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这期《谈钱说事》,我是办公桌上泡泡玛特多到被爸妈怀疑不务正业的姜姜。
06、抢不到的泡泡玛特,和它翻倍增长的“钞”能力来自:新闻晨报00:0013:58
姜姜: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这期《谈钱说事》,我是办公桌上泡泡玛特多到被爸妈怀疑不务正业的姜姜。
橙子:
哈喽,大家好,我是曾经痴迷泡泡玛特,疯狂为它买单,现在渐渐处在冷静期偶尔买一买的的橙子。
姜姜:
这个定语我真的想了很久,因为我泡泡玛特买了...应该不算少吧吗,一个69又一个69。
橙子:
过分的是现在不只69啦,有些系列都要79、99。我粗略算了算,我应该在泡泡玛特家贡献了好几千块钱人民币,现在都觉得肉痛。 今天想来说说这个话题呢,正好是,我们俩都发现自己关注的新款断货断的很厉害。
姜姜:
是的,我之前是看到labubu和海贼王出了一套联名,就是以labubu为主的个二中,路飞啊,乔巴啊。隐藏款我刚看了下,现在是960块。过年的时候,我在泡泡玛特看到哪吒2的一套,当时有货,但我还是有点不削,后来没想到二手网站上一套卖到599,早知道我就端盒卖了。
橙子:
我是最近看上了Dimoo迪士尼联名款,3月20日刚刚发售,这个系列不仅有常规手办盲盒,还有搪胶毛绒挂件,冰箱贴、手机数据线、手链等等,我真的很想拥有,特别是那个搪胶挂件,原价179元,现在根本抢不到,如果二手平台去买的话,我最爱的奇奇蒂蒂款已经涨到快240了。这还不是最贵的,唐老鸭款已经涨到290,隐藏款么向来都是货少价高,这个也要680了。
姜姜:
其实泡泡玛特前阵子刚发了财报。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了13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06.9%,超过市场预期的122.7亿;调整后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也超过市场预期的28.3亿。
橙子:
毛利率也提升了,从2023年的61.3%提高到了2024年的66.8%,主要是因为海外高毛利业务占比增加,海外毛利率71.3%,国内63.9%,比国内高。
姜姜:
这里可以给大家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下,净利润是企业最终实实在在赚到的钱,说明他这家公司经营的好,毛利是反映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毛利越高,说明产品越能赚钱。
橙子:
是的,没想到海外业务这么赚钱,我们下意识可能会觉得国内业务会更好。
姜姜:
而这次港澳台及海外业务总营收达到了50.7亿。其中,东南亚市场表现最突出,营收24.0亿,增长了619.1%,占了海外收入的将近一半(47.4%)。其次是北美、欧洲、澳洲和其他市场。
橙子:
泡泡玛特其实从2018年就开始出海战略了,但真正发力、数据起来是最近几年的事。到2024年底,他们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了超过100家门店。光是2024年,就在越南、印尼、菲律宾、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五个国家开了首店。
姜姜:
我记得去年他们在巴黎卢浮宫还开了家地标门店,成了第一个进驻这个顶级艺术殿堂的中国潮玩品牌。
橙子:
这个就叫牌面,泡泡玛特的海外市场确实做得不错,你会发现他们时不时会出一些海外联名的产品,这个在国内可是买不到的哦。回到国内哈,其实泡泡玛特的国内业务也不容小觑。
姜姜: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为泡泡玛特贡献收入79.72亿元,同比增长52.29%,其中零售店销售达38.28亿元,是内地业务最大的收入来源。都是我们一个个69贡献出来的。
橙子:
是的呀,然后我们可以在财报里看到2024年泡泡玛特销量最好的几个IP,前五大分别是THE MONSTERS(就是有labubu的那个系列)、Molly、SP(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
姜姜:
Crybaby我倒是没想到,好像是比较新的。Molly我我还是比较钟情。
橙子:
我最喜欢的IP是DIMOO和Haci,这两个都是我的好大儿。当然别的IP我也买过,什么SP、Molly、小甜豆、毕奇、小野,我是属于哪个系列戳中我了,我就会买。你别说,我就是去年get到了Crybaby哭娃这个系列,我觉得她哭哭的造型丑萌丑萌的。哈哈哈,哭娃粉轻喷哈。
姜姜:
你克制一点,哈哈哈。回到正题,刚刚说到的2024年销量最好的这5个IP里面,前四个IP收入都突破了10亿人民币,最厉害的是THE MONSTERS去年营收高达30.4亿,增长了726.6%。
橙子:
真的是没想到啊,Labubu现在成了新晋顶流。我记得以前最火的是SP来着,不过一家公司不能只依靠一个顶流,不然容易塌房。
姜姜:
你在暗示什么哈哈哈。
橙子:
我说啥了,哈哈哈。去年啊,泡泡玛特有13个IP收入过亿,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了,都很赚钱。
姜姜:
IP矩阵越来越大,因为泡泡玛特2017年就成立了一个自有设计中心,专门签约全球各种艺术家孵化原创IP,像是小野,Zsiga,小甜豆,都是这里出来的。
橙子:
所以泡泡玛特思路还是很清楚的。今年财报我们还注意到,他是首次把产品形态还分类了。手办、毛绒玩具、MEGA系列和衍生品及其他。
姜姜:
MEGA系列是啥。
橙子:
就是那种动辄上千的大娃娃。
姜姜:
哦哦哦那我知道了,收藏用的。
橙子:
手办虽然还是大头,营收69.4亿,增长44.7%,但收入占比首次低于60%,降到了53.2%。毛绒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289%
姜姜:
所以你看,现在泡泡玛特的产品线也越来越丰富了。
橙子:
确实,泡泡玛特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2010年在北京成立的,那时候它就是卖玩具、文具、文创产品啥的,比较杂,没有核心竞争力。
姜姜:
听起来像个百货,杂货商店。
橙子:
是的,2010年至2014年,它主要是通过开设线下渠道拓展市场,来逐步积累线下零售的经验。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那年他们代理了日本的Sonny Angel盲盒,就是那个有圆滚滚的眼睛、光溜溜的身体、背后有对小翅膀的娃娃,我今天给你看这个娃娃的图了,你get到了吗?
姜姜:
讲真,我真没get到。
橙子:
可是泡泡玛特当时靠卖这个卖爆了。他们发现了盲盒模式的潜力,这盲盒的复购率可太高了,销量直接蹭蹭往上涨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泡泡玛特在创始人王宁的带领下,决定聚焦潮玩盲盒赛道,砍掉了其他品类并开始琢磨搞自己的IP。
姜姜:
自有IP还是很重要的。2016年,他们签了设计师王信明,拿到了Molly的独家授权,推出了第一个星座盲盒系列,据说销售额就破亿了。之后又陆续引入了Labubu、Dimoo这些IP,初步建立了自己的IP矩阵。
橙子:
有了IP,渠道也要跟上。除了开线下店,他们还推出了机器人商店(自动售货机),放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线上也没落下,2016年开了天猫旗舰店,2018年搞了微信抽盒机。
姜姜:
然后就是资本运作了。到2020年12月,泡泡玛特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了“潮玩第一股”。上市前一年,营收已经25亿多了。
橙子:
泡泡玛特虽然是2018年就开始布局海外,但真正火到海外却要到2021年,当时泡泡玛特在首尔开了家旗舰店,还利用TikTok营销引爆了当地市场。之后建立了全球仓储体系,用标准化的SOP流程去运营海外市场,组建本土化团队。
姜姜:
发展到这个程,其实泡泡玛特已经不只是一家卖盲盒的潮玩公司了。我去年还玩过他们家出的手游,《梦想家园》,也算是一款经营类游戏吧,然后可以和各个角色互动。
橙子:
好玩不。
姜姜:
我,没玩多久就卸载了哈哈哈哈。
橙子:
哈哈哈你别说了我懂了。这应该是款粉丝向游戏吧
姜姜:
泡泡玛特还在北京出了个城市乐园,这很明显是想对标迪士尼了。
橙子:
我在小红书上搜了这个乐园,似乎评价就一般,不过粉丝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毕竟那边有只有乐园才能买到的周边产品。
姜姜: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还做了不少跨界联名。跟迪士尼、飞天小女警这些大IP合作,还把触角伸到了美妆什么的,比如和欧莱雅、YSL圣罗兰等知名美妆品牌的合作。
橙子:
除了你刚才说的美妆,还有服饰,食品等等。什么瑞幸咖啡和labubu推出的椰皇拿铁,肯德基和DIMOO、小甜豆推出的联名套餐和玩具盲盒。
姜姜:
真的是非常多啊,有一说一泡泡玛特的很多IP都做得非常成功,做联名自然有人买单。
橙子:
是的,IP是王道,所以说泡泡玛特野心还是很大的。
姜姜:
好啦,今天的差不多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你买过什么印象深刻的盲盒,或者对这期播客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橙子:
欢迎大家也多多关注我们的播客《谈钱说事》,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