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进行时!新疆一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被调查,看着斯文却腐败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9:02 1

摘要:春寒料峭的乌鲁木齐街头,行道树新抽的嫩芽在风中瑟缩。三日前那则震动全疆的通报,至今仍在各族群众的茶余饭后发酵——自治区政府原党组成员黄三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这位曾在边疆政坛深耕四十九载的正厅级干部,最终倒在了自己编织的利益网中。

春寒料峭的乌鲁木齐街头,行道树新抽的嫩芽在风中瑟缩。三日前那则震动全疆的通报,至今仍在各族群众的茶余饭后发酵——自治区政府原党组成员黄三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这位曾在边疆政坛深耕四十九载的正厅级干部,最终倒在了自己编织的利益网中。

1976年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师范学校,19岁的湖北青年黄三平踩着吱呀作响的木地板走进教室。彼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操着浓重黄陂口音的年轻教员,会在四十年后蜕变成盘踞边疆的贪腐巨蠹。从基层教师到正厅级官员的升迁路上,权力的潘多拉魔盒在某个节点悄然开启。

2009年的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会议室,悬挂的"黄牛精神加袋鼠步伐"横幅在穿堂风中轻轻晃动。时任地委书记的黄三平在招商引资会议上侃侃而谈,暗地里却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变成了私人提款机。某地产公司为获取税收优惠,通过隐秘渠道向其输送的430万元"政策咨询费",最终化作乌鲁木齐某高档小区的一套复式公寓。三年后,阿克苏核桃加工厂扩建项目的审计报告显示,8000万元国家补贴中有5300万元不翼而飞,现场仅剩几台锈迹斑斑的加工设备。

当2015年的伊犁河谷飘起鹅毛大雪时,黄三平正在某跨境物流企业的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他借"维护稳定"之名施压监管部门,助特定关系人以白菜价拿下企业控股权。作为回报,一尊通体莹润的和田玉雕件悄然出现在其收藏室。次年春,即将调离伊犁的黄三平在办公室日历上划下三个红圈——突击审批的三个旅游开发项目,将2000亩草原生态保护区变为商业用地,开发商"孝敬"的三间霍尔果斯口岸商铺,至今仍在产生着源源不断的租金。

退休后的黄三平并未收手。2023年当选新疆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后,他主持的助老项目采购清单上赫然列着300台康复设备,实际到场的却只有48台。套取的260万元专项资金,最终变成其子公司在海南的别墅首付。今年2月19日的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年会上,黄三平还在慷慨陈词"发挥余热服务社会",暗地里却指使家人将涉案资金转入二十余个境外账户。

专案组在其乌鲁木齐住所搜出的记事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四十年来各色人等的"进贡"明细。从最初收受的几斤和田玉籽料,到后来动辄数百万的现金往来,这本"腐败日记"见证了权力异化的全过程。更令人唏嘘的是,调查发现其早年任教的师范学校档案室里,仍保存着学生们送给"黄老师"的教师节贺卡,泛黄的纸页上工整写着"清正廉洁"的祝福语。

天山北麓的牧民们常说:"再厚的雪也盖不住石头的棱角。"随着审查深入,这个隐藏在惠民工程背后的利益集团正逐渐浮出水面。专案组负责人透露,目前已冻结涉案资金1.2亿元,查封不动产37处,牵出相关责任人14名。此案的特殊性在于,腐败行为贯穿官员整个职业生涯,且退休后仍持续作案,给边疆地区政治生态造成深远影响。

在自治区纪委监委的通报中,黄三平案被定性为"系统性、持续性、隐蔽性腐败典型"。其精心设计的"三段式"敛财模式——在职时利用审批权寻租,临近退休突击审批项目,卸任后借公益平台洗钱——终究没能逃过新时代反腐利剑的锋芒。正如喀什老城茶馆里维族老人弹奏的热瓦普,琴弦绷得再紧,也终有断裂的时刻。

来源:时事评论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