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跨境公司由莱科技Ulike内部腐败曝光:1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21:46 1

摘要:9月10日晚间,杭州美妆跨境巨头Ulike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披露2025年集团内部反腐活动最新成果,共查处供应链、社媒直播、海外营销等多部门违法员工,其中12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

9月10日晚间,杭州美妆跨境巨头Ulike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披露2025年集团内部反腐活动最新成果,共查处供应链、社媒直播、海外营销等多部门违法员工,其中12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

据了解,Ulike品牌创立于2013年,隶属于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莱集团旗下首个专研光学美肤领域的全球化品牌。

网经社旗下跨境电商台获悉,作为美妆类目头部企业,Ulike凭借脱毛仪、射频美容仪两大核心产品多年位居亚马逊类目Best Seller此次公开反腐成果,让这家跨境企业再次引发行业关注。

公告中罗列了多起典型案例:原深圳研发总监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为合作商谋利并收受好处费;品牌设计总监李某某伙同合作商抬高合同报价占为己有,已被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达人直播运营吴某某篡改达人佣金比例侵占费用,以职务侵占罪获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原供应链采购刘某某索要好处费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获刑五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另有原海外营销杨某某虚构境外营销账号套取费用、原供应链采购何某为供应商倾斜订单并收受好处费等案例,涉事人员均已被解聘并列入公司黑名单永不录用,涉嫌犯罪者均被移送司法机关。

此次Ulike反腐公告凸显了跨境企业在供应链等关键环节的廉洁管理决心,也为行业内相关岗位人员敲响警钟,坚守职业底线成为企业与员工共同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Ulike反腐事件并非个例,而是跨境电商行业廉洁风险的集中爆发。从行业视角分析,其腐败行为具有鲜明的业态特征:

在供应链环节,由于跨境采购涉及多国供应商筛选、比价、订单分配等流程,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部分采购人员利用手中的供应商准入权和订单分配权,与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好处费""返点"等形式收受回扣。正如跨境行业从业者所言:"当一个收受了供应商回扣的员工去开发供应链时,其判断力、立场都会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如果这些供应链最终出了问题,受损的一定是公司、运营和其他相关人员"。这种"一人获利、全企担责"的腐败模式,已成为跨境企业成本失控、产品质量波动的重要诱因。

在海外营销环节,由于境外市场监管环境差异大、财务核查难度高,虚构营销账号、虚报推广费用等问题频发。Ulike原海外营销杨某某虚构境外营销账号套取费用的案例,暴露出跨境企业在海外费用管控上的漏洞。相比国内业务,境外营销资源的真实性核查、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审计往往存在滞后性,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在社媒直播领域,随着直播电商成为美妆品牌的核心营销渠道,达人佣金结算、坑位费谈判等环节的权力寻租逐渐显现。吴某某篡改达人佣金比例的行为,直接损害了品牌与达人的合作信任,破坏了直播生态的公平性。这种腐败行为不仅造成企业经济损失,更可能因佣金纠纷引发品牌声誉危机。

互联网大厂密集反腐 内控与合规文化成关键防线

互联网大厂贪腐并非个例。据网经社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互联网大厂纷纷密集通报反腐案例,包括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小米、360、滴滴出行、去哪儿、小米、作业帮、字节、网易、微博等。

《未来科技法学》杂志编委会顾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互联网行业流量为王,而部分大型互联网公司掌握行业内的流量命脉,手握部分职权成为某些企业内部员工腐败的滋生源泉。这种腐败对于电商企业本身是一种慢性的侵蚀,不仅导致整个平台与供应商关系紧张,还严重伤害了用户的体验。

香港凌永山律师行注册海外律师万珏认为,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完善机制:

1、强化内控体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关键岗位(如采购、财务)实行轮岗制,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引入数字化审计工具,利用大数据和AI监测异常交易,如不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或费用报销。

2、完善合规文化:高管带头树立“零容忍”态度,定期开展反腐培训,强化员工合规意识。设立匿名举报渠道,保护举报人,鼓励内部监督。例如,腾讯和美团通过匿名热线发现多起违规行为。

3、透明化交易流程:采购、广告投放等环节需公开招标,确保多方监督。唯品会曾因信息系统的不透明操作被罚款,凸显公开的重要性。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定期审查供应商资质,减少回扣空间。

4、法律与惩罚并重:与司法机关联动,对涉嫌犯罪的员工(如唯品会冯佳路案)及时移交公安,震慑潜在违规者。制定明确的处罚细则,如解雇、追责赔偿,增加贪腐成本。

来源:网经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