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意外事件频繁发生。而心肺复苏(CPR)与体外除颤(AED),在关键时刻能救命。但你知道这对“急救搭档”哪个优先吗?今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贺志飚教您认识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朱爱群 盛丽娟
2025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意外事件频繁发生。而心肺复苏(CPR)与体外除颤(AED),在关键时刻能救命。但你知道这对“急救搭档”哪个优先吗?今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贺志飚教您认识并使用它们。
什么是CPR和AED?
体外除颤(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是一种通过释放低压高能直流电终止心脏异常节律(如室颤、无脉性室速)的技术,帮助恢复窦性心律。它能自动识别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可以在没有任何特定使用培训的情况下使用AED进行除颤。
根据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而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不到10%。近70%的心搏骤停患者存在心室纤颤,但目前现场除颤使用仅21.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挽救心脏骤停生命的基石,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强强联合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猝死患者倒地后立即实施CPR,其存活率在67%以上,而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10%;与单纯心肺复苏比较,旁观者CPR联合AED时,院前恢复自主循环是前者的1.57—2.28倍,出院生存率是前者的1.73—2.21倍和良好的神经预后2.12—2.85倍,效果翻倍。
CPR与AED,哪个优先?
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反应,合并呼吸状态异常或无呼吸,即可认定为心脏骤停。AED来之前,发现心脏骤停必须CPR!牢记院外心肺复苏生存链,前三步:启动应急反应系统、CPR、除颤。
第一环节: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单独的施救者应先激活急救反应系统(拨打急救电话、呼救、让人帮忙找来附近的AED) ,然后立即开始CPR。
第二环节:高质量胸外按压,采用C—A—B顺序循环。
按压(C,compression),患者仰卧位,平卧于硬质地(床)面上。施救者双手重叠,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下压5—6厘米(成人),频率100—120次/分钟,用力均匀,连续按压30次。开放气道(A,airway),清除口腔异物(假牙、呕吐物等),一般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通气(B,breathing),开放气道后,捏住患者鼻子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不漏气),每次吹气大约1秒,胸腹部微微起伏。
第三环节:AED。
AED使用步骤——
1.开机。型号不同,有的打开前盖即自动开机,也有按键开机。开机后,AED自动语音提示操作步骤。
2.贴电极片。按照电极片上图示将电极片分别贴于患者右胸上部(锁骨下)和左胸左乳头外侧,确保皮肤干燥。
3.听AED说,跟着做。
①“不要接触患者,正在分析心律。”
②若需要电击,语音提示“按下正在闪烁的除颤键”,所有人不接触患者,按下放电按钮,电击后立即继续CPR。若患者的心律分析结果为不可电击心律,则语音提示“不建议电击”,继续CPR。
③电极片保留在胸部,不要关闭AED,因为AED监测心律,自动启动下一次除颤。
④继续CPR,观察患者意识、呼吸情况,直到急救组织赶到现场救治。
在哪里能尽快得到AED?
目前许多公共场所配备了AED,比如:地铁站、飞机场、体育馆、社区公共服务点、社区卫生服务点、医院、商场等。智能手机百度地图中输入“AED”搜索,即可找到最近的AED放置点。一般安置在电梯旁、门口或墙上醒目位置。一旦发现心脏骤停,任何旁观者对所有心脏骤停的人都能用。AED能自动识别心律除颤,如果无需除颤,AED会提示。
AED使用知识小提示:
• 除颤前查看有无佩戴金属饰品,需取下,因为金属导电。
• 观察患者身上是否植入心脏起搏器,如有,电极贴片离它至少10厘米。
• AED两电极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厘米。
• 如果是8岁以下小儿,建议优先选儿童电极片或AED儿童模式;若无,可用标准AED。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