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针难求到上万元,到如今全民免费!中国女性等这天,等了19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08:28 3

摘要:国家卫健委宣布,将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意味着,这款全球最重要的癌症预防疫苗,在面世19年后,终于将惠及全国所有适龄女孩。

就在昨天,一条消息刷爆了所有中国女性的朋友圈:HPV疫苗,终于要全民免费了!

国家卫健委宣布,将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意味着,这款全球最重要的癌症预防疫苗,在面世19年后,终于将惠及全国所有适龄女孩。

从2006年到2025年,整整19年。对无数中国家庭来说,这背后,是一部交织着焦虑、金钱、骗局与希望的漫长史诗。

一、被“耽误”的十年:当全世界都在接种,我们在等待审批

故事要从2006年说起。那一年,全球第一支HPV疫苗在美国获批上市,被誉为“人类首次能在大规模人群中预防癌症”的里程碑。

此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将其纳入国家免费计划,数千万女孩通过学校或社区门诊,拥有了一个免于宫颈癌威胁的未来。

而在中国,这却是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我国是宫颈癌高发国,每年约有11万新发病例,近6万人因此丧生,它更是15-44岁女性的第二大癌症杀手。

我们比任何人都需要这支疫苗。

然而,从2008年国际药企在中国启动临床试验,到2016年第一支二价疫苗获批,我们用了整整8年。而九价疫苗,更是迟到了12年之久。

“迟到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宫颈癌防控专家乔友林教授曾这样哀叹。

这漫长的等待,让数千万中国女孩,无奈地错过了9-14岁的“黄金接种窗口”。当别国女孩在享受公共卫生进步的成果时,我们的女孩,却只能在焦虑中等待。

二、一场失控的商业狂热:黄牛、假货与“赴港打针潮”

姗姗来迟的疫苗,并未终结焦虑,反而开启了一场更为混乱的商业狂狂。

由于全球产能有限,加上中国积压了十年的庞大需求瞬间井喷,“一针难求”成了常态。

你一定还记得那些疯狂的场景:

各大城市的接种点,预约通道永远是“秒光”;医院门口,黄牛将原价一千多的九价疫苗,轻松炒到三四倍;无数中产家庭,把带女儿去香港打疫苗,当成一种必要的“教育投资”,催生了“打疫苗一日游”的奇特产业。

稀缺和焦虑,滋生了最丑陋的罪恶。

2019年,香港查获大批假冒九价疫苗,里面不过是生理盐水,甚至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内地更是乱象频出,有卫生院人员用盐水冒充疫苗,有护士骗取160多名女性超过60万元。

一支本该守护生命的公共健康产品,就这样在市场的扭曲下,沦为了一件被疯狂追逐、甚至可以造假的“奢侈品”。

这背后,是无数普通家庭的血汗钱,和被无限放大的健康焦虑。

三、西部小城,撕开了一道光

转机,出现在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城。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这个很多人都陌生的名字,做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由地方财政出资,为全旗13-18岁的在校女生,提供免费的国产二价HPV疫苗。

这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

在当时,这是一个需要巨大政治勇气的决定。时任副旗长的张银银力排众议,她说:“我主管卫生工作十多年,没能给孩子们提供这项服务,我觉得欠他们的。”

正是这份朴素的责任感,撕开了一道光。

鄂尔多斯的成功,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厦门、济南、成都、西藏、北京……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免费接种的行列。

与此同时,“国产之光”也开始发力。2020年,国产二价疫苗以不到进口一半的价格上市,打破了外资垄断。2025年,国产九价获批,价格更是直接“腰斩”。在一些地区的集中采购中,国产疫苗的价格甚至被压到了“一杯奶茶钱”。

从地方试点到国产突围,这股自下而上的力量,终于汇聚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最终推动了国家层面的历史性决策。

四、迟来的转身,也是最好的开始

从一个农村妇女三代人的命运,或许更能看懂这19年的意义。

二十多年前,山西一位叫申翠兰的妇女,她的母亲和姐姐都因宫颈癌去世。幸运的是,她自己因筛查项目得到了及时治疗。2009年,她的女儿享受到了国家“两癌”筛查。而到了2021年,她14岁的孙女,终于在家乡接种上了免费的HPV疫苗。

一家四代人,见证了中国宫颈癌防控从无到有、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全部历史。

今天,国家终于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这不仅仅是每年数百亿的财政投入,更是一次迟来的制度转身。

它告诉我们,国民的健康,永远不能完全交由市场;每一个女孩的未来,都值得国家用最坚定的行动去守护。

19年的等待,太久了。但对未来而言,这仍是最好的开始。

来源:吹哨者911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