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众普遍认知中,肺癌常被视为呼吸系统最致命的疾病。然而,真正的“头号杀手”是一种更为隐蔽且危害更大的病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这一看似陌生的疾病,正无声侵袭着数以亿计中国人的健康。
在公众普遍认知中,肺癌常被视为呼吸系统最致命的疾病。然而,真正的“头号杀手”是一种更为隐蔽且危害更大的病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这一看似陌生的疾病,正无声侵袭着数以亿计中国人的健康。
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已达13.7%,总患病人数接近1亿。相当于每8位中老年人中,就有1人受此病折磨。近年来,该病每年导致近百万人死亡,远高于肺癌的致死数量。更值得警惕的是,其认知率极低,超过九成患者未曾接受肺功能检查,直至出现严重症状才就诊,此时多已进入中晚期。
慢阻肺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许多早期患者误以为“年纪大了体力下降”或“吸烟咳嗽正常”,错失干预良机。随疾病进展,日常活动如穿衣、行走都可能引发气促,重症患者甚至需终身吸氧。
中医将慢阻肺归为“肺胀”“喘证”范畴,认为其病机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易受外邪侵袭;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生湿痰;肾主纳气,肾虚气不归元。三脏失衡致痰浊内生,阻塞气道,形成本虚标实之证。
中医治疗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急性期以宣肺化痰、降气平喘为主,常用麻黄、杏仁等宣通肺气;缓解期则侧重培补脾肾,选用黄芪、党参健益脾气,山茱萸、补骨脂补肾纳气,从而改善体质,降低急性发作频率。这一整体策略不仅缓解症状,更重在恢复机体平衡。
预防与管理至关重要。戒烟是最有效预防手段,同时应避免接触油烟、粉尘等有害气体。中医提倡“冬病夏治”,夏季通过贴敷、艾灸等方式扶助阳气,增强冬季抗邪能力。坚持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锻炼,也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肺是生命呼吸之所系,值得用心守护。将关注从肺癌转向这个更常见却易被忽略的“头号杀手”,或许能让更多人留住自由呼吸的权利。
来源:呼吸科专家周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