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可以团结到什么程度]网友分享:国家危难,钱和命甘愿付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3 08:04 3

摘要:评论区里,有人晒老家村口连夜支起的救灾棚,有人贴出自己排队献血的照片,还有人把刚领到的工资直接转进了公益账户。

“真到事儿上,才知道什么叫一家人。

刷到这条评论时,手机电量只剩7%,却舍不得关屏。

评论区里,有人晒老家村口连夜支起的救灾棚,有人贴出自己排队献血的照片,还有人把刚领到的工资直接转进了公益账户。

没有口号,全是行动。

2020年武汉封城那天,朋友圈第一条动态是“缺医护”,第二条就变成了“我报名”。

三天后,全国调了4.26万名白衣战士,高铁票售罄,民航临时加开“专机”。

一位护士在日记里写:“登机前没敢告诉爸妈,只说去出差。

”落地那天,她收到父亲短信:家里饺子包好了,等你回来下锅。

这种“全民皆兵”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汶川地震时,四川老乡把自家腊肉挂成一排,免费送给救援队;郑州暴雨,地铁里的陌生人把最后一口水分给晕倒的姑娘;重庆山火,摩托车队顶着40℃高温往山上送灭火器,头盔烤得烫手,没人喊停。

网友说得好:“平时各过各的,关键时刻自动组队。

数据更直白。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应急管理部72小时内调集帐篷3.6万顶、棉被11万床,全部来自“全国一张网”的储备库。

去年河北涿州洪水,民间救援队三天集结了800多艘冲锋舟,比官方调拨还快半天。

这不是谁指挥谁,是骨子里的默契:你冲一线,我守后方。

扶贫那会儿,村干部最头疼的是“怎么让懒汉动起来”。

后来他们想了个招:把脱贫户分红大会办成年货节,谁家养的黑猪卖得好,现场敲锣打鼓发红包。

第二年,懒汉主动申请养猪,理由简单粗暴:“不想在全村人面前丢脸。

”2021年宣布消除绝对贫困时,有人算了笔账:平均每个贫困村背后,有2.3个对口帮扶单位、17个微信群、无数笔“你五十我一百”的转账。

现在的小孩更绝。

北京某小学开非遗课,教做风筝。

有个六年级男生把爷爷的老手艺改良成“能飞800米的无人机风筝”,视频发到B站,弹幕刷屏“老祖宗的DNA动了”。

老师说,以前怕传统文化失传,现在得拦着孩子别创新太快——怕爷爷跟不上。

国际上,中国维和部队在马里修公路,当地小孩追着军车喊“China good”。

有个山东兵把自家煎饼分给他们,小孩第二天举着用树枝做的“山东大煎饼”模型站岗。

联合国官员感慨:“这不是援助,是传染——把团结传染给了全世界。

说到底,团结不是开会喊出来的,是半夜三点邻居敲门“我家漏水了借个盆”,是疫情时小区群里“谁家有多余的退烧药”,是山火现场那句“我熟路,跟我走”。

它藏在给灾区寄快递时备注的“不用写我名字”,也藏在每次灾难后微博热搜里那个永远挂在前三的词条:#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有位网友总结得妙:“我们这一代,没经历过战争,但学会了怎么打另一场仗——和灾难、贫穷、病毒打。

武器是泡面、是口罩、是共享充电宝,战术叫‘不抛弃一个’。

下次再遇到事儿,别问“我能做什么”。

看看身边人,答案已经写在行动里。

来源:完美菠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