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3年底,我读了《历史研究》1982年第六期发表的著名学者葛剑雄《略论我国封建社会各阶级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有点收获。他论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变化,从秦代一直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秦、汉、唐等朝在籍人口一一做了介绍。与此同时,还介绍了马克思的观
原创作品:美国思想殖民者有否直接或者间接编辑中国历史教科书?
1983年底,我读了《历史研究》1982年第六期发表的著名学者葛剑雄《略论我国封建社会各阶级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有点收获。他论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变化,从秦代一直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秦、汉、唐等朝在籍人口一一做了介绍。与此同时,还介绍了马克思的观点,“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三卷第六九二页)这对我来说,那是求之不得的,因为我是个中学历史教师,研究人口变化缺乏理论指导。
于是,我就来个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以1368年明朝建立为界,把明清时期和以前各个时期的人口变化区别开来,结果结论是,在1368年明朝建立以前,我国总人口时起时落十分明显,即使到了封建社会繁荣时期——唐朝,也是如此。那时虽有贞观之治,但七八十年之后,总人口才达3700多万,而明朝自创建后不到26年,总人口就突破6千万,拥有6054万,到它临近灭亡的天启三年(1623)总人口还有5165万。由此可见,明王朝经济比以往繁荣多了。至于其后取而代之清朝前期社会经济,那就更加繁荣了,要不,几倍于明代人口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元代极盛时期全国总人口才5300多万,而1840年我国总人口却高达41200万,后者相当于前者8倍!这就是说,1368年至1840年是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显著发展的年代,否则中国人口就不会翻了三番多。马克思关于人口变化规律的论述使我加深了对中国古代社会整个发展史的认识。
有体会,动笔写,把《试论明清城乡人口变化》写出来,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明建立说”。后来1986年7月,《中学历史教学》第四期发了这篇表拙作。
但是,到了2002年6月退休,中国历史教科书还是老生常谈,说中国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开始资本主义萌芽,到鸦片战争前夕还是没完没了。
后来我又不断发现历史教科书出差错多,特别是宋朝历史。现在,我不禁要问:美国思想殖民者有否直接或者间接编辑中国历史教科书?否则,原则性错误绝不会那么多!
来源:林劲松46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