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做儿童心理咨询好些年了,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孩子。其中有个叫小宇的男孩,他的情况让我一直记在心里。小宇的父母关系不好,家里常常争吵。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在学校总是独来独往,成绩也越来越差,整个人特别没自信,脸上难得有笑容。看到他这样,我就琢磨着,像小宇这样在不好的
我做儿童心理咨询好些年了,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孩子。其中有个叫小宇的男孩,他的情况让我一直记在心里。小宇的父母关系不好,家里常常争吵。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在学校总是独来独往,成绩也越来越差,整个人特别没自信,脸上难得有笑容。看到他这样,我就琢磨着,像小宇这样在不好的原生家庭环境里的孩子,到底要怎么发展健全人格呢?
后来我总结出了三个关键突破点,能帮孩子突破原生家庭的限制。
先说建立外部支持系统。就拿小宇来说,他在学校碰到了一位好老师。这位老师发现小宇画画有天赋,就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还经常和他聊天,给了他很多关心和支持。在老师的影响下,小宇慢慢和同学们熟络起来,交了几个好朋友。他们一起画画、探讨学习,小宇不再孤单,从朋友和老师那里得到了在家庭里缺失的温暖和鼓励。有了这样的外部支持,小宇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有了外部支持还不够,孩子还得主动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小宇喜欢读名人传记,从书里他知道很多人都经历过困难,却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他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记录下来。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他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和选择,逐渐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追求什么。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再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除了这些,青春期叛逆期的心理特点也能好好利用。小宇到了青春期,有了一些叛逆的想法。但他没有把这种对抗情绪用在和父母顶嘴上,而是转化成了探索世界的动力。他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去公园做环保宣传。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懂得了自己的责任,变得更加成熟。
知道了这三个突破点,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5个能马上实施的日常训练方法。
第一个是参加社区活动。就像小宇参加志愿者活动一样,孩子可以通过这个拓展社交圈,认识不同的人,学会与人相处。可以鼓励孩子定期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比如每个月参加一次环保活动。在活动中,孩子能结交新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第二个是写日记。这是个培养自我对话习惯的好办法。让孩子每天花十几分钟,把当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写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梳理自己的情绪,反思自己的行为。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日记本,这样他们会更有写日记的动力。
阅读也很重要。给孩子选适合他们年龄的书籍,让他们在书的世界里学习知识、获得力量。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每周读一本好书,然后一起讨论书里的内容。通过阅读,孩子能从别人的故事中汲取经验,更好地认识自己。
培养兴趣爱好也必不可少。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项兴趣活动,像绘画、音乐、体育等。在兴趣活动中,他们能找到乐趣和自信。可以让孩子报名参加兴趣班,系统地学习。
最后一个是设定目标。帮助孩子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每天背几个单词,每周学会一首新歌。当孩子实现目标时,会有成就感,也能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可以把目标写在纸上,贴在孩子的房间里,让他们随时能看到。
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30天改变计划。前10天,让孩子每天参加社区活动,和不同的人交流;中间10天,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最后10天,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争取有新的进步。
其实像小宇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原生家庭不好确实会影响孩子,但并不是没办法改变。只要孩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建立外部支持、培养自我认知、利用青春期特点,再加上日常训练,就有可能发展健全人格。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只要行动起来,一定能突破原生家庭的限制,拥有美好的未来。
来源:小蕾育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