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倒下!深圳13年大厂一夜“崩塌”,数百名员工失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3 11:29 1

摘要:这个梗的背景是奔驰裁员,赔偿方案直接堪称豪横:N+6+3+2再加年终奖,羡煞一众打工人。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这个梗的背景是奔驰裁员,赔偿方案直接堪称豪横:N+6+3+2再加年终奖,羡煞一众打工人。

图源:网络

但现实里,多数人的遭遇远没有这么体面。奔驰大气补偿的时候,另一边却有人正在经历最寒冷的断崖式失业

上午还在流水线努力搬砖,下午就接到消息“公司要关门”,这种“来不及告别”的剧情,最近就发生在跨境电商圈摸爬滚打13年的永生电器身上。

9月4日,永生电器贴出公告:因为公司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股东已于8月29日表决通过提前解散公司,将以现有资产清偿债权债务,并依法成立清算小组。

图源:永生电器公告

公告中只提到工资结算,并未提及具体赔偿问题。结合永生电器的历史来看,其在2017年就曾因多起劳动争议被列为被执行人。如今员工能否拿到应有赔偿,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图源:天眼查

从辉煌到崩塌,永生电器的倒下,不只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更像是跨境电商行业退潮的一个缩影。

“爆单神话”戛然而止

跨境电商的“阵痛期”

永生电器的故事,几乎是这两年跨境电商最典型的缩影。


这家企业成立于2012年,主营厨电、小家电等业务,在东南亚卖家眼里一度是“明星公司”,订单远销欧洲、北美十多个国家。高峰时期,厂里员工规模超过600人,流水线昼夜开工赶订单。如今一纸公告彻底谢幕,实在令人唏嘘。

图源:爱企查

要理解永生电器的困局,得先回顾跨境电商的黄金年代。


2018年之后,中国跨境电商进入井喷阶段。仅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就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1.1%,创下高点。

图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时,欧美疫情推高“宅经济”,小家电、健身器材、电子消费品被抢购一空。那两年,业内流行一句话:“随便开个工厂,海外订单就能砸到你头上。”

永生电器在这波红利里快速膨胀。依靠亚马逊、速卖通、SHEIN等平台,它把国产小家电、大功率厨电源源不断地卖往北美和欧洲,“闷声发大财”。

图源:永生电器官网

但神话没有永恒。全球消费进入疲软期,高通胀压缩欧美家庭支出,家电、美妆、服饰等非必需品销量直线下滑;同时,合规成本升高,欧美市场不断提高产品安全、环保、知识产权门槛,许多中小厂因为“违规”被罚、被清退。

平台方面,卖家爆发式增长,导致同质化产品严重内卷,价格战愈演愈烈,利润被一层层摊薄,资金回流减少。

永生电器依赖单一爆款、依赖平台导流的老路,在这种多重挤压下完全失效。

这种境遇,并非只有永生电器一家。


在深圳,靠智能穿戴和小家电打出名号的讯达集团,去年因资金链断裂,大规模裁员,今年8月公宣布自8月12日起全面停工停产,在为数千名员工结清补偿后,正式全员解散。

图源:迅达电器公告

同月,佛山的奥创电器,前两年还在大张旗鼓开拓欧洲市场,8月30日却突然停工清算,留下大批供应商追债;东莞一家电子烟工厂,因竞争加剧、订单骤减,最终资不抵债,被迫关停。

图源:安道迩科技公告

这些名字,曾经在行业里响当当,如今却成了“退潮”的注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靠爆款撑规模,依赖平台导流,疯狂扩张,资金链脆弱。一旦消费需求收紧、平台规则收严,生意立刻暴露在“无解”的困局中。

跨境老企业接连倒闭是行业周期下的必然结果。那些年靠爆款一夜暴富的神话,正在以残酷的方式被清算。跨境电商已然进入了退潮期,粗放式卖货的路子走不通了。

出海继续增长

却冷热不均暗潮涌动

宏观数据看似乐观,却掩盖不了结构性问题。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达到2.3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虽远不如疫情期间的狂飙,但仍保持正向。2025年上半年,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跨境电商依旧是支撑点之一。

但“增长”的背后,是冰火两重天。


疫情期间,家电、电子产品、健身器材等属于宅经济爆款,一度供不应求。深圳、东莞的工厂连夜加班赶货,甚至把厂房走廊都堆满了待发货的纸箱。那时候,卖家们普遍觉得:只要敢扩产,就不愁销路。

图源:网络

然而到了2023年后,局面急转直下。欧美消费趋紧,大量库存滞留在海外仓。运费虽然回落,但仓储费、广告费节节攀升,很多卖家发现,出货量有了,利润却没了。

更明显的,是行业分化。


日用百货、低价小商品在东南亚、拉美市场依旧跑得快;而体量更大的家电、电子产品却普遍承压,订单量锐减。

头部企业还能靠规模和资金熬过去,中小厂商则因为资金链脆弱,撑不过一个季度就崩盘。

图源:网络

总而言之,跨境电商的总量还在涨,但分布极度不均,赢家寥寥,大多数卖家已陷入苦撑。所谓的“高增长”,更多是统计下的数字,而现实是无数工厂在关停、清算、被迫转型。

行业表面热闹,实则淘汰赛正在加速。

跨境电商新出路

刷屏卖货新玩法

传统跨境模式“量大为王”的时代结束了,厂房和库存再大,也不能保证订单。新的出海红利,落在了内容上。短视频、直播、达人种草,正在重新定义流量与转化规则。

《2024全球媒体洞察报告》的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用户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近四小时,注意力天然被内容吸走——看一条视频就能被种草,决策链条被压缩到几分钟内完成。

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这意味着,谁能把产品包装成故事、把短视频变成交付订单,谁就能在寒潮中生存。

以许昌的假发品牌 OQ Hair为例,通过独立站和 TikTok 矩阵打法,在两年内实现快速增长。

独立站月访问量12.5万次,TikTok粉丝27万,累计合作达人8337人,总销量突破25.58万单,销售额超262万美元。

图源:tiktok

闭环模式清楚地说明了内容转化效率,视频种草+直播带货+达人推荐,让转化速度和精准度远高于传统平台广告。

不仅是小众品类,潮玩巨头泡泡玛特也在 TikTok Shop掀起自播浪潮。

去年12月,泡泡玛特官方官方账号同时开三场直播,8小时GMV达120万美元,单个直播间突破70万美元

图源:界面新闻

品牌通过返校季首发、明星联动和线上线下组合,把内容与销售深度绑定。这表明,无论是新兴小品牌还是老牌巨头,内容驱动都正在成为跨境电商的新基建。

内容打法同时倒逼供应链升级。过去大货批量模式已经不适应。小批量、多频次、快速补货成为必须。

OQ Hair能快速响应爆单,关键在于供应链和仓配同步,减少滞销风险。

东南亚市场的数据也印证了趋势,据澎湃新闻报道TikTok Shop双12大促中,马来西亚GMV增138%,新加坡127%,直播GMV普遍突破160%增长,这说明内容和本地化执行可以直接拉动销量。

图源:网络

总的来看,内容电商改变了“谁厂房大谁活得久”的旧门槛,而是能讲故事、能抓住流量、供应链能跟上的卖家才能立足。

流量红利和海外市场并非消失,而是转向那些愿意投资内容、懂得用户、能快速响应订单的玩家。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这不仅是机会,更是生死分水岭。

寒潮洗牌,生者更强

行业寒潮,淘汰低效、强化精细、重塑规则。永生电器的倒闭、讯达、奥创的消失,折射出跨境电商行业的深度调整。

高杠杆、高扩张的模式正在逐步清算,未来的胜者,将是那些懂得内容运营、供应链灵活、能直接触达消费者的企业。精细化运营、数据驱动决策、品牌建设,将成为新的生存门槛。

图源:网络

跨境电商仍在继续,出海机会依旧存在。对于创业者、投资人来说,这是警示,也是机会,只是玩法变了。

新市场需要品牌思维、内容能力和供应链韧性。越能把产品和消费者生活场景紧密连接、越能快速迭代策略,越可能在寒潮中活下来,甚至逆势扩张。

对普通从业者来说,这轮洗牌同样意味着选择。是被淘汰,还是升级技能,抓住新赛道的机会。

短视频、直播、独立站和内容电商正在重组跨境电商的商业生态。流量红利、供应链管理与品牌IP建设,正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

寒潮是痛,也是机遇。剩下的答案,留给市场、留给时间,也留给每个准备好的人。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来源:品牌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