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十讲》之四:玉笛清歌——赵孟頫楷书的书卷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21:20 1

摘要:在赵孟頫的笔下,楷书却并不板滞,而是有一份清声悠悠的韵味,宛如一曲玉笛清歌,在法度中流淌出风雅的书卷气。

楷书,是书法中最讲“法度”的一种书体。

在赵孟頫的笔下,楷书却并不板滞,而是有一份清声悠悠的韵味,宛如一曲玉笛清歌,在法度中流淌出风雅的书卷气。

一、晋唐之法,元人之笔

赵孟頫的楷书,以欧阳询、褚遂良为基,又兼采颜真卿之雄健。

他并不追求刻板的雄浑,而是以温润之笔写出“中和”之美。

这份楷书,看似端庄,却自带灵动之气;既有唐楷的精严,又融入晋人之雅趣。

二、玉润之姿,珠圆之韵

观其楷书,点画饱满,起收圆融;横画舒展如风吹清波,竖画挺立若修竹临风。

转折处含蓄而不僵硬,钩挑处精巧而不浮华。

整体观之,犹如清笛吹奏,声声清朗,悠远而不绝。

因此,赵体楷书被后世称为“玉润珠圆”的典范。

三、章法疏朗,气息安和

赵孟頫的楷书,在章法上尤为可贵。

他善于把字距、行距调节得舒缓自然,使整篇作品透出一股清气。

不像颜真卿那般浓烈厚重,也不像宋人小楷那样繁碎逼仄,而是一种安然平和的气度。

读之,仿佛置身书斋,窗外风竹摇曳,案头古琴低吟。

四、书卷气的体现

“书卷气”是赵孟頫楷书的灵魂。

它并非炫技,而是一种文人之气的外化。

他的楷书中有学养的温厚,有气度的平和,也有书生的清雅。

因此,他的楷书不仅是法帖,更像是一首诗、一段乐,让人读来心神俱静。

小结:清歌不绝,风雅长存

赵孟頫的楷书,是法度与雅趣的结合体。

它没有雕琢的炫耀,却有沁人的书香;没有沉重的压迫,却有悠远的余音。

正如玉笛清歌,声声虽柔,却能穿越时空,回响千年。

——下一集预告——

若说楷书如清歌,那么草书便似纵横的舞蹈。

第五讲,我们将走进赵孟頫草书的世界,体会“古韵新声”的洒脱与内敛。

来源:晨朗翡翠达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