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贝直播里,厨师举着冻了24个月的羊前腿喊“这不是预制菜”,这场自证,把“预制菜定义权”的遮羞布撕得稀碎:中央厨房冻货复热叫“现做”,消费者花“现做”的钱,吃的却是工业化预制菜……
文/晴姐姐说情感
西贝直播里,厨师举着冻了24个月的羊前腿喊“这不是预制菜”,这场自证,把“预制菜定义权”的遮羞布撕得稀碎:中央厨房冻货复热叫“现做”,消费者花“现做”的钱,吃的却是工业化预制菜……
比如:西贝牛肉土豆这道菜,土豆是新鲜的,牛肉是炒好冷藏的,连油炸茄子都是冷藏的。请问:现在还有什么不是提前做好放冰箱里的?这不叫预制菜吗?
现在,预制菜逐年呈上升趋势,部分正餐品牌靠“预制菜包装成现做”赚溢价,西贝不是独苗,是被推到台前的行业缩影。
消费者反感的从不是预制菜,是“花现做的钱,买信息差的单”——西贝卖“草原现杀现做”的情怀,却用冻24个月的羊前腿降成本,本质是用“情绪价值”薅羊毛。
① 复杂菜(如炖牛腩)15分钟内上桌→大概率预制;
② 菜单写“中央厨房配送”→预制,“门店现制”才是真现做;
③ 冻品保质期超6个月→工业化预制(家庭冻货一般≤3个月)。
2025预制菜国标要强制“透明标注”,以后吃饭会像看奶茶配料表,“坦诚”正在成为餐饮新赛道。当消费者开始追着问“食材从哪来”,西贝们的“现做神话”,再也捂不住了。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你怎么看待预制菜?评论区聊一聊吧!
来源:晴姐姐说情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