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决定人生成败的,不是背景,不是学历,而是这两个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3 10:00 4

摘要:信心满满定下目标,却在几周甚至几天后就开始动力不足,最后不了了之?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信心满满定下目标,却在几周甚至几天后就开始动力不足,最后不了了之?

都说坚持很难,难就难在——结果不会立刻发生,热情却消磨得飞快。

但是假如坚持下去,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01.

曾国藩:有恒,才是真正的天才

说起坚持这件事,就不得不提晚清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一生将“有恒”视作最高修养。

他三十岁立志做圣人,制定“自我管理十二条”,屡屡受挫、反复失败,却始终不弃。

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

他坚持写日记到生命最后一刻,用一辈子“慢火温炖”般地修炼自己。

他不是天生奇才,却靠恒心,成为后世敬仰的人。

恒心,本质上是一种温柔的强大—

它不张扬,却是真正能带来改变的底层力量。

所谓“天才走得快,但有恒的人走得远。”

02.

圣地亚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

很多人笑他固执,劝他放弃,但他仍坚持在第八十五天清晨出海。

最终,他遇到一条大马林鱼,历经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将鱼带回——哪怕最后,只剩一副鱼骨。

他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真正的坚持,有时不在乎结果是否圆满,而在于:

你是否竭尽全力、无愧于心。

坚持,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谈判:

人生很多事,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03

粥佐罗:3年300万字,从沉默少年到写作导师

《学会写作》作者粥左罗,出身山东的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沉默寡言,长得也不出众,他自己的爷爷还预言他连大学都考不上。

但他不仅考上了,还抓住了新媒体写作的风口。

他在大约3年的时间里,累计写了300万字。

这相当于平均下来,每年百万字,每天都要写下近2800字。

这种高强度和持续性的输出,为他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功底,也成为他日后成就的重要基石。

粥左罗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他就像“竹子”一样,在破土而出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地下默默扎根,才迎来了后来的快速成长。

04.

先做三个月,再说行不行

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方向不对,而是放弃得太早。

我在2016年注册了公众号,2018年,发出第一篇文章。然而七年过去了,我虽然还在写,却经常是断断续续的。

说完全没成绩,也不客观——偶尔写出过小爆款;但说真有成果,也确实谈不上。

更多时候,我都在“立目标→停更→重新开始”的循环里打转。

好几次想彻底放弃,但心底总有个声音问:

“如果再坚持一下呢?”

于是我又开始写,哪怕数据依然不起眼。我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等来转机。

很多时候,坚持不是为了立刻成功,而是不给自己留下“我本可以”的遗憾。

粥左罗说:“这个世界有一条必然成功之路——做一件事,长期持续做下去,做足够久。”

如果你也想改变,却总是迷茫而反复,不如从这个小小的承诺开始:

找准一件事,沉下心,先做三个月。

三个月不长,足以让你养成一个习惯,也足以让你判断,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坚持。

时间不语,但从不辜负那些不放弃的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读书旅行茶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