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芜湖那家平时看着不声不响的奇瑞,今年8月拿到了证监会的批复,马上就要在港股上市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最近汽车圈有个挺让人意外的消息,安徽芜湖那家平时看着不声不响的奇瑞,今年8月拿到了证监会的批复,马上就要在港股上市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家从三线小城走出来的车企,现在可是咱们国家汽车出口的“隐形冠军”——2024年一年就往国外卖了114万多辆汽车,连续22年都是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每5辆出口的中国车里,差不多就有1辆是奇瑞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家车企到底是咋把车卖到全球80多个国家的,又为啥现在急着要上市呢?
一、20年前12辆轿车闯海外,安徽小城车企凭啥成“出口老大哥”
要说奇瑞的出海故事,得从2001年说起。
那年,12辆风云轿车晃晃悠悠开到了叙利亚,这是奇瑞第一次把车卖到国外。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从安徽芜湖起步的车企,后来会在海外市场扎下这么深的根。
2003年,奇瑞专门成立了国际部,系统地规划海外业务,比上汽早了整整5年,这先发优势可不是白来的。
现在的奇瑞早就不是光靠“卖车”了,而是在海外实打实“过日子”。
2023年在阿根廷砸了4亿美元建工厂,2024年又在西班牙搞了个合资工厂,这可是欧洲第一个中国品牌的整车基地,一下子就给当地提供了1000个工作岗位。
在国外建厂不光是生产方便,还能带动当地就业,当地人自然更愿意买账。
而且奇瑞卖车特别懂“入乡随俗”。
知道南美多山路,就把车的动力调得足足的;中东沙漠风沙大,就把车门密封做得严严实实;经销商网点更是铺得到处都是,足足1500多家,连县里都有服务点,修车保养方便得很。
就这么着,俄罗斯市场它销量仅次于本土品牌,巴西市场瑞虎8一年卖2.78万辆冲进前十,中东和中亚那边更不用说,油价便宜,大家就爱开燃油车,正好对上奇瑞的路子。
现在全球80多个国家都能看到奇瑞的车,1200多万用户里,快一半都是外国人,这“国际化”可不是吹出来的。
二、国内新能源打得头破血流,它却靠燃油车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
这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打得那叫一个热闹,价格战一轮接一轮,好多车企都喊着“不赚钱也要抢市场”。
但奇瑞偏偏反着来,国内先不凑这个热闹,转头把精力放在了海外的燃油车市场。
你还别说,这步棋走对了。
2024年奇瑞总共卖了260多万辆车,其中114万辆都是在海外卖的,差不多占了总销量的44%,快一半的“江山”都在国外。
更厉害的是,这些出口车里80%都是燃油车,均价差不多10万,虽然单辆车利润不高,但架不住量大啊,薄利多销照样赚钱。
就这么着,2024年奇瑞的营收直接干到了4800亿,比前一年涨了一半还多。
连比亚迪的王传福都说“要向奇瑞学习全球化”,毕竟2024年比亚迪出口才43.3万辆,跟奇瑞的114万辆比起来,确实差了一大截。
为啥奇瑞燃油车在海外这么吃香?主要是很多国家燃油车需求还很旺盛,比如中东、中亚,油价便宜得很,开燃油车成本低,奇瑞的燃油车技术又靠谱,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这种“避开红海闯蓝海”的思路,让奇瑞在海外市场稳稳站住了脚。
三、尹同跃“死磕”发动机20年,7.6吨重压下练出“中国心”
很多人不知道,奇瑞能在海外这么横,背后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硬功夫。
创始人尹同跃从一开始就憋着一股劲:“不能老依赖外资技术。”
所以奇瑞早早就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上死磕,别人买技术,它偏要自己研发。
就说发动机测试吧,奇瑞的发动机能扛住7.6吨重物的压力,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10头大象站在上面,发动机还能正常工作。
2024年,奇瑞光研发投入就花了92.43亿,搞出了“鲲鹏动力”“火星架构”这些技术平台,混动发动机的热效率更是冲到了48%以上,这在全球都是顶尖水平。
尹同跃自己也常说,搞技术就得“笨一点”“傻一点”,耐得住寂寞。
20多年下来,奇瑞硬是从以前“低端依赖”的帽子里钻了出来,现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都能自己说了算。
这种“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的底气,才是奇瑞能在海外市场走远的根本。
四、上市募资百亿补短板,奇瑞要在新能源赛道“换引擎”
虽然燃油车在海外卖得火,但奇瑞心里清楚,新能源才是未来的大方向。
这两年它也在悄悄加速转型,2024年新能源销量58万辆,2025年上半年就卖了35.9万辆,同比增长快一倍。
为了搞新能源,奇瑞也是下了血本,跟华为合作搞智界品牌,一下子投了超百亿,组了5000人的团队;高端系列星纪元推出的时候,尹同跃亲自上阵直播4个小时,测试新车性能,看得出来是真着急了。
不过转型要钱啊,这也是奇瑞为啥急着上市的原因。
2025年2月它递交了港股招股书,8月就拿到了证监会的批复,芜湖投资控股集团是大股东,持股21.17%。
这次上市拟募资的钱,主要就是用来补新能源的短板,目标是2025年全球销量冲到320万辆,进全球前十。
奇瑞计划得很明白,要搞下一代纯电平台M3,续航对标特斯拉,价格却要下探到竞品的一半;混动方面继续升级鲲鹏擎,热效率再往上提。
有了上市融来的钱,奇瑞就能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得更快,毕竟光靠燃油车赚的钱养研发,还是有点吃力。
五、海外赚钱国内补,奇瑞能在燃油车优势耗尽前“超车”吗
现在的奇瑞有点像“左手赚钱右手花”:海外燃油车卖得好,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这些钱得赶紧投到新能源研发里,不然等海外燃油车市场饱和了,或者其他车企也盯上这块蛋糕,奇瑞的优势可能就没了。
虽然海外销量占比近半,但燃油车均价低,利润天花板摆在那儿;国内新能源市场早就杀成了“红海”,奇瑞转型节奏比比亚迪、吉利这些同行慢了点,以前战略还摇摆过,现在得赶紧追上来。
好在奇瑞已经找到路子:用西班牙工厂实现“欧洲产欧洲销”,避开欧美高额关税;阿根廷工厂还拿到了总统背书,能借“区域贸易协定”卖到南美高端市场。
说到底,奇瑞现在就是在跟时间赛跑,得在燃油车优势还在的时候,把新能源的“引擎”换好。
这次上市就是个关键节点,融来的钱能不能让它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咱们还得接着看。
但不管怎么说,从20年前12辆轿车闯海外,到现在全球1200万用户、冲进世界500强,奇瑞这20多年的“笨功夫”,已经让它成了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一个标杆。
每日经济新闻:通过聆讯!奇瑞上市在即,港交所有望迎来年内最大车企IPO
ZAKER:奇瑞汽车20年上市路近终点:尹同跃带队突围,市值前景引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奇瑞凭什么成为“国际化典范”?
极客公园:一个月赚200亿的奇瑞,终于要上市了
金错刀:“日系克星”奇瑞,剑指比亚迪!
最华人:老外疯抢的中国车,竟来自安徽三线小城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来源:财经快车道