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西贝 Vs. 罗永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3 22:43 1

摘要:贾国龙和罗永浩,关于西贝“预制菜”之争,你怎么看?(网友提问)

贾国龙和罗永浩,关于西贝“预制菜”之争,你怎么看?(网友提问)

——❤️———❤️———❤️———❤️—

【御马迎川】原创内容:

一把手,干不了公关。

一定会起诉!

罗永浩和几个同事,下飞机后去西贝,点了几个菜吃饭。吃完之后发了一条微博吐槽:

菜太难吃,几乎全是预制,并表示消费者应该拥有知情权,饭店应该对是否使用预制菜进行公示。

这本是一个消费者的日常消费评价,但因为罗永浩是网络知名大v,拥有千万体量的粉丝,所以西贝马上针对这条内容,进行了强硬回击:

创始人贾国龙,直接来到罗永浩就餐的门店,打印出罗永浩消费的菜单,对着镜头说:“没有一道预制菜”,并扬言要对罗永浩进行追责“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要说互联网上,每天掐架互撕的人数不胜数。基本都是相互举证数个回合,为自己吸粉,再做引流转化。即使让对方收手,也不过是发个律师函。

结果这双方只第一个回合,贾方就直接“起诉”,有点太不讲究了。

如果要“起诉”,那就直接去立案,不用上网白话;如果要玩互联网,想要流量,就别开局掀桌子。

生意可以不做!

罗永浩,从来都不是一个怕把事情闹大的主。见贾国龙来硬的,他直接悬赏10万征集线索,并且开直播硬刚。

贾国龙这边也没闲着,一边邀请记者去后厨参观,一边接受采访表达态度。

他说自己生意可以不做,但是要把是非对错说清。

记者问他,这是公司内部的一致意见吗,

贾国龙说内部开会,大部分人都劝他“忍”,但他不听劝,一定坚持要把这件事掰扯清楚。

贾国龙的思维方式及行事风格,其实特别能代表那些传统的企业主。

他们白手起家,从一个小作坊做到了一个知名连锁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开创精神以及不服输心态,让他们披荆斩棘、排除万难,最终获得了成功。

与此同时,他们在企业内,也形成了绝对的个人权威,以及说一不二的管理风格。

当久了老大,他们听不得一点不顺耳的声音——强硬、自我、膨胀,喜欢放狠话。

这种性格,放在“生产”上,会转化为效率和市场;但用在“公关”上,就会演化为愚蠢和灾难。

消费者不是员工。

员工可以被教育,被管理,被耳提面命……因为他们拿你的钱。

消费者只能被安抚,被服务,被认真倾听……因为他们给你花钱。

不是所有流量,都要接。

贾国龙,为什么要亲自下场,处理这场舆情?

除了他本人出镜之外,其实也可以通过文字公告,或者负责生产安全的副总以及公关部发言人回应……等各种方式处理。

因为他想接这波流量。

那些互联网大佬,网红大V以及成功转型的传统企业主,都让贾国龙这样的实体企业家心痒难耐。

他们也想走到台前,享受明星一样的光环,同时完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企业转型。

所以他把这个,本可以淡化处理事件,放大成了一场国民级的讨论。

他们身上那种近乎偏执的自信,让他们习惯性说出一些极为绝对,或者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这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也许是一种习惯,也不会有人给他指正,毕竟他是老大。

但互联网会记录,打脸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他2022年说,“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2025年就说“西贝门店100%没有预制菜”。

开放后厨让记者采访,结果翻出来的肉品不仅已经存放了数月,就连蔬菜也是冻品。

在这样的背景音下,再教育消费者,“预制菜”如何定义,有意义吗?

市场不是一言堂。

消费者去西贝花钱,是去买体验和买口味,不是去买课。

少来这套!

来源:御马迎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