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建民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那份刚刚签好字的遗嘱,窗外夕阳西下,橘色的光线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
王建民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那份刚刚签好字的遗嘱,窗外夕阳西下,橘色的光线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
60岁的他,回望这35年的婚姻生活,脑海里浮现出无数个片段:25岁时在小巷子里偶遇张美丽的那个下午,两人眼神交汇时的怦然心动;新婚夜里两人相拥而眠时的甜蜜承诺;还有昨天晚上,妻子冷冷地对他说出那句话时的决绝表情。
"建民,如果你真的破产了,我们就离婚吧。这么多年,我已经累了。"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一种从未有过的清醒涌上心头。
他想起了刚结婚时两人住在那间15平米小房间里的日子,想起了当时他们说过的海誓山盟,再看看现在这个200平米的豪宅,看看坐在对面沙发上正在敷面膜的妻子。
这么多年来,到底是什么维系着他们的婚姻?
01
1985年的秋天,25岁的王建民在国有工厂做技术员,月薪56块钱。那天下班后,他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回家,在经过菜市场旁边的小巷时,看见一个年轻女孩正蹲在地上收拾散落的苹果。
"需要帮忙吗?"王建民停下车子,主动询问。
女孩抬起头,是一张清秀的脸庞,眼睛很大很亮。"谢谢,我自己可以的。"
这就是张美丽,在纺织厂上班的女工,月薪42块。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之后的日子里,王建民总是会"碰巧"在那个巷子口遇到张美丽。他们从最初的点头之交,到后来的聊天,再到约会看电影、逛公园。
"建民,你说我们以后会怎么样?"有一天晚上,两人坐在河边的台阶上,张美丽忽然问道。
"我们会一直在一起,一辈子都不分开。"王建民握住她的手,"我会努力工作,给你最好的生活。"
"我不要什么最好的生活,只要我们两个相爱就够了。"张美丽靠在他的肩膀上,"就算以后住在茅草屋里,只要有你陪着我,我也开心。"
那时候的他们,真的以为只要相爱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02
1986年春天,两人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在工厂的礼堂里办的,来了几十个同事朋友。王建民穿着借来的西装,张美丽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两人在简陋的舞台上交换了戒指。
"美丽,我发誓这辈子只爱你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疾病还是健康。"王建民看着妻子的眼睛认真地说。
"我也是,建民。我们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张美丽的眼中闪着泪花。
新房是厂里分配的一间15平米的小房间,只能放下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小桌子。两人挤在这个小空间里,却觉得无比幸福。
"建民,你看这里还能放个什么?"张美丽指着墙角的空地。
"放个书架吧,我想多读点书,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好,我支持你。我们省点钱,慢慢买家具。"
那时候,两人的所有家当加起来不超过500块钱,但他们有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对彼此深深的爱意。
每天下班后,王建民会去菜市场买最便宜的菜,张美丽负责做饭。两人围着小桌子吃饭,聊着白天工作中的趣事,计划着周末去哪里玩。
"建民,今天厂长夸我工作认真呢。"
"真的?我就知道我老婆最棒了。"
"你呢?有什么好消息?"
"师傅说我技术进步很快,可能年底会有机会升职。"
"太好了!到时候工资涨了,我们就能买个大一点的房子。"
"嗯,到时候给你买最漂亮的裙子。"
那些日子虽然清贫,但充满了甜蜜和希望。
03
结婚第三年,张美丽怀孕了。这给小两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无尽的喜悦。
"建民,我们要有孩子了。"张美丽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真的?"王建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太好了,我要当爸爸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压力。孩子的奶粉钱、尿布钱、医药费,都需要钱。王建民开始加班加点工作,还在业余时间做一些技术咨询来增加收入。
"美丽,你在家好好养胎,钱的事情交给我。"王建民每天回家都很疲惫,但看到妻子,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建民,你太辛苦了。要不我也找点轻松的活干干?"
"不行,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孩子出生后,是个儿子,取名王小宇。看着怀中的婴儿,王建民发誓要给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那段时间,王建民经常工作到深夜,周末也在加班。张美丽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虽然辛苦,但从来没有抱怨过。
"建民,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没事,趁年轻多拼一点,以后就轻松了。"
"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们,但是我更希望你健康快乐。"
"美丽,再过几年,等我攒够了钱,我们就买大房子,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那时候的张美丽总是很理解和支持丈夫,她相信只要两人齐心协力,一定能创造更好的生活。
0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王建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决定辞职下海经商。
"美丽,我想辞职做生意。"王建民和妻子商量。
"做什么生意?"张美丽有些担心,"现在工作稳定,孩子还小,是不是太冒险了?"
"我想开个小工厂,做电子零件。现在市场需求很大,机会难得。"
"可是我们没有启动资金啊。"
"我已经算过了,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再向朋友借一些,应该够了。"
张美丽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好,我支持你。大不了从头再来。"
就这样,王建民用尽了所有积蓄,还抵押了房子,开了一个小电子工厂。最初的几个月很艰难,几乎没有订单,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
"建民,要不我们还是算了吧?"看着愁眉苦脸的丈夫,张美丽心疼地说。
"再坚持一下,我相信会好起来的。"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们连房子都没有了。"
"不会的,我一定会成功的。美丽,你相信我好吗?"
张美丽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再次选择了支持:"好,我相信你。"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工厂终于接到了第一个大订单。从那以后,生意逐渐好转,王建民也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05
1995年,王建民的工厂已经发展到200多个员工,年营业额达到了几百万。他们搬进了120平米的新房子,买了第一辆轿车,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美丽,你看这房子怎么样?"王建民带着妻子参观新房。
"太大了,打扫卫生都要费好大功夫。"张美丽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眼中的喜悦掩饰不住。
"那就请个保姆嘛,现在咱们家也请得起了。"
"真的吗?以前想都不敢想。"
"当然,我说过要给你最好的生活,现在兑现了。"
那时候的张美丽开始注重打扮,买名牌衣服,做美容,参加各种太太聚会。她逐渐融入了企业家太太的圈子,学会了打麻将,学会了品红酒,学会了谈论股票和房价。
"建民,李太太说现在投资房产很赚钱,要不我们也买几套?"
"你懂这些吗?"
"我可以学啊,而且现在很多太太都在做投资。"
"好吧,不过不要投资太多,安全第一。"
王建民发现妻子变了,变得更加精明,更加关注金钱,也更加在意在朋友圈中的地位。但他觉得这很正常,毕竟生活条件好了,人的眼界和追求自然也会提高。
06
2000年后,王建民的事业越做越大,工厂扩建了好几次,还在其他城市开设了分厂。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奢华,住进了别墅,换了豪车,经常出国旅游。
"建民,你看这个包包怎么样?"张美丽拿着一个价值三万的名牌包。
"挺好看的,你喜欢就买。"
"还有这双鞋,是限量版的。"
"都买了吧,钱就是用来花的。"
张美丽的消费越来越高,衣帽间里堆满了各种名牌服装和包包。她还经常和太太朋友们比较,看谁买的东西更贵,谁的丈夫更成功。
"建民,王太太的老公又买了一栋别墅,在海边的那种。"
"哦,那你也想要吗?"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买一栋,毕竟现在生意这么好。"
"好,那就买一栋。"
那段时间,王建民为了满足妻子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更加拼命地工作。他觉得只要能让妻子开心,花多少钱都值得。
但他也发现,妻子对他的关心似乎越来越少了。以前她会关心他的身体,会等他回家吃饭,会听他讲工作中的事情。现在她更多的时间花在购物、美容和社交上。
"美丽,最近你都很忙啊,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吃饭聊天了。"
"没办法啊,现在社交活动太多,而且你不是也很忙吗?"
"但我希望我们能多一些时间在一起。"
"等忙完这段时间吧,现在确实走不开。"
王建民感到有些失落,但他告诉自己这是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07
2010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显现,王建民的工厂开始出现经营困难。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现金流紧张。
"美丽,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可能要节省一些开支。"王建民和妻子商量。
"什么困难?很严重吗?"张美丽放下手中的时尚杂志。
"主要是资金周转的问题,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缓解。"
"那我们要怎么办?"
"暂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比如那些奢侈品..."
"你的意思是让我降低生活标准?"张美丽的语气有些不悦。
"只是暂时的,等公司渡过难关就好了。"
"建民,我跟了你这么多年,现在生活刚刚好一点,你就要我降低标准?"
"不是降低标准,只是暂时节省一点。我们还有房子,还有车,生活质量不会有太大影响。"
"可是我的朋友们会怎么看?她们知道我们家出现经济问题,我还怎么见人?"
这是王建民第一次发现,妻子对面子和地位的在意超出了他的想象。在她眼中,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似乎比夫妻之间的患难与共更重要。
2018年,王建民58岁,一场意外的商业纠纷让他的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合作伙伴卷款跑路,银行贷款到期无法偿还,工厂面临破产清算的威胁。
那天晚上,王建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张美丽正在收拾行李。
"美丽,你这是在干什么?"
"我要去妹妹家住一段时间。"张美丽头也不抬地说。
"为什么?现在正是我需要你的时候。"
"建民,我们都快60岁了,我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什么意思?"
张美丽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来看着他:"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破产了,我们就离婚吧。"
"离婚?"王建民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我们结婚35年了,你要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离开我?"
"35年来,我陪你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富有,我已经付出了我的青春和最好的年华。现在我不想再回到从前的生活了。"
"可是我们当初说好的相濡以沫呢?说好的白头偕老呢?"
张美丽冷冷地笑了:"建民,都这个年纪了,还相信这些童话吗?"
她拉上行李箱的拉链,准备离开。临走前,她回头看了王建民一眼:"这些年来,我留在你身边是因为你能给我想要的生活。如果你不能继续提供这种生活,那我为什么还要留下?"
王建民呆立在原地,看着妻子决绝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35年的婚姻,究竟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其他什么东西上?他想起了25岁时那个说着"就算住在茅草屋里也开心"的张美丽,再看看现在这个为了维持生活水平而要离婚的女人。
然而,当他拿起手机想要拨通妻子电话时,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条银行短信,内容让他彻底惊呆了...
08
银行短信显示:王建民名下的联名账户被清空,余额为零。这个账户里原本有他准备用来周转的最后200万资金。
王建民立刻拨通了银行的电话。
"先生,您的联名账户确实在今天下午被另一位账户持有人全额取出。"客服人员解释道。
另一位账户持有人,就是张美丽。
王建民瘫坐在沙发上,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釜底抽薪。妻子不仅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选择离开,还带走了他最后的资金。
他拨通了张美丽的电话。
"钱是你取的?"
"是我取的。"张美丽的声音很平静,"那是我们的共同财产,我有权处置。"
"但是你知道我需要那笔钱来救公司!"
"建民,我已经决定和你离婚了,我需要保障自己的后半生。"
"35年的夫妻,你就这么对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张美丽的声音:"建民,我们都60岁了,我想跟你说点真话。"
09
"什么真话?"王建民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和你在一起,确实不是因为爱情。"张美丽的话如同重锤击在王建民心上。
"你说什么?"
"年轻的时候我确实爱过你,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说不清楚了,那种感觉就没有了。"
王建民感觉天旋地转:"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这个婚姻?"
"因为你能给我想要的生活啊。"张美丽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漠,"从我们搬进大房子开始,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经济保障更重要的了。"
"可是我们有过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那些回忆都是真的,但那是以前。人会变的,建民,包括感情也会变。"
"那你这些年来对我的关心,对我的体贴..."
"那些都是我的义务。作为妻子,我需要照顾你,支持你,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赚钱,给我更好的生活。"
王建民终于明白了,这些年来妻子的所作所为,都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一种交换关系:她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他提供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
"建民,我知道这样说很残酷,但我们都到这个年纪了,没必要再自欺欺人了。"张美丽继续说道,"婚姻就是一种合作关系,你提供你的价值,我提供我的价值。现在你的价值没有了,这个合作关系自然也就结束了。"
10
挂了电话后,王建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别墅里,回想着这35年的婚姻生活。
他想起了刚结婚时,张美丽确实很爱他。那时候她会为了他省吃俭用,会在他生病时彻夜不眠地照顾他,会在他遇到挫折时给他鼓励和支持。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王建民仔细回忆,大概是在他们生活条件改善之后。当他能够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时,张美丽对他的爱似乎就转化成了一种依赖和期待。她开始更多地关注他的赚钱能力,而不是他这个人。
他想起了这些年来妻子的种种表现:她从来不关心他的内心想法,只关心他的事业是否成功;她从来不在意他的身体健康,只在意他能不能继续赚钱;她和他的交流越来越少,除了讨论钱的问题。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婚姻已经从爱情转化成了一种商业合作关系。
11
几天后,王建民收到了张美丽发来的离婚协议书。
他仔细看了看协议的内容,张美丽要求分割一半的财产,包括房产、股票、存款等等。按照现在的市价计算,即使公司破产,她也能分到几千万的资产。
"够她下半生衣食无忧了。"王建民苦笑着说。
他想起了35年前结婚时两人的海誓山盟,想起了那个说"只要我们相爱就够了"的年轻女孩。时间真的能够改变一切,包括一个人的内心。
但是,他也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来,他是否也把妻子当成了一种工具?他需要一个贤内助来照顾家庭,需要一个社交伴侣来参加各种活动,需要一个面子工程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他给妻子提供金钱和地位,妻子给他提供照顾和陪伴。这确实是一种价值交换,而不是纯粹的爱情。
"也许她说得对。"王建民想,"婚姻就是一种价值互换。"
12
离婚手续很快就办完了。张美丽拿到了她想要的财产,王建民则背负着巨额债务,准备宣布破产。
在最后一次见面时,张美丽对他说:"建民,我不恨你,你也不要恨我。我们都只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做选择而已。"
"我不恨你。"王建民平静地说,"我只是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夫妻能够白头偕老,而有些不能。"
张美丽看着他,等待他的答案。
"能够白头偕老的夫妻,不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有多深,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持续地为对方提供价值。"王建民缓缓说道,"当一方无法再提供价值时,这段关系就会结束。"
"你现在才明白?"张美丽笑了,"我以为你早就知道了。"
"是的,我60岁才明白这个道理。"
王建民想起了那些白头偕老的老夫妻。男人提供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女人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照顾。这种价值交换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所以他们能够相伴一生。
而那些中途分手的夫妻,往往是因为某一方无法再提供对方需要的价值了。
13
破产后的王建民搬到了一间小公寓里,开始了新的生活。没有了事业的压力,没有了婚姻的束缚,他反而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35年的婚姻,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妻子都从这种价值交换中获得了满足。
他提供了金钱和地位,让妻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妻子提供了照顾和陪伴,让他有了稳定的后方支撑。这种交换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问题在于,当他无法继续提供价值时,这种交换关系就无法维持了。
"也许这就是现实。"王建民想。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年轻时会以为只要相爱就能相濡以沫。因为年轻人往往高估了爱情的力量,低估了现实的压力。当生活的重担压下来时,纯粹的爱情往往就会变质。
但这不意味着爱情是虚假的。在适当的条件下,爱情确实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只是在长期的婚姻关系中,价值交换往往比爱情更重要。
14
一年后,王建民在一个公园里遇到了一个老朋友。
"建民,听说你离婚了?"老朋友关心地问。
"是的,去年离的。"
"真是想不到,你们不是一直很恩爱吗?"
"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王建民停顿了一下,"老李,你觉得什么样的夫妻能够白头偕老?"
老朋友想了想:"大概是那些真心相爱的吧?"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我有不同的看法。"
"什么看法?"
"我觉得能够白头偕老的夫妻,是那些能够持续为彼此提供价值的。"王建民认真地说,"爱情只是婚姻的起点,但不是终点。真正维持婚姻的,是双方的价值交换。"
老朋友有些不理解:"什么意思?"
"比如说,丈夫提供经济保障,妻子提供情感支持;或者丈夫提供社会地位,妻子提供生活照料。只要这种交换是平衡的,婚姻就能维持下去。"
"这样说起来,婚姻就像是一场交易?"
"在某种程度上,是的。"王建民点头,"当然,这不是说婚姻中没有感情,而是说感情需要物质基础来支撑。"
15
两年后,王建民写了一本书,叫做《60岁的觉醒:婚姻中的价值交换》。
在书中,他详细分析了自己35年婚姻的经历,探讨了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区别。
"年轻时,我们以为婚姻是爱情的延续,以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相伴一生。"他在书中写道,"但是经历了35年的婚姻生活,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婚姻是一种合作关系,双方需要为对方提供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情感上的,还可能是社会地位上的。当这种价值交换是平衡和持续的时候,婚姻就能维持下去。"
"这并不意味着婚姻中没有爱。爱依然存在,但它更多的是表现为对对方价值的欣赏和感激。当你的伴侣能够为你提供你需要的价值时,你自然会对他产生感激和依恋,这就是婚姻中的爱。"
"所以,能够白头偕老的夫妻,不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有多深,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持续地为对方提供价值,并且这种提供是相互的、平衡的。"
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读者都说,这本书让他们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婚姻关系。
16
现在,王建民65岁了。他依然一个人生活,但他并不感到孤独。他有了新的人生感悟,也有了新的朋友圈子。
有时候会有人问他是否后悔那段婚姻。
"我不后悔。"他总是这样回答,"那35年的婚姻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包括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婚姻。"
"虽然最后以离婚告终,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从这段关系中获得了满足。我得到了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称职的妻子,她得到了富裕的生活和稳定的保障。这种交换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问题在于,我没有意识到这种交换关系的本质,以为这就是爱情。当我无法再提供她需要的价值时,我还期待她会因为爱情而留下,这是不现实的。"
"现在我明白了,婚姻就是一种价值交换。这个认识可能有些残酷,但它是真实的。只有认清了这个真实,我们才能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婚姻关系。"
17
有一天,王建民收到了张美丽的短信。
"建民,看了你的书,写得很好。"
王建民回复:"谢谢。你过得还好吗?"
"很好,我用分得的财产投资了一些项目,现在生活很安稳。"
"那就好。"
"建民,其实我一直想对你说,我并不是完全没有感情的人。"
王建民看着这条短信,等待她的下文。
"年轻的时候我确实很爱你,即使后来感情淡了,我对你也还是有感激的。毕竟你给了我那么多年的好生活。"
"我知道。"
"只是当面对现实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道路。也许这很自私,但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
王建民想了想,回复道:"我不怪你,美丽。我们都只是在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而已。"
"谢谢你的理解。其实你的书说得对,婚姻确实是一种价值交换。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是的,人们更愿意相信童话故事。"
"但童话故事毕竟不是现实。"
18
在王建民的新书签售会上,一个年轻的读者问他:"王老师,您觉得既然婚姻是价值交换,那还有必要结婚吗?"
王建民想了想,认真地回答:"当然有必要。价值交换并不意味着婚姻是冷冰冰的商业关系。"
"怎么理解?"
"首先,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包括精神的、情感的价值。一个人的陪伴、理解、支持,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价值。"
"其次,当你为对方提供价值,对方也为你提供价值时,你们之间会产生深深的感激和依恋,这种感觉和爱情很相似,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成熟的爱情。"
"最重要的是,这种价值交换是相互的、长期的。它能够给双方带来稳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这是单纯的浪漫爱情无法提供的。"
另一个读者问:"那如何确保这种价值交换是平衡的呢?"
"这就需要双方都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为对方创造价值。"王建民回答,"比如,丈夫不能因为结了婚就不思进取,妻子也不能因为有了保障就疏于照顾家庭。"
"只有当双方都在努力为对方提供价值时,这种交换关系才能长期维持下去。"
19
王建民的第二本书《如何经营价值交换式的婚姻》也即将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更加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婚姻理论。
"很多人听到'价值交换'这个词,就觉得很功利,很冷漠。"他在书中写道,"但实际上,这是婚姻关系的客观规律。"
"每个人进入婚姻,都是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某种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爱情,可能是陪伴,可能是安全感,也可能是经济保障。当你的期望得到满足时,你就会感到满足和幸福。"
"问题在于,很多人只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价值,而不愿意为对方提供价值。或者,他们提供的价值和对方的需求不匹配。这样的婚姻当然不会幸福。"
"真正成功的婚姻,是双方都能为对方提供他所需要的价值,而且这种提供是心甘情愿的、持续的。"
"当你真心为对方着想,努力满足对方的需求时,对方也会被你的真诚感动,从而更加珍惜你。这种相互的关怀和珍惜,就是婚姻中最美好的感情。"
20
现在,王建民经常在各地举办讲座,分享自己对婚姻的理解。很多夫妻听了他的讲座后,都说对自己的婚姻有了新的认识。
"王老师,我和我老公总是吵架,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办?"一位女士问道。
"你们为什么吵架?"
"他总是不理解我,我觉得他不爱我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他提供了什么价值?他需要什么?"
女士愣了一下:"我...我每天给他做饭洗衣服,照顾家庭。"
"那他为你提供了什么?"
"他赚钱养家。"
"看起来你们的价值交换是平衡的,但为什么还会有矛盾?"
女士想了想:"可能是我们对彼此的期望不一样?"
"对了。"王建民点头,"很多夫妻的问题就在于此。你希望得到的价值和他能够提供的价值不匹配,他希望得到的价值和你能够提供的价值也不匹配。"
"那该怎么办?"
"要么调整期望,要么提升能力。要么你降低对他的期望,要么他提升自己提供情感价值的能力。"
"这样不是很累吗?"
"婚姻本来就需要经营。"王建民笑了,"如果你想要一段幸福的婚姻,就必须为此付出努力。"
21
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主持人问王建民:"您的理论会不会让年轻人对婚姻失去信心?"
王建民摇了摇头:"相反,我觉得这个理论能够帮助年轻人建立更加现实、更加稳定的婚姻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你明白了婚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时,你就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为对方创造价值。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以为有了爱情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比如说,一个男人如果明白妻子需要安全感,他就会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经济能力。一个女人如果明白丈夫需要理解和支持,她就会更加关心丈夫的内心世界。"
"当双方都在努力为对方创造价值时,他们的关系自然会越来越好。这种基于相互创造价值的感情,比单纯的浪漫爱情更加稳固,也更加持久。"
主持人点了点头:"您能给年轻人一些建议吗?"
"我的建议是:进入婚姻前,要想清楚自己能够为对方提供什么价值,对方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价值。如果这种价值交换是不平衡的,或者是不可持续的,那最好慎重考虑。"
"进入婚姻后,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对方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要学会感激对方为你提供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价值交换式的婚姻同样可以充满感情,充满温暖。当你真心为对方着想,努力让对方幸福时,你们之间的感情会比任何时候都要深厚。"
22
现在,王建民70岁了。回望自己的一生,他觉得那段失败的婚姻反而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没有那次破产,没有那次离婚,我永远不会明白婚姻的真正本质。"他在日记中写道。
"60岁时的那次觉醒,让我重新认识了人性,认识了感情,也认识了自己。虽然代价有些沉重,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现在的我,虽然一个人生活,但内心很平静,很充实。我不再对人性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再对感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接受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也接受了自己的真实状况。"
"如果还有机会结婚,我会选择一个能够和我进行价值交换的伴侣。我会为她提供我能够提供的价值,她也会为我提供她能够提供的价值。我们不会有过高的期望,但会有真实的关怀。"
"也许这样的关系不如年轻时的爱情那么浪漫,但它会更加稳定,更加持久。因为它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幻想基础上的。"
王建民合上日记本,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夕阳。70岁的他,终于理解了生活的真谛:不是所有的童话都能成为现实,但现实本身也有它的美好。关键是要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它,用正确的方式去经营它。
能白头偕老的从来不是因为爱,而是价值互换。这个道理虽然有些残酷,但它是真实的。只有认清了这个真实,才能建立起真正稳固和幸福的人际关系。
来源:元宇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