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历史连载756-中国第一家中德合资电信企业-北京国际交换-90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7:00 2

摘要:1988年10月31日:由中德双方合作投资的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BISC)的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和德国外长根舍出席。新公司生产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数字公共电话交换系统(EWSD)。成立BISC的初衷是国家想要“以市场换技术”。

媒体评价BISC:“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名优企业,是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壮大的中国合资企业的一个成功而优秀的典型。”

北京国际交换BISC(1990年-2004年)-北京西门子通信SCNB(2004年-2009年)-诺基亚西门子通信NSN(2009年-2013年)-诺基亚通信NSN(2013年-2017年)

1988年10月31日:由中德双方合作投资的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BISC)的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和德国外长根舍出席。新公司生产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数字公共电话交换系统(EWSD)。成立BISC的初衷是国家想要“以市场换技术”

1990年11月16日:中方四家企业控股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资的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BISC)领取营业执照正式成立,投资总额8264万美元,一期投资总额6462万美元,注册资本4552万美元。持股比例:西门子(中国)40%、北京控股40%、国营北京有线电厂8.6%、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8.67%、北京电信投资有限公司2.73%。从事西门子公司的EWSD程控数字交换机及数据网络产品的生产,并提供EWSD交换网/局和数据网络产品的规划、设计、安装、开通及技术服务、维修服务。BISC公司是西门子公司在海外最大的EWSD生产基地、西门子在中国最大合资企业

1991年10月29日:BISC生产线正式投产,西门子公司执行总裁卡斯克博士、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和邮电部副部长谢高觉等出席开工典礼。

BISC成立初期:90%的零件和元器件从德国西门子公司直接进口,为此要附加30%的采购管理费,使原材料成本大大提高。

1991~1995年:产量逐年增加,销售额年均增长46%; 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3%。1993~1995年:年均纯利润1.5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由8%上升到16%。

1992年-1994年:BISC入选“北京市十佳企业”和“全国百强企业”。

1993年:BISC入选“1993年全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利税十强企业”。

1994年:BISC入选“1994年全国300家最大股份制造业”。

1997年3月:BISC内部发行的第六期报纸

1997年左右:经过六年多的努力,BISC直接从西门子采购的原材料占总量的比例已经从最初的90%降低到50%左右,采购成本降低了30~40%,为EWSD交换机价格的降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93年-1997年:BISC的荣誉

1998年:BISC开始为数据通信产品做准备。

1999年:BISC的服务部总经理赵炳弟被提升为BISC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的服务、销售和研发工作。

1999年:BISC推出“SURPASS-网络无限”NGN解决方案。

1999年11月:德国总理施罗德与BISC总裁和专家合影。

2000年: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

2000年8月:试刊号:BISC之声(2000年第一期)

2000年10月:EWSD销售合同累计超过4000万端口。BISC的核心技术仍由西门子研发中心提供,BISC做的是在西门子提供的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外围进行开发。所以这些年来BISC只拿到了投资收益,没能拿到看家技术本领。因为当初合作的条款中,西门子对自己的技术研发设计了保护条款。

2002年:BISC的销售总额20多亿,

2003年上半年:BISC的销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

2003年7月:BISC常务副总裁刘铁锋向记者介绍:BISC已经建立起五个产品系列,具备了提供除蜂窝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以外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国内固定电话网的主流交换机型EWSD,以及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SURPASS;全球市场份额第二,国内在前5位的宽带接入ADSL产品XpressLink;占据国内20%市场份额的从边缘到核心数据网的JuniperM系列和T系列路由器产品占据国内40%市场份额的Juniper宽带接入服务器产品ERX;国内运营商积极投资建设的3.5G和26G的宽带无线接入WalkAir1000和WalkAir3000产品等。

BISC由盛及衰的故事:

2001年:BISC完成产值24亿元,利润高达8亿元。2002年:BISC获得运营商交换机订单1000万线。2002年底:BISC交换产品销售额与华为的比例为0.6:1。BISC公司开始走下坡路2003上半年:BISC获得运营商交换机订单不到300万线。BISC与华为的销售额差距被迅速拉大到0.3:1。2003年:BISC开始拓展产品线,实现全面转型。成立了BISC公司网络方案部。BISC押宝ISDN,昙花一现的ISDN被ADSL取而代之,导致BISC大量ISDN产品积压2003年8月起:BISC严重亏损。“停产”、“裁员”、“重组”、“BISC是另外一个巨龙”等消息甚嚣尘上。2003年年底:BISC开始裁员。

截止2003年:BISC在国内市场一共累计拿下EWSD 6000万线的交换机市场西门子BISC成为仅次于上海贝尔的第二大窄带交换机供应商,占其全球市场销售额20%强

BISC变身为SCNB的故事:

2003年下半年:西门子试图将增加其在BISC中的股权,并一直与中方合资伙伴就相关事宜进行磋商以取得BISC的管理控制权。2004年1月9日:北京兆维科技与西门子中国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24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2%股权。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和北京电信投资公司分别将其2%和1%股权转让给受让方。2004年1月15日:北京企业技术有限公司将4%和16%股权分别转让给Belvory Assets Limited和Cartwright Group Limited公司,共2400万美金。2004年7月:BISC公司加速裁员,员工总数预计从1600人缩减到1000人2004年7月29日: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重组的新闻发布会。历时18个月的谈判,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BISC)更名为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SCNB)。西门子所持股份由原40%上升为67%,西门子从BISC的参股方转为控股方,公司由合资公司变成一家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会上,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炳弟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韦思德,共同为新的SCNB公司名称揭幕。SCNB主打下一代通信系统SURPASS,涵盖下一代交换、传输与接入全领域,SCNB会成为西门子在海外最大的通信产业基地。BISC原来的1200名员工全部转入新公司。即将成为西门子通信集团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的史可夫说:“我们还将加大这里的研发力量,把目前的研发队伍再增加两倍,扩大到300人。”西门子信息通讯集团总裁保利致辞依据西门子规划,SCNB将以中国为主,覆盖亚太,兼顾全球。SCNB成为西门子在海外最大的通信产业基地。因为年初达成的最终协议规定:西门子控股,中方股东作法人代表。原BISC公司副总裁、现兆维集团董事长赵炳弟出任SCNB的董事长。赵炳弟表示:此次中方4个股东出让股权,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大家都认为光靠EWSD未来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因此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西门子技术和产品。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公司SCBN的管理团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穆箬(原BIS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刘铁峰、首席财务官沙德和高级副总裁高俊峰。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公司展出的产品

SCNB变身为NSN的故事:

2006年:SCNB的2006年经审计后的净资产-11114.7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33533.26万元,净利润亏损22500.16万元

2007年12月17日:兆维科技董事会审议通过《转让所持有的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转让6.6%股权。

2009年6月19日:中外合资变更为外国法人独资,公司更名为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网络(北京)有限公司(NSN)

2013年10月21日:公司更名为诺基亚通信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6日:公司注销

参考资料:1、《通信历史连载79-西门子通信在中国这些年》时游

来源:时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