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1993年,巴西的几个大学老师搞出了Lua这门语言。谁也没想到,这个轻巧简单的小家伙,后来居然成了嵌入式领域的王者,从游戏到路由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你知道吗?1993年,巴西的几个大学老师搞出了Lua这门语言。谁也没想到,这个轻巧简单的小家伙,后来居然成了嵌入式领域的王者,从游戏到路由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但这还没完。20年后,另一个巴西大佬何塞(José Valim),因为嫌弃Ruby处理高并发太吃力,一怒之下就创造了一门新语言——Elixir。
这语言可不得了,它跑在强大的Erlang虚拟机上,天生就是为处理海量用户同时在线而生的。
像Discord这种同时在线几百万人的大神级应用,就是它的忠实用户。它的Phoenix框架更是神奇,能用一种叫LiveView的技术,把复杂的网页交互逻辑大部分都搬到服务器上去处理,效率高得惊人。
Elixir确实很牛,给了程序员一把打造顶级应用的趁手工具。但它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你得正儿八经地去学习一门新的函数式编程语言,这门槛对很多人来说,可不低。
那我们就不禁要想了,搞定复杂的业务逻辑、应对高并发的场景,是不是就一定得吭哧吭哧地写代码呢?尤其是当我们只是想快速开发一个企业内部的ERP、MES或者供应链系统的时候?
其实,还有另一种思路
这就好比你要去野外,不一定非得自己学会钻木取火、制造刀具等技能,你还可以选择一个功能强大的“万能工具箱”,开箱即用,专注解决问题本身。
在国内,就有这样的工具,比如云表平台。它走的路子和Elixir完全不同,但目标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大幅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性。
Elixir是给程序员提供了更强大的武器,而云表则是试图让不懂代码的业务专家,也能自己动手搭建出复杂的管理系统。
怎么做到?
它用的是“表格编程”和可视化设计。你就像搭积木一样,“画”个表格,“填”一下业务公式,“设”计一下审批流程,一个专业级的管理软件就慢慢成型了。它把背后那些麻烦的数据库操作、并发控制这些技术脏活累活都封装好了,让你能完全专注于业务本身。
很多企业用它来快速搭建各种系统,效果出奇的好,这种通过改变开发模式来赋能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厉害的“降维打击”。
所以你看,技术世界没有唯一解。巴西的Lua和Elixir在它们的细分领域做到了极致,赢得了世界尊重。而像云表这样的无代码平台,则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帮助无数企业和业务人员,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主角。
小结
到底该怎么选?很简单:如果你的梦想是打造下一个Discord,那沉下心去啃Elixir绝对值得。但如果你只是想又快又好地解决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难题,快速响应变化,那么不妨了解一下无代码平台,它很可能就是你一直在找的那个秘密武器。
无论选择哪条路,最终目的都一样:用最高效的方式,把想法变成现实。
对此,您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继续聊哦。
文|胖胖
来源:云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