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一片喧嚣之中,一个源自硅谷的名字——Figure,正悄然成为投资界的新宠。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公司,尽管年轻,却已凭借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在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一片喧嚣之中,一个源自硅谷的名字——Figure,正悄然成为投资界的新宠。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公司,尽管年轻,却已凭借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Figure的创始人Brett Adcock,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创业狂人。早在中学时期,他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头脑,创立了线上人才市场公司Vettery。而在看到电动化浪潮后,他又投身于eVTOL公司Archer Aviation,生产全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然而,他的最终目标是创立Figure,致力于打造人形机器人,他认为这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终极形态。
2023年10月,Figure的首款人形机器人Figure 01横空出世,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体力任务,还能通过观察人类示范学会煮咖啡。随后,搭载OpenAI大模型的Figure 01更是通过语音控制收拾杯盘、整理桌面的演示视频,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走红。紧接着,Figure 02的问世,更是以其强大的承载能力和高效的工作时长,赢得了宝马汽车装配厂的青睐,一批Figure 02成为了“实习工人”。
然而,Figure并未满足于此。为了在现实世界中解决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问题,Brett Adcock决定放弃使用OpenAI的大模型,转而投入自主研发。不久后,Figure便发布了Helix——一种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在演示中,两台机器人通过Helix实现了共脑合作,这一幕再次震惊了全球。
Figure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其背后的强大资本支持。尽管在创业早期,Brett Adcock曾经历了无数次的拒绝和艰难时刻,但随着Figure 01的惊艳亮相,很快便吸引了一众科技巨头的目光。2024年2月,Figure宣布完成约6.75亿美元的B轮融资,贝索斯、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而据最新消息,Figure正在洽谈C轮融资,估值已飙升至400亿美元(约2900亿元人民币)。
在全球机器人赛道上,Figure的崛起无疑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一方面,英伟达、特斯拉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大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中国也正涌现出一批强悍的玩家,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它们凭借在人才规模、供应链、可验证场景等方面的优势,正迅速崛起。
在业内,人形机器人行业的“iPhone时刻”即将来临已成为共识。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甚至预测,这一时刻不会超过5年。因此,提前卡位显得尤为重要。Figure之外,中国机器人军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与全球科技巨头展开激烈的竞争。
然而,尽管前景广阔,但具身智能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指出,目前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投资人对短期成果的急切期待与技术实现落地所需的较长周期之间存在冲突。因此,具身智能行业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长期投资意愿的资金注入。
尽管如此,Figure等公司的崛起仍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本的持续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或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在这场全球科技竞赛中,中美两国无疑将成为最激烈的战场。
Brett Adcock在一次访谈中曾高度评价中国的机器人竞争者,认为中国工程团队在低成本、高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将使中国成为未来全球机器人技术的主要竞争者之一。这一评价无疑给中国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在全球科技竞赛的浪潮中,Figure等公司的崛起不仅推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更为全球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这场竞赛将如何演绎,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