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抑郁症可以自己自愈吗”,青岛抑郁焦虑咨询中心有话要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22:55 4

摘要:很多人被抑郁情绪缠上时,心里总会打个问号:这事儿能自己扛过去吗?应该挺一挺就好了。尤其道听途说“某某靠自己调整好了”,就更想试试“自愈”。但从青岛抑郁焦虑咨询中心接触的案例来看,这个问题确实没那么简单,咱们必须先搞懂“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之间有什么区别。

关于 “抑郁症可以自己自愈吗”,青岛抑郁焦虑咨询中心有话要说

很多人被抑郁情绪缠上时,心里总会打个问号:这事儿能自己扛过去吗?应该挺一挺就好了。尤其道听途说“某某靠自己调整好了”,就更想试试“自愈”。但从青岛抑郁焦虑咨询中心接触的案例来看,这个问题确实没那么简单,咱们必须先搞懂“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之间有什么区别。

抑郁情绪是每个人都有概率遇到的,每当考试失利、恋情受挫后所经历那段艰难的时光,伴随的可能是各种吃不下饭、不想说话或情绪消沉。但过段时间,随着事情解决或心态调整,慢慢就会缓过来。这就像得了感冒,多喝水、休息好,一般自己就康复了。但抑郁症却是另一回事了,它的存在更像是肺炎,所以绝对不是简单“扛一扛”就能消失的,而是大脑神经递质(比如5 - 羟色胺、多巴胺)出现了失衡,白话讲就类似身体里的“情绪调节器”坏了,单纯靠“想开点”是肯定无法修好的。

心理学上有个“心理韧性”的专业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但抑郁症对心理韧性的消耗,远超普通的负面情绪。就像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的咨询师说的,把抑郁症叫做“情绪的黑洞”是一种很贴切的比喻,因为它会让人失去对生活的兴趣,觉得做什么都没意义提不起兴致,甚至连起床、吃饭这些小事都变成极大的情绪负担。这种状态下靠自己“硬撑”,就仿佛让一个高烧到39度的人去跑马拉松,不仅不会有成绩,还会进一步加重原有问题。

那究竟有没有人能“自愈”呢?理论上确实有的,但前提是符合几个条件:一是症状比较轻,可能只是“轻度抑郁发作”;二是身边有稳定的支持系统,比如家人理解、朋友陪伴等所构成的治愈环境;三是本身有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能及时调整生活节奏,比如通过运动、规律作息来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谓的自愈其实更多是 “症状缓解”,而并非真正的 “自愈”。这种假象就好似高血压患者偶尔血压正常,不代表病好了,暂时的波动可能会造成我们的误判。

我们再切换到临床角度探究,抑郁症的核心特点是“持续的低落”,也就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觉得压抑,这种状态但凡持续两周以上,并且明显影响到吃饭、睡觉、工作或学习。这时候,专业干预就很有必要了。青岛抑郁焦虑咨询中心遇到过一些拖延治疗的案例:有人觉得“接受专业干预就是承认自己不正常”,硬扛了半年,结果从轻度拖成了中度,甚至出现了轻生念头。非得打个比方的话,这就像骨折了不打石膏,不仅长不好,还可能落下后遗症。

为什么专业帮助这么重要?因为抑郁症的治疗有明确的“循证依据”。比如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帮人识别那些“我一无是处”、“未来没希望”的负面思维,用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严重时配合药物治疗,能快速调整神经递质水平,就像给“情绪调节器”上润滑油。这些方法可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的科学手段。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的团队里,有不少咨询师擅长用 CBT 技术,他们发现,经过系统干预的来访者,复发率比单纯“硬扛”的人显著降低。

可能有人会说:“我身边有人没治疗也好了啊。” 这里要区分“自然缓解”和“自愈”。抑郁症确实有一定的“自发性缓解率”,但这就像买彩票,属于低概率事件,且缓解不代表根治。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抑郁症,约有30%会转为慢性,随后伴随反复发作,每次发作都会对大脑功能造成更多损伤。就像糖尿病不控制会伤肾,抑郁症拖着不治,也会慢慢消耗人的社会功能:从不想上班,到无法上班;从懒得社交,到彻底孤立,最后陷入“越差越不想动,越不动越差”的恶性循环。

如果一时间不想接受专业干预,也可以尝试做些“自我关怀”的事:比如每天出门晒15分钟太阳(光照能促进血清素分泌),写“情绪日记”把心里的想法倒出来,或者找信任的人说说感受。但要给自己设个“警戒线”:如果两周后还是没好转,或者出现了“活着没意思”的想法,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机构求助。青岛抑郁焦虑咨询中心的大门永远为陷入困境的你敞开,这里的咨询师会帮你找到适合的 “情绪调节方案”。

最后想说,承认“我需要帮助”不是软弱,而是莫大的勇气。抑郁症就像一场心灵的感冒,只是比普通感冒重一点,需要更专业的照顾。切莫被“自愈”的侥幸心理耽误了,也别觉得“靠自己扛过去才厉害”。真正的强大,是懂得在需要时伸出手,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自然。

来源:方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