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实用心理技巧:助你保持良好习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8:58 1

摘要:曾有一个朋友吐露内心的挣扎:“其实很想好好读一本书,但是太懒了,休息的时候不自觉地看手机。”

曾有一个朋友吐露内心的挣扎:“其实很想好好读一本书,但是太懒了,休息的时候不自觉地看手机。”

那一刻,分享了一个“直截了当”的技巧——

“你想读书吗?别担心,给我100元,帮你读书。”
“为什么是100元?”他有些搞不懂。
“简单,今天给我100元,我们读同一本书。下周再讨论阅读内容。如果你还没读完,我就收下你的100元。很简单。”

最后笔者不得不把100元还给他。

他读完了整本书,分享读后感时说话非常流利还带着共情,看得出来他记忆犹新,不可能只是在网上读了个概要。

这种略显极端的策略只是创造触发点的一种方式,而触发点是四个习惯养成要素中的第一个:

触发因素是来自环境或刺激的信号,它让我们觉得需要做些什么

你觉得口渴吗?你会喝水。

这里有五种触发因素,一旦你了解了它们,就可以利用它们来保持那些你想养成,但有时很难做到的习惯。#第四期图书超级品类日#

1.时间

每天早晨,我们都会进行一系列自动行为:穿衣、准备早餐、也许还会查看手机等等。当闹钟响起时,我们不会去想应该做什么;只是去做

假如,阅读对你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可能每天下午四点左右(触发点),你就开始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休息日的午饭后不再想做什么,而是坐下来阅读。周六早上也是如此(触发点),醒来后就知道该出门跑个步或者骑自行车了。下午又毫不犹豫地开始读书。

这些是最容易应用的触发器,请思考如何在您的案例中使用它们。

2. 地点

我们的环境塑造了习惯。

如果你所有事情都在家里做,你很容易分心。同样,物品也可以成为这个过程的盟友,比如钥匙。以前,把它们放在各个角落,弄得乱七八糟。现在,养成了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地方的习惯。不用刻意去想它们在哪里,只知道它们在那里。

将行动和物体与地点联系起来,这样你就能直观地知道该做什么。

3. 先前的活动或承诺

如果你觉得开始读起来很困难,就给我100元,除非你读完,否则我不会还给你。嘿嘿,这样对待朋友“很有效”。

一项针对学生的研究揭示了这种技巧。学生们在圣诞假期期间被布置了一项自愿的提高成绩的作业。一组学生被告知回家后会交作业,而另一组学生则被要求在离开前提交一份计划。没有制定计划的学生中,33% 交了作业,而制定计划的学生中,75% 交了作业。

简单的承诺行为大大增加了行动的可能性。

比如,您在洗完澡后会敷面膜,在遛完狗后会写日记。这种简单的关系会让养成的习惯始终如一。

将一个好习惯与你已有的习惯联系起来,从而养成好习惯。

4.情绪

我们的情绪对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你口渴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喝水。感觉可以引导我们做出一些自动化行为,比如无聊时吃甜食,或者花几个小时玩手机。这些行为不假思索地就出现了。

养成习惯并不容易,因为感觉变化无常,但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当笔者遇到创作瓶颈(触发点)时,就会站起来,毫无计划地出去散步,漫无目的地漫步。以前也经常待在家里发呆,但后来发现,没有计划地散步让人感觉更好,回来时会更加精神焕发,灵感也随之丰富起来。

5. 人员影响

周围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大。

克里斯塔基斯和福勒在2007年和2008年发现,仅仅因为一个朋友变得吸烟成瘾,你患肥胖症的风险就会增加57%,即使这个人离你很远。他们还发现,如果你的伴侣戒烟,你戒烟的可能性就会高出67%;如果你的朋友戒烟,你戒烟的可能性就会高出36% 。

你与某人相处的时间与他们对你的影响成正比。

如果你想开始去健身房,那就让自己周围都是去健身房的人。如果你想爱上阅读,那就让自己周围都是爱读书的人。因为我经常去露营,一些朋友也开始进行户外活动,而我也因为朋友们而开始练习健美操。这就是我们受到的影响。

使用哪个触发器

始终牢记,它必须是具体的并且可立即采取行动。

“我晚上会写日记”和“晚上10点我会写日记”是不一样的。当你明确目标时,就不会有任何借口或拖延,在特定时刻需要做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当你养成新的良好习惯时,尝试并感受什么最适合你。

现在您已经有了工具,是时候使用它们了。

✍️ 轮到你了:你一直试图养成什么习惯,但发现很难做到?

💭 今日名言: “这一刻,如同所有时刻一样,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利用它,它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刻。”——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学者》。

与那些因为懒惰而不愿改变习惯的人分享本文,你就会成为他们的导火索。

来源:阳阳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