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王校长一句话:“我只培养和岗位无缝链接的学生”。作为曾经是哈工大和西安交大的校长,他的经历和经验是丰富的,以前听到王校长脱稿演讲,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务实的学校“领头雁”,这是一个落实教育兴国的“桥头堡”,我们通过他的教育理念能感受到学校的正
福耀大学开学了,招了多少人,分数线是多少,设置了哪些专业,拥有什么样的师资教学力量等等,这在网上都可以轻易查到。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王校长一句话:“我只培养和岗位无缝链接的学生”。作为曾经是哈工大和西安交大的校长,他的经历和经验是丰富的,以前听到王校长脱稿演讲,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务实的学校“领头雁”,这是一个落实教育兴国的“桥头堡”,我们通过他的教育理念能感受到学校的正能量,学生的未来可期。
福耀大学这次课程的设置也是别出一格,传统的理论学习时间被生产线实操代替了,或许我们会想到,读过大学的差不多都会如此:大学里面学的东西等到走向社会时,有一种感觉,大学知识和社会实践没有那么紧密,主要还是在工作岗位上的了解、熟悉、掌握,然后才有精益求精,成为工匠。
福耀大学这个举措直接改变了这样的设计,从进入大学就和岗位衔接上,离开大学就能进入对应的工作岗位,而且听说年薪有二十多万。这是一个好措施,这也是一个好出路。
读大学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层次,更容易找到工作。前几年我们都被灌输了一个理念,就是白领和蓝领的区别,有些人靠读书走上了公务员、事业编、公益性岗位,有些在名企做管理层、当技术能手,这些白领一般都是坐在办公室或者现场把关指导,相对来说工作舒适、待遇丰厚、家庭幸福、人生充实。总体上看这样的人是成功的。
相对白领来说,蓝领的工作就要偏于体力活了,在收入分配上也处在了底端,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时间长,整日忙碌但是一年到头也没能积攒多少余钱。更有甚者,因为房贷车贷以及人情往来等这些开支,变成了月光一族,有时候还要靠四处借钱补窟窿,在大形势不好的时候,生怕裁员下岗,没了收入,成为“负翁”。
两者相比较之下,大学还是要上的,先天都是同一个层次,读了大学可以有选择的砝码。但是在福耀大学这种培养方式之前,很多大学只是为了理论灌输,即便实习报告上写的到这公司到那公司见习,实际上也只是走马观花,浅尝则止。
都是读大学的,甚至是同班同学,有的进入了编制单位,有的进入了民营企业精英队伍,而有的却做不到这样,成为普通的打工人。
福耀大学这种培养方式可以说就是直接砍掉了理论和实践的磨合过程,读一万遍书不如摸一次机器,通过实操获取的知识不仅更直接也更迅速。
当然,我们也看到,福耀大学得学生都是优质资源,从读书这个能力上看,他们都是金字塔顶端的。
而且,我们也要清楚的懂得,有教无类,我们教育的目的都是让懵懂无知走向知识渊博,或者说因材施教。福耀大学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创新,更是引领大学培养模式的启迪和换代,我们期待更为务实更为贴近需要的大学。
来源:大炮距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