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的河北大名,秋高气爽,阳光正好,一场关于花生的国际盛会在此热烈启幕。国际花生产业与科技创新大会暨2025年国际花生年会,吸引着全球目光聚焦,近400位来自花生产业相关的生产、加工与贸易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地方政府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花生之约。
一粒花生吸引世界
9月的河北大名,秋高气爽,阳光正好,一场关于花生的国际盛会在此热烈启幕。国际花生产业与科技创新大会暨2025年国际花生年会,吸引着全球目光聚焦,近400位来自花生产业相关的生产、加工与贸易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地方政府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花生之约。
大会开幕式上,气氛庄重而热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卢景波等领导嘉宾的致辞,如声声号角,拉开了这场花生产业发展探讨的序幕。“科技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赋能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高悬在会场醒目处,也深植于每一位参会者心中,引领着接下来的交流与碰撞。
自2020年启动的“全球花生加工品质评价与基础数据库构建”国际大科学计划,在会上公布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已与14个国家签署双边合作协议,搭建起4个国际合作平台,承担3项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开展全球花生品种资源分析与评价,成果斐然。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背后,是全球花生科研人员携手共进的见证——累计检测非洲花生品种资源492份、获取数据16236条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篇,出版国际学术著作1部,还荣获2025年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与2024年IUFoST全球食品工业奖。这不仅是科研成果的闪耀,更是花生科研领域国际合作的胜利,让小小的花生成为联结世界的纽带。
在会议现场,特邀嘉宾星光熠熠。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副校长金正宇教授等行业巨擘端坐台下,为会议注入厚重的学术力量。开幕式上的揭牌与签约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高油酸花生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大名县人民政府携手种下的科技种子,未来必将在高油酸花生产业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产业发展的科技中枢。随后的7个政产学研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各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恰似一场产业联姻,为花生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专家们的发言如智慧星辰照亮前路。中国工程院金征宇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王强院士等大咖纷纷上台,带来前沿观点与深度剖析。王强院士以“花生油与花生蛋白新产品创制理论与实践”为题,深入分析我国花生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优势与挑战,为产业升级指明方向。他的话语间,仿佛能看到高油酸花生油、甘油二酯油以及高附加值花生蛋白产品等创新成果正逐步走向市场,重塑花生产业格局。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粮油部主任孙宇、印度油料及农产品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Rutuparna Dhananjay Dole等花生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家也相继登台,从市场、国际合作、科研创新等多个维度,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他们的发言或着眼国内市场的深耕细作,或放眼国际市场的拓展布局,每一个观点都在会场上引发阵阵思考的涟漪。
大会期间,“大名县花生产业发展座谈会”气氛热烈,参会者们各抒己见,围绕大名县花生产业的提档升级畅所欲言。实地参观大名县一品一播产业园和河北京馨泉食品有限公司时,大家更是深入生产一线,聚焦高油酸花生品种推广、加工工艺革新等重点方向,交流经验、碰撞思想,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为大名县花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同期举办的“科技创新 助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展览展示与科普活动,宛如一座花生科技的宝库。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通过展板、论文集、科技成果手册、产品实物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我国花生产业在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制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从传统花生制品到创新型花生蛋白饮品、休闲食品等,琳琅满目的展品,诉说着花生产业从传统迈向创新的华丽转身,彰显出我国花生加工产业蓬勃的发展活力。
这场大会,是花生的盛会,更是全球花生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一粒花生,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世界目光,汇聚全球智慧,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推动全球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与方案,也让我们对花生产业的未来充满无限期待 。
来源:生态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