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屎咖啡”“恐龙蛋活珠子”什么口味?这个展览把古生物“做成美食”,学生足不出校园,就能学习古生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20:58 1

摘要:9月12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螺说古生物餐厅”科普微展览,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正式开幕,师生们不出学校,就可以从有趣的展览中,学习我国古生物研究团队的20余项重要成果与发现。

你喝过“龙屎咖啡”吗?用恐龙蛋做的“活珠子”会是什么风味?“霸王龙版佛跳墙”又从何而来?

9月12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螺说古生物餐厅”科普微展览,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正式开幕,师生们不出学校,就可以从有趣的展览中,学习我国古生物研究团队的20余项重要成果与发现。

“螺说古生物餐厅”是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科普品牌,关注“冷门”古生物科普,包含视频、展览、课程、文创等多种形式,此次是“螺说古生物餐厅”的首个科普展览。

动画里天马行空的“古生物料理”被“端上”展厅:从“小吃摊”“苍蝇馆子”到“西餐厅”“宴会厅”,7道各具妙趣的“菜品”通过图文展板与互动装置,串联起古生代至中生代的时空想象,让观众理解严肃科学背后的证据链与研究方法。

在“摸摸恐龙蛋”互动区,观众可以“穿越时空”,感受恐龙蛋“刚产下时”的新鲜触感。

结合最新研究,展览呈现软壳、硬壳与介于其间的革质蛋壳三类结构特点。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凤禄团队的成果提示:最早的恐龙蛋或为“不软不硬”的革质蛋,为理解恐龙-鸟类-爬行动物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新证据。

除了恐龙蛋,观众还能“打开”结节龙的胃,观察其“最后的晚餐”;近距离观察灵动土家鱼化石模型,用放大镜查看帮助其在水中“滑行”的鳍褶结构。在轻松有趣的科学情境中,理解化石证据、比较解剖与功能复原等古生物学方法如何协同工作。

开幕现场还进行了主题科普讲座《人真是鱼变的吗?》,“与科学家面对面”的科普对谈。

本次展览自9月12日至11月12日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面向师生持续开放,还会推出线上“带逛展”直播。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