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正式定调:抵制统一!民进党强推恶法 全面封杀两岸交流通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16:35 1

摘要:赖清德的“独派”本质一直没有变过,只是如今,他更擅长用虚伪和话术来包装自己。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质询环节中,面对在野党关于两岸关系的追问时声称,要“以理性、务实的态度与大陆沟通,化解分歧、增进互信”。

赖清德的“独派”本质一直没有变过,只是如今,他更擅长用虚伪和话术来包装自己。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质询环节中,面对在野党关于两岸关系的追问时声称,要“以理性、务实的态度与大陆沟通,化解分歧、增进互信”。

甚至他还提及,要“保障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正当交流权益”。这番看似温和的表态,一度让部分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两岸关系可能要缓和了,但是一个特殊的饭局,却让人们再度看清了此人的真面目。

9月中旬,赖清德按照党内的惯例,按照“新潮流系”“正国会”“涌言会”等主要派系,分别召集了民进党籍的“立法委员”,进行了几次闭门的饭局。这类饭局是民进党内部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常规的会议是可以画等号的。所以每次饭局所邀约的“立委”,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以确保覆盖党内各关键权力节点。

几场饭局中,尤其以9月12日晚举行的收官宴会最为关键。饭桌上,不仅出现了卓荣泰、陈亭妃、吴思瑶、郭国文等党内的核心和决策层人物,连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政策会执行长等关键负责人也全程参与,足见此次会议的重要性。而且宴会之前,赖清德已经作出规定,会议的内容要严格保密,禁止对外泄露任何细节。

可能是觉得逃过了媒体的监督,赖清德“飘了”,不再掩饰其分裂图谋。他在现场向“立委”们下达了清确的指令:必须以他亲自审定的17项“抗陆策略”为根本蓝本,在即将开启的新立法会期内,全力推动所谓的“法律改革”。

其实在此之前,赖清德曾经不断吓唬台湾民众,说“谁去参加九三阅兵就报复谁”。从这一言论之中,我们已经能察觉到,不管赖清德嘴上是怎么说的,从他的本意之上,仍然是想要隔断大陆与台湾的一切交流,所以这次的“法律改革”,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根据赖清德的指示,立法会将会制定超过一百部限制性法律,内容涵盖两岸人员往来、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教育科研等多个核心领域,目标就是全面封堵两岸正常交流的渠道。这一指令与其此前,在台湾地区“安全会议”上,公然将大陆诬蔑为“敌对势力”的荒谬表态,形成一种尴尬的呼应。

同时,它也彻底撕下了赖清德长期以来的温和伪装,正式宣告民进党当局依旧将“独派路线”作为自己的执政核心。从那一刻起,一场以法律条文为外衣、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的大规模“独派”行动,已在台湾岛内全面启动。

被岛内舆论形象地称为“赖17条”的那份政策文件,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两岸交流管控措施,而是一套经过长期酝酿、旨在从根本上切割两岸民间联系的系统性“脱钩方案”。据台湾绿媒《自由时报》的报道,他们已经通过特殊渠道,获取到了部分核心内容。

其中显示,这次立法的管控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已深度渗透到两岸往来的毛细血管之中,呈现出“全领域覆盖、高强度限制、多维度管控”的显著特点,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恶法”。比如说,在文化交流领域,赖清德计划全面禁止两岸的宗教团体开展联合法会、朝圣祈福、宗教交流论坛等各类合作活动。

同时,他们还会以“内容安全审查不合格”为由,强制下架大陆的几乎所有APP,封锁所有主流影音平台在台湾的服务。甚至他们还要求,岛内三星级以上酒店、连锁民宿,不得播放任何大陆的影视作品和电台、电视节目。很显然,民进党仍然妄图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法,来构建一个绝对封闭的文化“信息茧房”,隔绝台湾民众与大陆的文化联系。

而在教育交流层面,绿营不仅打算直接叫停两岸高校联合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审批,还将陆生赴台求学的申请条件,在原本的基础学历要求上,额外增加了“无大陆官方背景证明”“台湾本地保证人资质审核”等多项严苛条款。至于民间自发组织的书画展览、戏曲交流、非遗文化展示等活动,更是实施“事前详细报备+事中全程监控”的双重审查机制。

在经济领域,他们则以“防范核心技术外泄”为借口,对两岸半导体、新能源、精密制造等关键产业的合作项目,设置层层审查流程,审查周期会达到半年之久。而如果台企被认定“存在安全风险”,便可能被贴上“资敌”的标签,面临罚款、停业甚至吊销执照的处罚。

更令人发指的是,赖清德还计划将两岸婚姻家庭纳入政治审查的范围,只要是去过大陆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国安单位”怀疑“借公益从事统战活动”,甚至连子女的入学都会遭到刁难。据台湾地区内务部门公开数据,目前台湾地区共有超过30万大陆配偶家庭。赖清德的恶法,很可能让这些家庭支离破碎。

赖清德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会遭到天怒人怨。但是,也有人在为他上蹿下跳,比如所谓的“陆委会”负责人邱垂正。这人最近,又跑到了美国去进行演讲,继续炒作“大陆威胁论”。而且,此人还将这种论调“纲领化”,总结出了所谓“大陆对付台湾的六个手段。”

其实,所谓的六个手段,还是军事、外交、经济、民间交流、法律层面与民族认知这些老生常谈。在邱垂正的无限上纲之下,如今大陆与台湾的任何交流与合作,都成了“渗透”。但同时,赖清德却对抗战的胜利,表现出了一种模糊的态度。这种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双标,再次体现出了民进党当局的“独”派本质。那么可能有人会问,前一段时间,赖清德没有这么张狂啊?这是怎么了?其实,这一切,都和那次“大罢免”有关

当初赖清德之所以会表现出一些“支持两岸交流”的态度,其实是在打政治牌,为了争取中间选民,然而在“大罢免”失败后,民进党已经在中间派选民中失去了支持。所以如今,他只能去维护自己的“基本盘”,也就是那些铁杆的“独”派分子的支持,先保住一部分选票再说。否则,2026年的“九合一选举”,就是他的一道鬼门关。所以,打算一次性搞出那么多“恶法”,其实也不过是赖清德的一种政治操作。

当然,以民进党在立法机构中的地位,他们所谓的“制定法律”,应该是很难成功的,“大罢免”失败后,他们就更加没有这个能力了。再加上如今的台湾民众,已经知道了一些大陆的真实情况,此时赖清德却昧着良心搞全面封锁,只能让自己彻底失去支持。

其实对于民进党来说,此时想的不应该是如何通过“立法”来“护盘”,而是洗心革面,先把选举对付过去再说。最近,赖清德频繁发布亲美媚日的言论,同时又毫无底线地迎合美国的经济诉求。在台湾民众心里,他早就没资格当什么“领导人”了。

甚至有些媒体人还说,在2026年,民进党能保住屏东的胜利就不错了,其他地方的胜利根本不敢想。面对这样的处境,赖清德还敢妄言要“立恶法”,实在是有些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来源:红梦史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