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实了,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3 10:27 2

摘要:不是贩卖焦虑,是数据先动的手:教育部把毕业生人数调到1222万,比2024年又多了43万;国家统计局把青年失业率钉在12%上下,纹丝不动。

“毕业=失业?

”——2025届1222万人一起挤独木桥,谁先掉下去?

不是贩卖焦虑,是数据先动的手:教育部把毕业生人数调到1222万,比2024年又多了43万;国家统计局把青年失业率钉在12%上下,纹丝不动。

岗位呢?

互联网大厂继续缩招,传统制造被AI裁人,连奶茶店都开始“本科以下勿扰”。

一句话,人多了,坑少了,坑边还站着AI和HR双重守门。

应届生最怕听见三句话——“有实习吗?

”“能加班吗?

”“期望薪资多少?

”——答不好,简历直接进回收站。

双非本科的林同学投了87份简历,收到3个面试,全是销售岗;211的小王更惨,面试时被问“会不会剪视频”,当场社死。

学历通胀到这份上,研究生都自嘲“学历拼多多”,本科只能算“原始股”。

大专生更尴尬。

技术岗嫌他们不会Python,行政岗嫌他们“学历不够看”。

最后只能去直播基地当助播,站一天喊“321上车”,嗓子冒烟,月薪五千,还得给运营买奶茶。

想跑路?

隔壁仓库也在招拣货员,时薪18块,爱干不干。

有人把考研当避风港,结果图书馆8点抢座,比秋招还卷;有人考公,发现乡镇岗位报录比800:1,比相亲市场还离谱。

灵活就业听起来自由,其实是一天打三份零工:上午送外卖,下午拍短视频,晚上给小学生改作业,月底一看,收入还没房租高。

也不是完全没路。

AI训练师、碳排放管理员、老年健康管理师,这些新岗位是真缺人,但要求“既懂技术又能说人话”。

说白了,企业不想再养“螺丝钉”,只想招“瑞士军刀”。

会写代码还不够,最好顺带能写脚本、剪视频、哄客户,一个人干一个团队的活。

怎么办?

先把“铁饭碗”幻想扔进黄浦江。

第一份工作别计较title,先攒经验值。

去小公司做全能打杂,比在写字楼里PPT雕花强。

技能树别只点“本专业”,顺手把Excel、Python、PR全点上,万一哪天原行业崩了,还能无缝切换。

简历别写“负责”,写“把转化率从1%干到5%”,HR一眼就知道你是真干活还是混日子。

最后提醒一句:别信“付费内推”“实习保过”这些镰刀。

真有门路,早被内部人瓜分完了。

实在没方向,先去B站搜“零经验转行”,把免费课程刷一遍,再决定要不要报班。

毕竟,1222万人一起挤桥的时候,谁先学会游泳,谁就少呛两口水。

来源:诗意柳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