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悬殊的工业强国:我们有必要被西方认可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3 09:28 1

摘要:结果大部分民众目前都掉入到了这个名词陷阱中,工业齐全了可以有基本的自信,问题是人们依然过得很累很累,外边的世界也不太向往东大。

本内容是整理自小编与霉粉的一问一答。

主要探讨问题:为什么我国只用了短短三十年,就成了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霉粉:“工业齐全”这个词是最近几年国内风靡的,特别是口罩事件后被广泛提起,名词的兴起是有人故意在后边推动推广。

结果大部分民众目前都掉入到了这个名词陷阱中,工业齐全了可以有基本的自信,问题是人们依然过得很累很累,外边的世界也不太向往东大。

因为大家都知道内地收入低,国人啥都吃,包括动物的所有边角料,都吃的有声有色,归根到底,还是有点穷。

所以工业全了,就代表一定能强吗?恐怕这还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才行,关键是我们去哪找这么多资金?之前是靠外资和地产给工业提供资金,现在已经很难说了。

其次,西大工业变弱了,这话主要是给我们自己打强心剂的,实际上战时状态的话,西大可以自由的调配几乎所有白人世界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它所用,外加湾岛、倭寇、韩国,俄罗斯除外。

另外,不要小瞧生产核动力航母的国家,核动力航母本质是一个钢铁城市,一艘航母就是一个小型的高科技城市,这些能力随时可以百倍的放大成陆地上各种工业能力。

工业全了,但是你工业的原材料强吗?铁矿石、石化、国际粮食产业,哪一项都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工业全了,你工业升级的资金哪里来?

目前没有好的渠道,西方是金融强,吸收全球富人、主权财富基金到他们的池子里,可以靠金融池里的资金大量反哺工业。

可惜大部分国人看不懂,能看懂工业已经不错了,让他们看懂金融、经济学常识、互联网经济,确实太难了。

敢问西方这么庞大的资金来源,研发出来了点什么?建立了哪些工业体系?

资本是需要收益的,当一个社会日渐衰弱,经济体系逐步崩溃,利润收益日渐微薄,请问资本是该打造体系力挽狂澜,还是抽身出来去利润更丰富的地方?

既然解释不了这个问题,你所谓的西方庞大的资金才是真泡沫,真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至于你所说的战时能调配一切白人资源,基本也就是指欧洲了呗,一场俄乌把欧洲的底裤扒的还不够吗?

一个朝鲜的军工产能都快赶上整个欧洲了,你不会以为今天把铁矿石运过来,明天就成炮弹源源不绝的砸到敌人头上了吧?

至于你所谓的能造出核动力航母的国家不容小觑,也得加个时间限制,当年西大上月球,造B2,下航母,影响他现在造不出航母,拆了五代机生产线,连军舰维修都成问题吗?

你不会以为只要有过这能力,就永远都有吧?你不会以为只要进入战时状态,西大分分钟爆出几千万上亿的炮弹,上亿的无人机,军舰跟下饺子一样一年下水十来艘吧?

在这之前先要认清形势,才能提出效率高、可靠的路线,而不是像苏联、倭寇、德国那样,犯下历史大错后再也爬不起来。

世界由东大主导会更好,西大三亿人感冒了,七十亿人都得跟着打喷嚏,这就是地球上的大bug,要治,只有东大能治,但要聪明的治。

哪个国家成为第一后都不会轻易放弃主导权、都不愿意被治疗。 现在的形势,国内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而国外很多人这十年或者这三十年才开始看的。

问题是美西方势力,都曾是殖民各大洲几百年的强大存在,你敢说你对国际形势的了解超过人家普通百姓的水平?

别看俄乌冲突中,因为欧洲迟迟没有下场,就轻易否定欧洲的能力,把朝鲜军工看的这么高,实在太草率,应该是平时只看新闻刷视频,没有长期系统性研究军事、以及政治经济学,难怪认知像小学生。

我:你这个隐性歧视和隐形天花板,让我想起来十多年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到现在还有不少学者在鼓吹东大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

哪有那么高大上的名词,说一千道一万,不就是刚改开的时候国内落后,人家先进吗,所以才被歧视。

还有什么隐形天花板,说白了不就是小国家连自己的主权都没有,又没有真正的工业硬实力,可不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行了,为啥?

被人收割了呗,倭寇的广场协议,法国阿尔斯通,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华为为啥能一直站着?

因为有一个强大的主权国家撑着,有庞大的国内市场纵深,你家的高科技产业全部收割,金融主权又被控制,你还想过人上人的生活?

你再肥也不过是一头肥羊,沙特够有钱吧?但是中美俄哪个是真正把他当成一个对手的?

至于你所谓的了解超不超过外国老百姓,这就连基本的思辨行为都不深,请问发达国家的人口加起来才不过跟东大上下,你指的是哪个国家?

几百万人口的新加坡?还是3亿人口的西大?还是有个几千人口的德法英?对资金流,意识形态,管理体系了解不深这个就更有意思了。

所谓这个资金流,让我想起来西大的法律体系和医疗体系,法律gdp占比6,医疗占比18,然而老百姓并没有多受益,反而养活了庞大的律师群体和医疗群体,最高的人均医疗支出,人均寿命却排行倒数。

至于管理体系?国内有最庞大的制造业,上百万工人的企业产业,也有近千万员工的平台企业,而且以我自己实践经验,管理体系管理理论这东西顶多是锦上添花,但很难称得上是雪中送炭。

尤其是有上升有增量的时候,一定不是因为做对了什么管理,而是别的更宏观或者微观的事情做对了,相反恰恰是不景气的时候才狠抓管理,降本增效。

90年代下海,0几年入世贸,还有后来的房地产,互联网,到最近几年的直播,哪个是因为管理体系一枝独秀杀出重围的?

究其根本,管理体系本身就是总结成功经验的马后炮,然后尽量复制到别的行业,但是面对空白,参考性终究有限。

还有你张口的大道理和经济军事理论,也掩盖不了你在实践的空白,你觉得外国的都是先进的,都应该照搬照抄,而不是踏踏实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道路,就像你说的资金流,经济学理论,管理体系,请问那些真适合东大吗?

如果发现不适合,也要让东大削足适履吗?甚至在他们自己的实践里都出了大问题的,还拿来当做圭臬。

这种思想钢印就跟很多人文社科的学者一样,如果理论和现实不一样,那一定是现实出问题,所以要符合理论才对,尤其是西方的理论,你的社会现实怎么能够跟西方理论冲突呢?你必须改。

来源:贵妇柳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