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曹雷近况 因心梗装两个支架依然乐观 和丈夫住普通小区非常知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3 17:20 1

摘要:1962年,年仅22岁的她,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不久,便被上影厂导演傅超武所选中,安排她在电影《金沙江畔》中出演珠玛一角。

曹雷今年85岁了。

可在很多喜爱她的影迷心里,她却依然是出演《年青的一代》时,青春靓丽的模样。

曹雷曾经是上影厂演员剧团的演员。

但因为各种原因,她主演的电影却并不多。

1962年,年仅22岁的她,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不久,便被上影厂导演傅超武所选中,安排她在电影《金沙江畔》中出演珠玛一角。

这是曹雷的银幕初亮相,但却凭借靓丽的颜值,和真挚的表演,而令我们过目难忘。

紧接着在1963年年底,曹雷在参加华东话剧汇演时,因在话剧《年青的一代》中出色扮演了朝气蓬勃的林岚一角,而被导演赵明选中,让其在上海天马厂拍摄的同名电影中,继续出演林岚一角。

《年青的一代》于1965年8月与观众见面后,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杨在葆、达式常、曹雷等青年演员,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那个年代最为耀眼的明星。

从此,“林岚”就成了曹雷的代名词。

她也被调入上影厂,成为专业电影演员。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这之后,观众就几乎再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过她的出现了。

那么,她为何在当红之际,选择淡出观众视线?是遭到了“雪藏”?还是另有安排?

原来,在《年青的一代》上映的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一场风暴不期而至。

曹雷因为父亲曹聚仁的身份隐秘而特殊(多年担当海峡两岸的联系人),所以也遭到“隔离”和“审查”。她首先被剥夺了演戏的权利,然后被安排到干校农场参加劳动。并且一去就是好几年。

其实这期间曹雷也获得过拍戏的机会,但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给错过了。

1970年,还在干校农场修理地球的曹雷,被报纸上刊登的几位“赤脚医生”的先进事迹所感染,于是就和赵志强、杨时文等几位青年编剧,共同创作了话剧剧本《赤脚医生》。

1972年,话剧《赤脚医生》被搬上舞台,女主角李红华的扮演者,就是曹雷。

这时,上影厂计划将《赤脚医生》搬上银幕,并将女主角的名字,改为田春苗,拟定的扮演者,仍是曹雷。

可没想到这部电影拍到一半,就接到上级通知,称女主角的年龄偏大,不适合出演,建议马上换演员。

就这样,曹雷错过了“田春苗”的表演任务。

1974年,谢晋继续拍摄电影《赤脚医生》,并将片名改为了《春苗》,而演员呢,他则选择了刚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毕业的李秀明。

李秀明因“田春苗”一角名声大噪。

1975年,上影厂计划将经典黑白片《年青的一代》进行重拍,曹雷原本也是“林岚”的扮演者,然而又因为她“视力有问题”,所以这次出演“林岚”的机会,也同样被李秀明所代替。

也就是说,曹雷在70年代,原本有过两次重新翻红的机会,但她都遗憾错过了。

1976年“雨过天晴”,曹雷的事业出现了转机。

但这时她已人到中年,早已错过了一个“银幕花旦”的最佳年龄。于是她就做起了副导演,在剧组从事挑选演员的工作。

1981年的春天,她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马不停蹄地换了7座城市,只为挑选合适的演员。大概是因为太过劳累,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不适。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她决定在出外景前到医院做个检查。

却没想到,来到医院之后,医生给了她一个令人震惊的回复:她患上了乳腺癌,必须立即进行切除手术。

曹雷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一口答应下来。这时她想得更多的,不是自己的恶性肿瘤有多可怕,而是电影的拍摄行程耽误不得。

但直到医院要求她一定要住院治疗,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好不情愿地向摄制组的导演说抱歉,让他们赶紧换人。

那段时间对曹雷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她一方面责怪命运对自己不公,在最容易出成绩的时候,却总是接二连三地出状况,另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就此消极下去。她的孩子还很年幼,还没到上学的年龄,而且她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

所以她一滴眼泪也没有流,而是告诉自己,这一切,不过是生活的体验罢了。

在住院期间,她刻意营造出一种很欢乐的氛围,甚至将自己的病情编成“段子”讲给病友们听,仿佛在欢声笑语,那种“面临生死考验”的沉重感,也会减轻不少。

手术做完之后,曹雷的右臂一点力气也没有。医生对她说,一定要加强锻炼,否则右臂就废了。于是她就天天练,手指扒着墙面,一点点地往上挪,直到手臂完全打开。

这看似平常的动作,但对一个病人来说,却异常艰难。可曹雷却在不断的练习中,终于使得自己的右臂恢复了正常。

曹雷事业心很重,很想早点回到工作岗位上。但这时上影厂出于对她健康的考虑,建议她先休养一段时间,因为她的身体状况,显然不能跟随摄制组出外景了。

可曹雷怎么闲的下来呢?

于是她为自己设计了许多条出路——要么是像父亲那样当作家,要么可以发挥自己织毛衣的特长,开办一个线编织社。但想来想去,她还是觉得做演员最适合自己。她说,既然不能做一名电影演员,那就做一名配音演员嘛。

所以她主动向厂里提出申请,并于1982年5月正式调到上海译制片厂当配音演员和导演。

1982年5月始,曹雷在上海电影译制厂工作

上译厂的厂长陈叙一很爱才,非常欢迎曹雷的加入,并很快就对她委以重任。

随着她的声音在《血的锁链》、《非凡的艾玛》、《爱德华大夫》、《国家利益》、《茜茜公主》、《最后一班地铁》、《蒲田进行曲》、《姐妹坡》等多部译制片中出现,曹雷不仅在镜头前的表现鲜活生动,而且她的配音,也同样充满魅力。

尤其是在《非凡的艾玛》中为艾玛担任的配音,她以醇厚而富有张力的声线,层次分明地演绎出艾玛从巅峰到困境的复杂心路——既有剧院名伶的华彩,亦有流落异乡的坚韧。台词的处理情感充沛又克制,悲怆处深沉不煽情,骄傲时昂扬却不浮夸。这极大增强了角色感染力,堪称用声音赋魂的典范。

曹雷觉得自己进入上译厂后,从来就没这么顺过。

她如鱼得水,和毕克、尚华、李梓、于鼎、苏秀、童自荣、刘广宁、乔榛、丁建华、杨成纯、施融等同事一起,迎来了上译厂的黄金时代。

1987年,央视给上译厂送来了一部苏联拍的《战争与和平》,希望能赶紧译制出来。陈叙一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曹雷,并说,以后有类似的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都由曹雷担任导演。这主要是因为曹雷从小就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

1987年,曹雷与孙道临在译制片《战争与和平》配音现场

这么多年来,曹雷共为几百部中外影视剧担任了配音,还担任了《斯巴达克斯》、《靡菲斯特》等译制片的配音导演。

1991年,身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生的曹雷,开始回归舞台主演话剧。虽然这时的她,已经年过半百,而且还曾是个“癌症患者”,但她却宝刀未老。接连出演了《夫人与友人》、《清宫秘史》等话剧,甚至还获得了“白玉兰”戏剧艺术奖。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的冲击,上译厂的译制片事业陷入低谷,曹雷和其他老同事一样,逐渐淡出了配音领域。

不过她依然在一些专题片中担任解说,同时在一些有声书中,担任旁白,像《复活》、《苔丝》、《牛虻》等,都是她录制的作品。

曹雷在退休后,仿佛变得更忙碌了。

她和丈夫李德铭,都很酷爱旅游。退休之后,有钱有闲,一共去了去过六七十个国家。

每到一个地方,她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搜集一枚冰箱贴。到现在,竟然已经有上千个冰箱贴那么多。

曹雷说,因为从事译制片配音和编导的工作,使她对外国电影中的那些文化和景色,都非常向往,而她的丈夫李德铭又从小集邮,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他们去了《巴黎圣母院》的外景地、去了《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拍摄地。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土耳其、埃及和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当看过世界,再回头看电影,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

曹雷觉得自己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与李德铭结为夫妻。

最重要的是,两人志同道合。

他俩在上中学的时候,都曾在上海复兴中学念书,而且李德铭是学生会主席,曹雷是学校话剧组成员,都属于学校的风云人物。1957年,他们一个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一个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一南一北,以为从此无缘再见。

但1963年,当曹雷主演的电影《金沙江畔》上映后,已经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的李德铭,看着银幕上的曹雷那秀美的面庞,不禁怦然心动,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曹雷写了封信,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回信。

于是靠着鸿雁传书,两人的心,越靠越近。

1967年的一天,李德铭突然从北京来到上海,见到曹雷就问她“你愿意和我结婚吗?”原来,他在北京听说了曹雷的日子很不好过,于是就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曹雷提供一些保护。

就这样,在1967年的7月,曹雷在母亲邓珂云的陪伴下,乘火车来到北京,与李德铭举办了婚礼。

林霏开是李德铭的笔名

但他们差不多有6年时间,始终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直到1973年,李德铭才调回上海,和曹雷团聚。当时他们也没有住房,就只好和曹雷的家人住在一起,一家9口挤在一个80平米的房子中。

1981年,曹雷被查出患上癌症,她心里其实很慌,但表面上却装得很坚强。李德铭每次来探望她,也总是乐呵呵的。但曹雷后来才从医生那里得知,其实李德铭一直都在为曹雷寻医问药,但他做这些事,却从来不说。

再后来,曹雷坚持回到工作岗位上,于是李德铭就主动承担起了大部分家务,包括对孩子的照顾。尽管李德铭自己本身工作也很忙,但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他毫无怨言。

两个人性情相投,爱好一致,又都心胸豁达,所以几乎没有红过脸。

婚姻的稳定、家庭的幸福,使曹雷的晚年生活,过得无比惬意。

很多影迷朋友都很关心曹雷的身体状况。

事实上,曹雷的身体状况,并不算很好。41岁那年查出过癌症,为了遏制病情,她坚持定期复查,连续吃了5年中药,而且在饮食上也特别注意,以清淡为主。经过严格的自我控制,她恢复得不错。

但后来她又接受了胆囊摘除手术。2005年,还做了心血管支架手术。

可是因为曹雷的性格一直都很乐观,爱说爱笑,所以她的精神状态,始终不错。她形容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

2020年,他们夫妻曾去美国旅行。这年曹雷已经80岁了。回国后因为心梗装了两个支架,酷爱的旅行,只好暂告一个段落。

然而就算赋闲在家,她也会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如今曹雷85岁,和丈夫住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小区里,房子不算大,但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哪怕是蜗居,也是乐在其中。

曹雷老师这一生,吃苦不少。但她最了不起的就是:从不唉声叹气,该工作工作,该创造创造,用自己热爱的事撑起了自己的人生。

是啊,人这一生,谁没点难处?但日子再难,心态不能垮。

有事干、有热爱、有盼头,就能活得有劲道。豁达的日子,既成全自己,也照亮别人。

多好啊。

来源:DJ雅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