楼上修了电影院,聘放映师给自己服务。

她的厨房随时有新鲜的西餐食材,从上海运过来,有两个裁缝每天给她做衣服、改衣服。

宋美龄的卧室还有六个以上的贴身女仆,不仅伺候穿衣吃饭,还负责给她每日按摩。因为宋美龄喜欢在晚上整晚开舞会,第二天常肌肉酸痛得无法走路。

在生活作风上,老蒋是军人习惯,比较简朴。但他却完全支持宋美龄的奢侈,这让宋美龄后来越来越肆无忌惮。

1942年宋美龄访美求援,带了一飞机的行李。连1943年初入住白宫,都带着11个大箱子的行李。

她的客房布置和自己南京的卧室一样,几个仆人伺候着,每天更换几套丝绸寝具,吃喝都自备金银餐具,穿着珠光宝气。

美国人还得知宋美龄在美国东、西海岸活动,在加州和纽约投资了不少股票和不动产,数额很大。白宫官员曾向罗斯福吐槽:“她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来美国要援助?”

1942年,宋美龄在美国投资,主要是石油产业和房地产。1944年,她又以看病为由前往南、北美洲,在巴西购买了土地和房产,又在纽约活动,买进不少不动产。

这些行为都逃不过美国人的眼睛,因为宋美龄挥霍的资金,很多都是美国资助的抗日资金。比如美国打给中国空军买飞机的钱,大部分进了宋美龄和宋家兄弟的口袋。

抗战末期,罗斯福政府已经对老蒋为首的重庆政府很不满。罗斯福去世后,新上台的杜鲁门对旧中国这帮执政者失去信心,他手下军人、政客也反感老蒋为首的四大家族贪污腐败。

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的3年,美国对老蒋的放弃,甚至遏制,是导致老蒋丢掉大陆的重要原因。杜鲁门对此毫不可惜,他怒斥四大家族:“他们都是贼,是犯罪者。”

老蒋逃亡台湾后,四大家族也随之散伙。

当时,孔家声名狼藉,前往美国。陈家失势,陈果夫早死,陈立夫隐居美国。宋家兄弟卷钱前往欧美定居,老蒋开除其党籍,此后形同陌路。

但宋美龄还是陪伴着老蒋,毕竟两人结婚几十年,感情深厚。而且当年老蒋为了娶她,居然皈依了基督教,这让宋美龄认为两人的婚姻有“神性”。

在台期间,宋美龄也曾干涉过台湾地区权力的传递。她一直和继子蒋经国不和,可惜自己没有孩子,所以晚年想依靠自己的外甥、外甥女。

那时候,大姐宋霭龄的儿子孔令侃和宋美龄关系很好,老蒋晚年,宋美龄一直在政坛活动,也给老蒋吹枕头风,希望能让孔令侃接班。

当然,老蒋是打定主意要让儿子蒋经国接班,所以在老蒋去世后,蒋经国上位,宋美龄有自知之明,带着家当由孔令伟、孔令侃陪着前往美国定居。

宋美龄不仅带走了自己的家当,还转走了一大笔银行存款,她在海外还有投资和不动产,这足够她逍遥后半辈子。

赴美后,宋美龄住在孔祥熙买下的一座庄园里,位置在纽约州长岛的“蝗虫谷”,距离曼哈顿一小时车程。

这座二层洋楼为主的建筑占地达到75亩,有广阔的草坪,有大泳池。主建筑包含28个房间,能容纳主人全家和十几个仆人。

该建筑价值百万美金,是美国顶级富人的豪宅,曾是苏联驻美大使的宅邸。

此外,宋美龄名下直接的存款高达千万美金,她在美国和孔家关系很好,孔令伟、孔令侃、孔令仪都经常来陪伴她。

彼时,孔家的主要产业都在南方,他们参与了美国南方的油气开发。宋美龄也把资产投入石油和天然气,担任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休斯顿油气公司、西部石油公司的股东。

她的总资产数目一直没有公布,但据说早已过亿美金。

失去丈夫后,宋美龄还对宗教更加虔诚,每周坐车去曼哈顿的教堂礼拜。除此以外,她很少和以前的故友交往,也完全不参加政治活动。

只在1986年,蒋家风雨飘摇时,宋美龄回到了台湾地区给蒋经国撑腰。

1984年的“江南案”发生后,蒋家风雨飘摇,接班计划宣告结束,甚至蒋经国本人都难以控制局势。

所以在1986年,蒋经国让儿子蒋孝勇去请宋美龄回台湾,帮助自己镇住局势。不久后宋美龄回台,住在以前的寓所,所有待遇和老蒋在世时一样。

宋美龄此行本来也有长住的打算,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988年,蒋经国被“张宪义叛逃事件”气死,蒋家王朝至此终结。

李登辉上台后,虽然政府还是对宋美龄很尊重,但宋美龄知道,自己在台湾地区是个尴尬人物。

所以宋美龄打算回到纽约,当年就重回“蝗虫谷”的庄园,在这里又住了几年。

然而,蒋经国的去世对宋美龄触动很大,她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所以在1990年搬到了纽约曼哈顿的一所高级公寓,周围设施齐全,生活方便。

这时,外甥女孔令伟成了她最亲近的人,平时都是孔令伟负责安排她的生活,包括打理生活费。

孔令伟还聘来管家管理十几个人的仆人队伍,有专门的会计师控制支出,有医生制定生活规范和饮食计划。

孔令伟了解自己的姨妈喜欢打牌,喜欢钱,就经常在晚上组织牌局,让宋美龄赢钱。她还会数几张钞票放在钱包,让宋美龄自己点算。

这个小习惯,在下人们看来很奇怪。

一个豪门小姐,当过一国之母,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为什么会喜欢点钱呢?

只有孔令伟知道,小姨宋美龄一辈子没有儿女,丈夫过世后无所依靠,资产是她最后的靠山,点钱是一种心里寄托。

1994年,孔令伟因为癌症去世,已经97岁高龄的宋美龄去医院送了外甥女最后一程。

这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宋美龄深受打击——1992年孔令侃去世,宋美龄都没有这么难过。她开始精神不振,甚至出现幻觉,曾在医院接受治疗。

根据她身边的居家护士回忆,宋美龄此后常在半夜哭泣,患上了失眠症,并伴随狂躁。她会在半夜摔打东西,甚至在仆人或者护士听不清楚她说话时,出手抓挠对方。

唯一能让宋美龄安静的,就是打牌、祈祷、数钞票。

后来,她的另一个外甥女孔令仪接班来照顾她,但孔令仪没有孔令伟那么周到,也不会给宋美龄的皮包里塞钱。

仆人回忆,晚年宋美龄经常喃喃自语,说:“怎么办,没有铜钿。”铜钿是上海话,意思就是零钱,一般就代表手头的钞票。

在仆人和护士的建议下,孔令仪也给宋美龄塞钱,组织牌局让宋美龄赢钱,这才让宋美龄开心起来。

在宋美龄生命的最后几年,都是孔家在操持的生活。每年宋美龄生日,孔宋两家给她祝寿,宋美龄也偶尔出席民国老友的家庭聚会。

2003年,宋美龄在纽约寓所去世,享年106岁。

她去世后,孔宋蒋三家的后人来到美国操持了葬礼,中、美政府,民间各界都发去了唁电。她葬在纽约的芬克里夫墓地,这是她早早选定的长眠之处。

在宋美龄身后,对她的评价褒贬皆有,而美国媒体的评价可能最中肯:

“她的家庭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二战时,她曾以个人魅力为国家争取资源。但最后,她却失去了祖国。”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蒋经国与宋美龄关系再探究——以《蒋经国日记》为中心》林孝庭

2.《宋美龄晚年为何拒绝回忆》李响

来源:星火彪WarO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