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8月16日,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凌晨0时49分,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呼啸升空。五角大楼称这是“例行试射”,目的是展示美军核力量的“可靠性”。
作为公认的全球军事最强的两个国家,若是美国和俄罗斯直接开战了,就不是普通的“掰手腕”,而是地球版“升天游戏”!
“局座”早就说了,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全球断网回石器时代,要么美俄一起掉进自己挖的泥潭。到底是哪一种?这事儿咱得细说说!
2022年8月16日,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凌晨0时49分,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呼啸升空。五角大楼称这是“例行试射”,目的是展示美军核力量的“可靠性”。
但时机选得巧,背景压得实。这天离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不到半年,全球各地核态势连环升级,“例行”这俩字,听起来越发讽刺。
张召忠指出,美俄若真打起来,结局很可能不是“谁胜谁负”,而是“谁先化为尘埃”。因为按照这两个国家的体量,一个不慎就是核战。
表面上看,二者谁也不敢先动手。可从冷战开始,这俩国家就一直玩一个叫“互相确保毁灭”的游戏。
你敢动一颗,我就回你三颗。你炸我一个城市,我就把你整个东海岸清扫成平地。这不是战术安排,而是战略对冲。
有团队模拟了六种核冲突情景,覆盖从小规模局部冲突到美俄全面开战的全过程。核心数据一句话概括:若是美俄开战,全球半数以上人口将因饥荒死亡。
怎么死?不是炸死,是“饿死”。核弹一出,遮天蔽日。据2019年的前期研究,全球烟尘将遮住30%至40%阳光,北半球气温骤降至冰点以下。
“核冬天”降临,持续十年以上。玉米、小麦、水稻、黄豆等主粮减产九成,全球贸易瘫痪,气候崩塌,饥荒蔓延。
最坏情形是:1.5亿吨烟尘升空,直接致死3.6亿人,随后全球粮食系统崩溃,文明不但倒退,而且几乎归零。
张召忠将这类灾难称为“不可逆转的人类终结事件”。不像常规战争可以撤退,核战争没有“暂停键”。
苏联时代美国人就搞出“末日飞机”,总统一旦开战能空中办公一周。但张召忠明确指出:“就算总统在天上躲七天,地面上已经变成炼狱。”
俄乌冲突已经证明,美俄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张召忠强调,局势最危险之处不在军事动作,而在心理误判——只要一方误判“对方先动手”,核弹就可能真的落下来。
很多人觉得,不打核的也没事,美国赢定了。张召忠对此泼了盆冷水:“谁赢?打赢之后你能喘口气就不错了。”
若真打常规战争,在哪打?谁撑到最后?没有答案,只有混沌。局座早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就提过一个判断:“美国可以赢一场战争,但不一定赢得了一场消耗。”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军发起“斩首行动”,48小时之内导弹雨点般砸向巴格达。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迅速溃败。全世界看热闹的都以为,美军轻松取胜。
但张召忠在央视直播中说了一句:“战争远没结束,新的战争才刚开始。”十年后美军灰溜溜撤出伊拉克,留下一个烂摊子。
再看俄乌战场。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顿巴斯、哈尔科夫、基辅三个方向同时推进。美西方连夜提供武器、情报、资金,全力支持乌克兰抗战。
但打到2024年,这场战争变成了“代理人绞肉机”。美国援助上千亿美元,欧洲能源成本翻倍,乌克兰土地烧成焦炭。
张召忠判断得很准:美国确实有压制能力,但缺乏彻底解决问题的长线资本。他还强调,美国打常规战争强在空军、海军、卫星、情报系统,但不擅长“低烈度持久战”。
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都是例子。前期制空权固然迅速掌握,后期治理、稳定、撤军却成为烫手山芋。而俄罗斯这个对手更是国土辽阔,军工体系完整,核威慑随时待命。
局座在分析中提出一个关键词:“战略纵深”。俄军即便前线失利,也可退守千里,对抗到底。美国远程投送一旦受阻,后勤拉锯战必然让经济、财政和民意系统失血。
此外,他提醒:“别小看美俄战争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全球70%原油贸易依赖中东航道,俄罗斯是欧亚天然气主脉,一旦冲突升级,国际原油、粮食、金属、半导体价格将全面失控。
美国能赢吗?可能能。但能否承受胜利的代价,这是另一个问题。张召忠的原话是:“你赢了战场,输了财政,动摇盟友,还拖垮经济,这种胜利,是沉重的。”
如果美俄真打起来,战火不可能只停留在两国之间。这种高烈度冲突,很难通过正面对抗解决,最终的实际打击手段,很可能以“代理人战争”的形式展开。
乌克兰战场便是典型例证。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多个城市遭导弹袭击。美国方面虽然表示“不会派兵”,但立刻追加150亿美元军事援助。
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等国纷纷向乌克兰提供坦克、炮弹、火箭筒。这并非援助那么简单,这是整体西方防务体系对俄罗斯的“实战测试”。
张召忠用一个词来形容:“美式冲突外包”。在这种框架下,美俄热战的实际参与者是乌克兰与俄罗斯,背后则是北约与俄罗斯对抗。
这一结构极其危险。一旦代理战失败,主战国就可能亲自下场。而一旦主战国下场,边缘国家就可能“被迫入局”。
比如波兰,在2022年多次传出“可能部署美军中程导弹”的消息;又比如立陶宛、芬兰,因支持乌克兰而被俄列入“潜在打击名单”。
在这个全球“核门槛”不断下降的时代,避免“自动卷入机制”触发是关键。拜登2022年年初承诺废除“核武先发制人”原则,但很快又“一键撤回”。
这不是政策升级,而是威慑阈值降低。而普京则在2022年8月公开表态:“核战争中不会有赢家,也不应发生。”这句话不是讲给美国听的,是讲给全人类听的。
在大国对撞的博弈里,没有人是旁观者。一旦这俩国家动手,全人类都要找掩体。
参考资料:
最新研究:美俄若爆发全面核战争,或致全球50亿人死亡.红星新闻.2022-08-17
来源:探秘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